美媒:「9·11」是美國超級大國衰落的開始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
今天是美國「9·11」事件20周年紀念日,在歷經長達20年的「反恐戰爭」過後,美國付出了8萬億美元和數千名軍人的損失,卻似乎「一無所獲」。9月11日,《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伊桑·塔魯爾在該報刊登題為《911是美國超級大國衰落的開始》的社論文章,反思過去20年美國的得失。
文章表示,美國曾經認為自己是「歷史的主角」,這種傲慢的態度導致的伊拉克戰爭,削弱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讓世界人民對美國越來越反感。而持續的戰爭也讓孤立主義思潮再次在美國國內崛起,當下基本沒有美國民眾和政客支持美國對海外進行新的軍事干預。
而美國在中東的戰事分散了美國當局對中國崛起的注意力,美國學者宣稱中國成了美國反恐戰爭「最大的贏家」,如今美國正忙於應對中國的「大國競爭」。而從歐洲到亞洲,各國官員們認識到,「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的共識正在消失。如今美國精英們認識到了他們不是歷史這輛車上的駕駛員,他們也只不過是乘客而已。
「歷史的主角」
文章在開頭表示,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標誌著在一個特殊時刻,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達到了頂峰。美國,不再是冷戰的勝利者,而是一個受傷的「單極」超級大國,準備在全球範圍內「伸張正義」。這一次,美國敵人不是一個敵對的霸權國家,而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恐怖主義」,美國政府把這個概念與伊斯蘭極端分子的網路,和美國敵對的所謂「獨裁政權」聯繫在一起。其結果是導致了美軍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昂貴入侵,美國國內安全機構的劇烈擴張,以及最終讓全球重新認識到了美國軍力的局限性。
在這一「全盛時期」,儘管歐洲盟友們對於美國入侵伊拉克憂心忡忡,聯合國高官予以反對,但小布希政府不予理會。當時美國人認為自己是歷史的勝利者,一名匿名白宮官員——有人推測是共和黨戰略家卡爾·羅夫——2004年這樣告訴《紐約時報雜誌》:「我們現在是一個帝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創造了自己的現實,我們是歷史的主角……而你們,你們所有人,只剩下學習我們所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然而,「9·11」事件發生20年後,這種傲慢的帶來的遺留問題依然困擾美國。
文章表示,美國在全球的戰爭,特別是伊拉克戰爭,削弱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2002年9月,在入侵伊拉克的半年前,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譴責了布希政府的「傲慢」單邊主義。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調查,美國在世界各地的支持率自入侵伊拉克以後直線下降。在反對伊拉克戰爭的奧巴馬上台以後,全球各地對美國的支持率有所回升。奧巴馬撤出了部署在伊拉克的美軍,但當伊拉克和敘利亞催生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以及新的動盪和暴力浪潮時,奧巴馬依舊是這一慘劇的負責人。
美國在伊拉克的經歷成為了一個寓言故事——小布希的官員吹噓稱帝國試圖創造一個新的現實,但顯然這是一種錯覺。文章援引布魯斯金學會9月2日的推特說道:「20世紀末,美國像巨人一樣傲視世界。我們在軍事上和經濟上都沒有對手,我們在意識形態上對非民主自由政權。但9·11事件改變了這一切。」
點擊查看大圖
彭博社推特截圖
「依舊是乘客」
文章表示,如今,美國的政策精英們意識到,他們曾經以為自己能駕馭歷史,但現在他們發現他們僅僅是乘客而已。
此前,《華盛頓郵報》9月7日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援引美國布朗大學沃森研究所「戰爭代價」專案資料表示,在「9·11事件」以後,美國近20年來對多場戰爭的總投入近6萬億美元,未來30年還需為退伍軍人支付醫療保障、傷殘護理及喪葬等費用超過2.2萬億美元。而美國公眾對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變得越來越麻木。
這種龐大的花銷影響了美國民眾和政客介入外國局勢的信心。在國內,民調顯示,不管上個月美國撤軍的過程有多混亂,絕大多數美國民眾仍然支持從阿富汗撤軍。在這個國家的主要政黨中,很少有嚴肅的政客呼籲對海外進行新的軍事干預。越來越多的國會議員還希望首先限制白宮發動戰爭的權力。美國前總統川普認為,美國應該對外國衝突置身事外,特別是如果美國要為此買單的話。
