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王崑義專欄

國戰會論壇/王崑義》賴清德「硬中帶軟、平衡戰爭與和平」的演說

114年國慶大會10日登場,賴清德總統發表演說表示將大幅提高國防預算,展現防衛決心。

文/王崑義

賴清德總統今年的雙十國慶文告,終於讓人看到他站上總統的高度,發表了一篇關注民生經濟、訴求國家發展等面面俱到的演說,不再像過去試圖建構台獨新理論,對大陸喊殺喊打讓人驚心的演講。所以評價這篇講辭,可以看到賴總統「硬中帶軟、平衡戰爭與和平」的努力用心。但是,賴清德矛盾的地方是想要和平,又不忘戰爭,但基本主調還是想以戰爭換和平,最終還是離不開戰爭。

有別於過去新兩國論、祖國論、賴17條的肅殺演說,今年520就職一周年時,賴清德首次不在演說中提到兩岸關係,尤其是他在就職周年的前幾天接受網紅「敏迪選讀」訪問時說出,「只要中國願意對等、尊嚴,台灣願意跟中國交流合作,以對話取代對抗,以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創造兩岸的和平共榮」。這樣的說法,應該是他就職以後最柔軟的一次。

但是,這次國慶演說,他提到兩岸關係時說到,「民主台灣是印太和平穩定的樞紐,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將致力維持現狀,守護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區域繁榮發展」。他還說 : 「我們也期待中國能體現大國的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並且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回顧二戰期間,我們都經歷戰爭的苦難,被侵略的傷痛,應該汲取教訓,絕不能讓歷史悲劇重演」。

這項從國際定位與歷史的角度切入兩岸關係,訴求兩岸應該共處於和平穩定的說法,看起來是軟性居多,但是賴清德又立即轉向提到,「二戰的結果也告訴我們,侵略必敗,團結必勝,和平必須靠實力!我要向國人和國際社會宣示:今年底將提出國防特別預算;明年度,我們的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GDP百分之3;並且也會在2030年前,達到GDP百分之5,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這種不放棄古羅馬人「要和平,先準備戰爭」的思維,其實才是貫穿賴清德雙十演說的主軸,所以總結起來,這是一次「硬中帶軟」的演說,雖然不像過去赤裸裸地抨擊大陸對台的侵略性,也不再宣示新的台獨理論,可是賴清德這次以實務性的內容,表述台灣不屈服於大陸的「侵略」,希望大陸不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的說法,顯示他還是一位底氣十足的「務實台獨工作者」。

所以,賴清德在訴求「硬中帶軟」的兩岸關係之後,他又提到國防建設「台灣之盾」的三大目標,並且揚言最後將提高國防預算到5%,可以看出賴清德的心目中不忘以實力追求和平,這種不惜跟大陸尋求軍備競賽的做法,這樣相對於大陸在九三閱兵所秀出來的先進武器,無異於讓台灣自取滅亡。

僅管如此,不放棄發展武力,卻訴求大陸應該放棄武力犯台,這顯然是賴清德努力平衡戰爭與和平的操作,也就是,大陸如果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就要逼著台灣繼續發展武力,最後可能導致兩敗俱傷的困境。

然而,大陸做為一個大國,他們要應對的國際局勢比台灣複雜許多,所以大陸發展高科技武器,不必然只是要用於對付台灣,反倒是台灣發展武力,當然是要應對大陸的攻擊,兩者面對的國際局勢不同,戰爭工具的質量當然也不一樣,賴清德以積累戰爭實力,平衡兩岸和平的訴求,是否能說動大陸對台放棄武力,以大陸學者初步對演說的反應,仍然把它視為是爆露台獨的本質來看,大陸學者應該還是會給賴清德打下不及格的分數。

因此,總結賴清德這份雙十國慶演說,應該就是「硬中帶軟、平衡戰爭與和平」的一項努力之作,他沒有像過去語出驚人的說法,也沒有亂講團結十論的爆氣之說,更沒有提出台獨新理論,這應該就是一項進步之作,也許是美國給他的壓力太大,讓賴清德不得不轉向務實的說法,所以,對這樣一份演說,套一句李登輝的話,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打個60分給予及格,應該不會太寬鬆才是。

(作者王崑義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中天新聞網同步刊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