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中國為何不接受美國的「國際秩序」?

文/王崑義

出席倫敦7國集團外長會議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接受採訪時說,美國並不試圖要遏制中國,但是美國與盟友必須捍衛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美國國務院官員也表示,G7外長會中有提到台灣,「顯然所有人都非常關注此問題」,「美國對台灣也有既定政策,這一點沒有改變。」官員說,在外長會議聯合公報中,確定將會提到「我們強烈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例如WHO和WHA。」

其實,布林肯在3月20日美中阿拉斯加戰略會談中,也曾強調:「要加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他還提到:「中國對新疆、香港和台灣的行動,對美國的網絡攻擊,以及對美國盟友的『經濟脅迫』,都威脅到維持全球穩定的基於規則的秩序」。

中國反駁美國的國際秩序說法

當時,與會的中國主管外事工作的政治局委員楊潔篪便駁斥布林肯「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看法。他說,「中國所遵循的、國際社會所遵循的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而不是一小部分國家所鼓吹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楊潔篪還駁斥了美國所倡導的普世價值,強調「美國本身不代表國際輿論,西方世界也不代表」。

事實上,西方所認定的「國際秩序」,依照季辛吉在他所著的「世界秩序」一書中所說,國際秩序是指在世界上很大一部份地區,使用文明與放諸四海皆準的安排與實力所維持的平衡。它是建立在一套明確規定、允許採取行動的界限,以及被各國所接受的規則。而且當規則被破壞時,可以強制各方自我克制的一種平衡。

簡單的說,季辛吉所稱的「國際秩序」指「一套規則」,這套規則是1648年西方經歷30年戰爭之後,所簽定的《西發利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這種國際秩序的本質,即每個主權國家對其領土和國內事務擁有主權,排除所有外部勢力侵擾,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每個國家(無論如何大或小)在國際法中都具有平等的地位。這也是當代西方「國際法」所建立的基礎。

儘管1648年西方就已經建立了「西發利亞體系」,但是西方國家在18、19到20世紀初期,卻還是以弱肉強食的殖民主義,不斷的侵略落後地區,「西發利亞體系」不過是強權之間所奉行的「公理」,不必然被落後國家所認同。因此,直到1999年科索沃戰爭時,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挨炸,中國學者還曾憤怒的喊出「落後就要挨打?」

因此,21世紀前10年,中國提出自己的外交主張,即希望建立「國際關係民主化」,讓每個國家在聯合國的體制之下,共享民主的價值,而且是不分國家的大小,都一樣享有一國一票的等值投票權。

但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似乎不接受中國的主張,仍然以美式民主價值作為建立國際秩序的規則,所以才會有這次布林肯利用7國外長會提出主張,並要求中國遵守美式的國際規則。所以「國際秩序」之爭,必然成為未來美中的另一種制度之爭。

台灣問題仍是美中最敏感議題

美國拜登政府表面上不採取川普單邊主義的外交政策,但是布林肯這次受訪時,還是強調美中目前並非處於「冷戰」關係,而是對立、競爭和合作並存的關係。所以美國為了「對抗」中國,「台灣牌」還是美國最好用的一張牌,以致於這次G7外長會中還是要提出「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的建議,這當然觸犯到大陸的紅線。

美國之所以繼續打「台灣牌」,主要是認為:「這不僅僅是因為台灣應該有權利參加世衛組織而已,況且不一定要是個國家才能參與;而是因為台灣有許多方面能做出貢獻,尤其是新冠肺炎相關問題。」美國國務院官員就指出,台灣在這方面擁有豐富經驗,能幫助所有人。「把他們排除在外,似乎真的會適得其反。因此,這會是將在公報中看到的主題之一。」

只是,大陸一直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尤其是大陸在國際社會所建立的「一中原則」,早已被視為是一種「國際規則」,所以美國想以少數聯盟國家一起破壞這個「原則」,當然只會觸怒中國。即使由美國所認定的「西發利亞體系」來看,大陸既然不同意把台灣視為「主權國家」,當然也不可能讓台灣加入以主權國家為主體的世界衛生組織。但是美國這次特別提到一句「不一定要是個國家才能參與」世衛組織,如果美國強行推動台灣加入世衛組織,必然引發中國強烈的反擊。

那麼中國拿什麼來反擊美國呢?在最新的美國《大西洋月刊》中,一篇《中國是條紙龍》的文章裡,作者大衛·弗拉姆(David Frum)表示,所謂的中國即將在經濟、軍事和科技上超越美國的說法,是被嚴重誇大了。他認為美國的決策者們應該對未來更有自信,要更相信貿易、市場和自由人民的無上潛力。

顯然目前美國內部反中的聲音還是很強大,根本不相信美國跟中國對抗,可能會處於弱勢。如是,未來美國是否還要延續川普跟中國大打貿易戰的政策,可是川普沒有藉由貿易戰把中國打趴,拜登就能嗎?台灣在拜登政府的力挺之下,真能藉由美國的「國際秩序」加入世衛組織嗎?這些問題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