與川普一樣,拜登政府也尋求儘早走出「9·11」時代,圍繞中國的挑戰重塑美國的外交政策雄心。「大國競爭」的概念再次流行起來。但對於其他國家而言,而從歐洲到亞洲,各國官員們認識到,「美國治下的和平」(PaxAmerica)的共識正在消失。一些人對美國失去了信心,部分國家則嗅到了地緣政治的機遇。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發生的代價高昂的血腥衝突的同時,一場更加血腥的衝突美國比許多其他發達國家恢復得更好,但一種必要的國內主義心態出現了,許多政客更專注于國內的復興和重建,而不是呼籲國外的干預。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斯蒂芬·韋特海姆(Stephen Wertheim)寫道:「9·11事件粉碎了美國對於全球事務的自命不凡。再過20年,美國可能會成為國與國之間的一個普通國家,不再為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對其他國家發號施令。」
中國崛起
儘管。但美國似乎仍在為另一場對抗做準備。拜登政府正試圖實現戰略重心轉向亞洲。無數分析人士認為,過去20年的反恐支出和焦點是一種浪費,分散了美國當局對中國這一21世紀真正挑戰的注意力。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葛列格里·波林告訴《星條旗報》:「我們投入了數萬億美元來升級陸軍、反恐和反叛亂部隊,這些部隊對太平洋地區的海空戰區毫無用處。」「如果我們20年來沒有在陸軍上花費數萬億美元,誰知道我們的海軍現代化現在會是什麼樣子?考慮到中國海軍的現代化,關於預算和軍種的爭論才剛剛開始,而20年前就應該開始了。」
美國在中東的潰敗強化了北京流行的一種說法,即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理應不可避免地衰落。史汀生中心高級研究員孫雲(Yun Sun)寫道:「中國已經利用這個機會,等待時機,增強實力。如果沒有9·11事件,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力量平衡依舊可能會朝著同樣此消彼長的方向發展。然而,美國投入反恐戰爭的資源、政策重點和耗費的時間無疑加速了中美之間的差距縮小。」
歐巴馬的前顧問本·羅茲(Ben Rhodes)在文章最後這樣寫道,「中國一直是美國反恐戰爭的受益者。」
文章連結:美媒:“9·11”是美国超级大国衰落的开始 (guancha.cn)
20年前美國「遭辱」,如今「雪恥」了嗎?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
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事件」,距今已滿20年。曾遭受重創的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舊址上,已有新建築群聳立,下方的「9·11」國家紀念博物館則莊嚴紀念著近3000名遇難者,一切看似恢復如常。
但似乎,歷經美國長達20年的「反恐戰爭」過後,這個世界從未真正改變:阿富汗從「塔利班」回到了「塔利班」、全球恐怖主義仍在持續蔓延、數以千萬計的中東人死於戰火或流離失所……就連美國也因自身的諸多社會頑疾而變得更加撕裂。
到了2021年9月11日,當然要紀念那些無辜的死難者,各大美媒就在當天的頭版頭條均作出了相關報導。
美聯社以「在阿富汗戰爭結束的陰影下,美國紀念9·1120周年」為題發表了報導;《紐約時報》則指出,此次美國紀念「9·11事件」20周年,正值遭遇阿富汗撤軍以及新冠疫情大流行這一艱難時刻;《華盛頓郵報》也在網站首頁對相關紀念活動進行了直播。
但與此同時,也有人開始總結和反思:美國已進入自己一手造成的「政治動盪時代」,究竟誰該為20年的「反恐戰爭」買單?世界會變得更好,還是更糟?
在「9·11事件」發生20周年之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就在其網站首頁頭版位置發表了分析文章,直言「9·11」以及「反恐戰爭」把美國帶向了一條「政治不歸路」,但它們沒有發現的是,被裹挾著走上這條「不歸路」的,並不只有美國自己。
美國當地時間2001年9月11日上午,四架被「基地組織」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先後撞擊建築物和墜毀,造成了至少2977人死亡,舉世震驚。
那一天,先是美國航空11號客機(AA11)撞向世貿中心北樓,接著美國聯合航空175號客機(UA175)撞向世貿中心南樓,另一組劫機者則控制了美國航空77號客機(AA77)撞向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第四架美國聯合航空93號客機(UA93)在經過機上乘客和劫機者搏鬥後,最終墜毀于賓夕法尼亞州的尚克斯維爾,事後證實,該客機的目標被認為是美國國會大廈或白宮。
這四架客機,猶如四把匕首一般,直插象徵著當時美國經濟中心、軍事中心和政治中心的建築物,而19名由本·拉登指揮的恐怖分子,更是只用了幾把刀具,就輕易劫持了民航客機,這對於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來說,難堪至極。
CNN認為,從事後來看,這場突如其來的恐怖襲擊不僅對當時影響巨大,還徹底揭開了一個「政治創傷」和「動盪時代」,終結了美國這一「孤獨超級大國」,沐浴在後冷戰時代和平光輝中的短暫時光。
美國發動「反恐戰爭」,值得嗎?
