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譚傳毅》比誰阿Q 印度不亮、台灣亮?

文/譚傳毅
印度與巴基斯坦衝突發展至今,可以做個結論了,原因很簡單:印軍打不下去、巴軍不想打。巴軍可說是解放軍的「二軍」,幾乎全裝備中式武器系統,西方國家很想藉著印軍反恐事件,探探解放軍軍備,沒想到卻是這種結果;想必以後西方國家看到中國,將格外謙遜。
印軍反恐與國際掃把星
事情得從國際掃把星──美國副總統范斯說起。4月20日,范斯訪問病重中的教宗方濟各,兩人討論移民政策。次日,教宗去世。接著,范斯訪問印度,前腳剛離開,喀什米爾就爆發針對遊客的恐怖攻擊案,導致26人喪生。說范斯是個國際掃把星,一點也沒冤枉他。
范斯和莫迪談了些什麼,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合理推論,莫迪應該告知范斯,喀什米爾地區即將發生恐攻;范斯也應該同意莫迪的做法,並承諾把巴基斯坦空軍F-16統統鎖起來,不准其起飛,讓純中式軍備的巴軍對抗萬國牌的印軍。
事實上,印度在反恐問題上的爭議性極大。印度曾多次被曝光涉嫌自導自演恐攻,並嫁禍巴基斯坦。例如2019年普爾瓦馬恐襲後,印度越境轟炸巴控喀什米爾地區,但使用的GPS座標被證實為過期數據。印度研究分析局(RAW)策劃的「帕哈爾加姆」行動,包含偽造武器序列號、熱成像視頻及加密通信記錄,意圖將恐襲責任轉嫁給巴國三軍情報局。
印度政府經常通過媒體強化國家安全認知作戰,例如在2025年恐襲後,新德里電視台迴圈播放巴方支援恐怖主義報導。而且,印度反恐行動常與地緣政治目標以及國內政經動盪捆綁在一起。當范斯訪印期間,利用恐攻製造輿論壓力,儘管美國與西方國家支援印度反恐,連中國官方也公開支援印度反恐,但對證據存疑。
2003年美國在發起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之前,國務卿鮑威爾還有模有樣的拿出類似洗衣粉的小罐子,指控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此次印度連個像樣的證據都沒有,印度所發起「新杜爾行動」的正當性與合法性是有問題的,既然不站在正義的制高點,打起來也名不正言不順,只剩下一張嘴,一張Jugaad的嘴。
印軍Jugaad文化
Jugaad是一種源於印度的創新思維模式,強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通過靈活性和實用性找到臨時解決方案。Jugaad文化在印語中是「湊合」的意思,也就是我們所常說的「應急處理」。
例如有人會把水管直接放在灶台上加熱,有人用光碟替代汽車油箱蓋,反正就是一種臨時拼湊的精神,在軍事領域中也是如此。
例如印度空軍,近年來接連發生了墜機事故,正是空軍地勤人員犯了Jugaad病,對於飛機維護與操作不嚴謹,極大地增加了意外發生的概率。而這些問題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印度社會獨特的種姓制度。
低種姓士兵長期受壓迫、無法改變階層壁壘,形成了消極的工作態度、對高種姓軍官的恭敬服從,在執行任務時常常以湊合敷衍了事。這種行為模式代代相傳,成為印度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高種姓軍官(印空軍飛行員幾乎都是高種姓)的心理並未更健康,相反的,他們和低種姓士兵一樣,受到媒體催眠與吹捧,印軍上下莫不把媒體謊言當做真理,迷之自信於手中的武器裝備,直到被巴軍打下來為止。
4月29日深夜,4架印度飆風戰機逼近巴控喀什米爾上空,卻被巴空軍殲-10CE戰機雷達和PL-15E飛彈鎖定,其與塔台通聯也被切斷,最後決定撤離。時任印度空軍副司令達哈卡爾是印軍中難得的清醒之人,他認為這個仗不能打,印空軍唯有保存有生戰力才對,但卻被解職。「凑合」的人掌權,而「不凑合」的人被解職,可見Jugaad病在印軍中是多麼嚴重。
表面看,莫迪從嚴治軍,實則暴露印軍內部深層次的腐敗與無能。不打,無法向內部反對黨和人民交代,打,又打不過,真實進退兩難。回想起來,如果當時莫迪不魯莽行事,只要再多一分戰略定力,就不會喪失制空權;沒有制空權,地面部隊就變成難以深入的孤軍。
無奈莫迪迷信自己軍力,非得把態勢搞到很難善了的地步,若非巴基斯坦困於綜合國力過於羸弱不利久戰,否則,印空軍損失的將遠不止如此;據聞,當時巴空軍已經鎖定了15架印度戰機。
印度不亮、台灣亮
印軍的Jugaad遭到巴軍中式武器系統吊打,相反的,在東方台灣的精神勝利法距離勝利卻越來越近。
由於實施民主制,執政黨堅信民主制不會產生獨裁、必然得到民主價值觀同盟的支援,若有反對者,必然是受到中國大陸的收買,他們是嫉妒台灣民主的外部敵人。因此,解放軍對台軍事壓力就是魯迅在《阿Q正傳》中「兒子打老子」的情境。
台灣民主是優越的,解放軍軍力是邪惡的,堅定相信美軍必來援台、國軍無與倫比的戰力必能擊潰解放軍,沒人稀罕獨裁者,連媽祖遶境都是統戰。精神勝利法雖能緩解痛苦,但長期會導致逃避問題、阻礙成長。阿Q悲劇正是批判這種自我麻痹的國民劣根性。
國軍從印巴空戰中得到什麼經驗與教訓?至今還沒看到一個尊爵厚祿的大官提出看法,想必是「就這麼湊合吧」,反正解放軍還沒打來,打來了再說。
印度之所以「不亮」,因為他們沒看到飆風戰機所面對的不僅僅是殲-10C而已,而是殲-10C背後整個作戰體系,包括防空飛彈、雷達、預警機、所有僚機、地面部隊、海軍艦隊、衛星等等,扣除這些因素,單獨的殲-10C可能還打不過飆風戰機呢。
在整個作戰體系支援殲-10C與梟龍戰機的情形之下,終於讓6架印空軍戰機與無人機赤身上陣,成功「攔截」了巴空軍PL-15E飛彈,創下空戰史紀錄。
台灣之所以「亮」,因為台灣的精神勝利法遠優於印度的Jugaad,當印度人還沉迷於意淫不可自拔的時候,台灣人早就把打老子的逆子變成麻痹大腦的鴉片。國軍有沒有體系作戰,沒關係,吸兩口之後就有了;有沒有完善的戰術數據鏈,再吸兩口也有了。
問題是,下次如果解放軍如果真的打過來,國軍打算派出多少戰機攔截解放軍飛彈?台式阿Q怎可敗給印軍的Jugaad呢?印度不亮、台灣亮,厲害了,我的民進黨!
(作者譚傳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歡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