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森:阿富汗將再成為恐怖分子的避風港?
格雷厄姆·艾利森(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貝爾法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主任)
【文/格雷厄姆·艾利森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第一次9·11恐怖襲擊奪走了成千上萬美國人的生命,恐怖分子會再次以阿富汗為基地發動第二次9·11嗎?
美國經營阿富汗20年,看著它一朝崩潰的畫面,我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想法——我們本應更體面地撤離阿富汗。現在的「馬後炮」熱潮很快就會過去。美國人目前面臨的最緊迫問題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總統拜登下令從阿富汗撤出所有美國作戰部隊,批評拜登這一決定的人拉大旗作虎皮,總拿第二次9·11恐襲來嚇唬人。正如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周日所說:「在20年前的9月11日,我們學到了一條經驗教訓——在阿富汗發動聖戰的恐怖分子不會只待在阿富汗。」
美國訓練和武裝了30多萬阿富汗安全部隊,塔利班武裝的人數連他們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但塔利班一發動攻擊,阿富汗安全部隊就立即土崩瓦解,其崩潰速度之快令人感到震驚。但令人並不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崩潰的結果。當拜登和他的國家安全團隊決定從阿富汗撤出所有美軍時,他們就知道這很可能意味著塔利班會取得勝利。
他們還知道,今天的塔利班與在9·11之前統治阿富汗的那個塔利班是同一個伊斯蘭極端組織。他們認真反思了下面這個事實,塔利班庇護了本·拉登領導的基地恐怖組織,這些恐怖分子襲擊了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殺害了2977人。因此,當拜登在4月14日宣佈所有美軍將在9月11日之前撤離阿富汗時,他完全知道在小布希總統執政頭一年的9月11日發生了什麼。
那麼,拜登為什麼還要現在撤軍,而不是像他前任那樣以拖待變呢?即使是那些批評拜登錯了的人也必須承認,拜登這麼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符合他十多年來一直堅持的觀點。
2009年,年輕沒有經驗的巴拉克·歐巴馬總統甫一就任就想退出這場他認為已經失敗了的戰爭。在新政府內部的辯論中,他的副總統喬·拜登主張美國應該像雷射光束一樣緊盯著美國在阿富汗的國家利益。具體而言,這意味著美國要消滅曾襲擊過我們的本·拉登基地組織恐怖分子,防止恐怖分子利用阿富汗領土來策劃未來的襲擊。
當拜登七個月前就任總統時,他一上任就堅信這一使命已經完成。20年來,美國有2448名軍人犧牲,共花費了納稅人兩萬億美元的資金。如果阿富汗領導人和軍隊現在仍不能成功地捍衛自己的自由,那我們就沒必要浪費更多美國人的生命和財富,花上一年甚至十年的功夫去幫他們實現這種可能性。
儘管如此,在做出這一重大決定時,他肯定認真聽取了軍事顧問們的建議(其中大多數人反對這一決定),並對風險進行了認真評估。在所有風險裡,最大的風險莫過於未來的塔利班政府可能會容留基地組織的後繼者,使他們得以再次對美國本土實施恐怖襲擊。
這種情況還會發生嗎?答案顯然是確定無疑的:肯定會。但這是否意味著撤軍的決定是錯誤的?在再次回答「是」之前,我們還必須考慮恐怖分子可以從其它哪些地方出發去向美國發動另一次重大的恐怖襲擊。
今天的大多數時評人士似乎都忘了,雖然本·拉登的總部位於阿富汗,但負責策劃和籌備世貿恐襲的前線指揮官卻是從德國漢堡出發的。而劫持美國商業客機,將其變成「巡航飛彈」並駕駛它們撞向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的基地殺手們曾在登機前一周駐留在波士頓和紐華克。
殘酷的現實是,從巴基斯坦、蘇丹、黎巴嫩和衣索比亞到法國、墨西哥甚至美國,恐怖分子可以藏身在全球數百個地方策劃對美國本土發動襲擊。(在9·11事件之前,美國人傷亡最慘重的恐怖襲擊是1995年由美國老兵蒂莫西·麥克維策劃的奧克拉荷馬城爆炸案。)所有這些地方,有些是有政府管治的,有些則沒有。有些政府是民主政府,有些政府是專制政府,有些政府管治嚴苛,有些政府則基本上是放任不管。
到目前為止,並不是在地面作戰的美國戰鬥部隊成功阻止了9·11事件再次發生,因為我們在上述大多數地方都沒有駐紮戰鬥部隊。阻止恐襲再次發生的是美國政府自2001年以來花了20年時間建立起來的卓越而又強大的攻防力量。這些力量包括大肆擴張的17個美國情報機構(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國家安全局等),新成立的內閣級國土安全部,發展出空前主動反恐能力的美軍特種部隊。
美國反恐戰略包含三個緊密相連的層面:防止恐怖分子進入美國或在美國本土展開活動;無論恐怖分子藏身何處,都使用美國特種部隊的「發現、搞定、完成」戰術去主動打擊他們,使他們無法策劃攻擊美國或我們的盟國;威脅並制止個別國家的政府或地區性組織容留恐怖組織。
現在,一個精巧的情報收集技術網可以收集所有類型的信號並將其整合起來,幫助特種部隊和中央情報局發現那些可能在策劃襲擊的個人和組織。在過去20年,美國在伊拉克、敘利亞、巴基斯坦、葉門、索馬里以及阿富汗發動了15000多次精准的反恐打擊行動。位於巴格拉姆的美軍基地是發動此類打擊行動的總部。因此,作為撤軍決定的組成部分,拜登同時授權美軍擴大其「超視距」能力以保證美軍繼續執行反恐行動。
拜登政府日前評估了前任留給他的國家安全態勢,它應該已經明確要多做哪些工作以加強反恐戰略的各個層面,其第一項舉措就是加強邊境安全。
總而言之:嚴峻的現實是,美國歷屆總統都必須兩害相權取其輕。在作出撤軍決定時,拜登就接受了以下日益增長的風險,即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確實有可能在未來包庇恐怖分子,成為向美國發動大規模恐怖襲擊的基地。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了,時評人士將指責拜登的決定是一個自作自受的魯莽決定。在政治上,更穩妥的選擇應是重新規劃目標,支援喀布爾政府維持下去,並允許美國作戰部隊繼續駐紮在各個基地,從這些基地出發去執行反恐任務。
在我看來,為了使美國不再因誤入歧途而徒勞無功,拜登在評估了撤軍風險後仍敢於承擔它,這種勇氣值得稱讚。正如他在本周的全國演講中所說,他是當選總統,他「身負重任」。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美國「國家利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