後來的故事發展便是,美國發動了針對阿富汗的「反恐戰爭」,踏上了長達20年的「反恐之路」。可問題是,這樣的「反恐戰爭」值得嗎?
雖然近期的阿富汗局勢讓美國的拜登政府頗為狼狽,但不可否認的是,最初的「反恐戰爭」得到了世界多數國家的支持,恐怖主義是人類的公敵,對任何現代國家和社會秩序都構成了嚴峻挑戰。
當地時間9月9日,曾在小布希政府和歐巴馬政府擔任過美國國防部長的羅伯特·蓋茨(Robert Gates),參加了阿斯彭安全論壇的一場活動,反思了美國的戰爭得失。
他承認,戰爭造成了許多美軍士兵和平民的死傷,美國也在財政和其他方面付出了巨大代價,但蓋茨也表示:「當初在2001年9月12日那天,也許沒有人會想到20年內美國不會再遭受任何一次重大襲擊。」他認為,人們常常忘記了,「反恐戰爭」的第一仗是成功的,美國擊潰了「基地組織」。
而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過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的傑·詹森(Jeh Johnson),則在智庫機構兩黨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的一場論壇中堅稱,數屆美國政府已削弱了「基地組織」襲擊美國的能力。
「當時,出於既定目標進入阿富汗是值得的。」詹森說:「在戰爭中失去兒女們永遠是不值得的,這代價顯然非常高昂,最終塔利班重新掌權,但在這20年裡發生了很多事情,我認為這些事情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安全了。」
「反恐戰爭」走了樣,美國走向動盪
「反恐戰爭」的上半場,美軍攻勢如潮,摧枯拉朽般地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府;而在下半場,小布希政府又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聯合盟友單方面對伊拉克施以軍事打擊,此後又將戰爭推向整個中東地區,陷入「戰爭泥潭」的同時,也失去了國際社會在道義上的支持。
蓋茨和詹森這些前美國政府官員的觀點,並不完全錯誤,也不完全正確。CNN的分析文章指出,回顧歷史過往,總能讓事件變得更為清晰,現在可以明確的是,儘管「9·11事件」後的戰爭造成了成千上萬名美軍士兵犧牲或傷殘,但美國在政治上的反應過度造成了另一種「動盪」,數量即便沒有更多,恐怕也和這些襲擊美軍的事件一樣多。
報導提出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9·11事件」後的戰爭徹底影響了美國民眾的情緒,更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影響了整個美國政壇和社會。
如果沒有「災難般」的伊拉克戰爭,就不會出現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歐巴馬,他在競選期間提出反對「愚蠢的戰爭」,讓人們看到了從小布希時代的戰爭中解脫出來的希望。
如果沒有歐巴馬的8年執政,也就不會出現2016年挑動到所有人情緒的川普,他試圖切斷美國和穆斯林世界的聯繫,公開支持「水刑」的酷刑,還無時無刻不在宣揚暴力。
「回想起來,川普的言論預示著他將暴力引入到政治辯論當中,最終以他關於選舉欺詐的謊言而煽動暴民入侵美國國會達到最高潮。」CNN如此寫道,如今,最危險的恐怖分子恰恰來自美國本土,「基地組織」無力襲擊美國國會,但美國國內的極端分子卻在今年1月初做到了。
對此事件,美國國土安全部就曾發佈報告並警告稱,本土暴力極端分子威脅可能加劇,美國面臨著反政府和種族主義極端分子「日益複雜和不穩定的威脅」,白人至上主義是目前美國最大的恐怖主義威脅。
CNN就此感歎,「9·11事件」後美國團結起來保衛了自己,但當面對一個對「民主」發起攻擊的總統時,美國卻沒有做到同樣的事情。
除了美國,其他國家也受重創
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曾被美軍推翻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也同樣被美軍推翻了,「基地組織」頭目賓拉登也已被美軍擊斃,但再看看當下時局,「後9·11時代」的「政治創傷」再度暴露無遺。
20年後的阿富汗,如今美軍的「反恐戰爭」已然結束,8月底所有美軍已按約定全部撤離,但一切似乎回到了歷史的原點,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權,甚至已經組建起了新的臨時政府。
而與阿富汗塔利班捲土重來不同,儘管美國認為其削弱了「基地組織」的力量,但恐怖主義從來就未曾在全球範圍內消失,諸如「伊斯蘭國」(ISIS)等極端組織層出不窮,最近的一大例證便是8月26日晚「ISIS-K」在喀布爾國際機場發動的恐襲,造成170多名平民和13名美軍士兵死亡。
德國歷史學家伯恩·格瑞納(Bernd Greiner)在接受德媒採訪時分析指出,ISIS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源自薩達姆政權的倒臺,最初ISIS的士兵大多來自薩達姆的軍隊,在被美軍擊潰後,數十萬年輕人流落街頭,生活了無希望,最終倒向了激進化的方向。
二戰以來,幾乎每個美國總統任內,都曾發動或介入對外戰爭。而阿富汗戰爭是美國唯一一次「自衛戰」,由於其本土直接遭受了恐怖襲擊,這在當時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同情。
但此後,美國所宣稱的「反恐戰爭」開始變了味道,近年來頻繁對外動武,宣稱「只有中東成為自由民主之地,才不會淪為恐怖主義溫床」。
美國布朗大學「戰爭成本」(Costs of War)研究專案由50多名學者、法律專家和「人權活動家」組成,根據他們的計算,美國政府正在總共85個國家實施反恐措施,而在所謂的「反恐戰爭」中,共有近93萬人直接因作戰行動而死亡,其中近40萬人是平民。
而據聯合國統計,阿富汗戰爭迫使270萬人逃亡海外,400萬人在阿流離失所。近年來阿富汗政府財政預算60%來自國際援助,一些在阿勞動力每月工資只有60美元。
伊拉克戰爭中,逾20萬平民死亡,約250萬人淪為難民。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伊大量投放貧鈾彈、集束炸彈、白磷彈,該國境內至今仍有近2500萬枚地雷及其他爆炸遺留物未移除。
美國一手策動的敘利亞戰爭,則直接導致38.7萬人死亡,670萬人無家可歸。據世界糧食計畫署2020年4月調查,約三分之一敘利亞人沒有足夠的食物,87%的人沒有儲蓄。
美國為何不惜代價發動戰爭?
根據「戰爭成本」專案的統計,20年的「反恐戰爭」耗費了美國8萬億美元的高昂支出,這些資金可以輕鬆支付拜登雄心勃勃的基礎設施計畫的數倍費用。因此,德國歷史學家格瑞納才會認為,美國因為這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的瘋狂支出,已經大規模地損害了自己。
另一位美國歷史學家斯蒂芬·韋特海姆(Stephen Wertheim)則說:「美國本可以將其龐大的人力和資源用於其他有價值的冒險,而非針對9·11事件作出如此具有破壞性的反應。」
對於美國為何要不惜代價發動這些「反恐戰爭」,這兩名專家學者有著各自不同的解讀。
格瑞納認為,在面對這種「不對稱攻擊時的無能為力」,美國想向世界,特別是阿拉伯世界證明:「今後誰敢惹我們,誰就會喪失生存權。」他表示,這些戰爭是高度象徵性的行為。
而韋特海姆認為:「許多美國政客在9·11事件之後看到了一個機會,可以證明美國是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國家,他們通過試圖重塑一個國家和整個地區,來證明這種不可或缺性。」
20年,美國從「團結」走向「分裂」
20年後的今天,「9·11恐襲」審判仍在曠日持久般地進行著,美國政府還被曝出對案件嫌犯動用過上百次「水刑」等酷刑而被捲入輿論旋渦;雖然「基地組織」已被擊垮,但美國國土安全部仍在上月發佈了最新的「恐怖主義威脅警告」,稱「基地組織」有了新的動向,外國恐怖主義勢力仍在試圖影響美國個體。
「9·11事件」20周年當天,美國總統拜登將訪問當年遇襲的三大地點:世貿中心遺址、五角大樓以及賓夕法尼亞州的尚克斯維爾。
當地時間9月10日,在「9·11事件」20周年前夕,拜登發表了講話,緬懷了在襲擊中喪生及受傷的人,並再次呼籲「全國團結」。
拜登表示,「針對美國穆斯林的恐懼、憤怒、怨恨和暴力」扭曲了美國的團結。他認為,「團結」(unity)在「9·11事件」後美國最脆弱的一段時間內提供了最強的力量(greatest strength),這點不能忘記。
然而,20年間,四任美國總統都在重複「團結」這個詞。諷刺的是,如今的美國早已今非昔比,社會加速割裂愈發難以彌合,令「團結」成了一種「9·11念想」。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當天就指出,「911事件」曾團結美國,20年後的現在,美國在分裂。
事實上,就在拜登呼籲全國團結之際,關於新冠疫情防控、擁槍、墮胎權利等問題造成的政治分歧,卻日益撕裂了美國。
CNN就指出,例如新冠疫情,撕裂導致美國陷入了這一場全國性危機。雖然「9·11事件」近3000人遇難的數字已十分龐大,但如今美國每兩天的新冠死亡病例就超過了這一數字。
美國,真的能如拜登所希望的那樣「團結」嗎?
CNN的判斷是:「如果另一場9·11事件發生,很難相信當年那場恐襲所形成的的國家團結和政治團結還會重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