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魏麓宸專欄

國戰會論壇/魏麓宸》獅城響徹春雷 黃循財突破新總理效應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率領人民行動黨,繳出亮眼成績單。

文/魏麓宸

5月3日,新加坡完成了第15屆大選,毫無意外的,人民行動黨取得絕大多數議席,持續執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大選行動黨獲得了65.57%的選票,比上屆大選多了4.34%的選票,可以說閃電再次響徹了獅城。

2024年中,黃循財從李顯龍手中接下總理重任,正式成為新加坡第四代總理。而本屆大選是黃循財首次領軍的大選,有意思的是黃翻轉過往皆為負向的新總理效應。吳作棟在接下總理後的首次大選得票率為60.97%,比前次大選的63.17%減少2.2%。而在李顯龍接棒後的2006大選,更是從前次的75.29%,減少到66.6%,整整減少8.69%的得票率;然而本屆黃循財首次領軍的大選,卻首次出現正向的新總理效應,得票比上屆增加4.34%。

負向新總理效應,與新加坡家父長制的政治文化有關,在開國總理李光耀時期,李光耀與人民行動黨團隊,以菁英、強勢的手段主導著新加坡發展,漸漸的使一個四面楚歌的彈丸小國,一舉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在此奠定了家父長制的政治文化。

而在家父交棒後,新的家長在風範尚未樹立下,往往造成民眾在信任上的空窗,因此在新總理領軍的首次選舉,往往會出現得票率下滑的現象。

然而黃循財呢?很顯然,黃循財已在一年內樹立起家父的風範。其立基於川普4月初的關稅政策。黃循財總理於關稅政策發布後,隨即發佈了一次錄影談話。影片中黃循財緩緩的講述著當下的國際局勢,並語氣堅定的呼籲新加坡人一同團結度過難關。這媲美羅斯福總統爐邊談話的影片一發佈後,極大程度的安定民心,這一刻起黃循財也正式成為了新加坡人民的家父長。

在此情況,黃循財總理於領軍的首次大選,即拿下65.57%的選票,擺脫了過往新總理在信任上的困境。

在排兵布陣上,工人黨於上屆大選除了守下阿裕尼集選區與後港單選區外,更一舉攻得盛港集選區。本屆大選工人黨持續在東海岸擴張影響力,如在新組成的榜鵝集選區,派出強力新人滕沛源,選前他因亮麗外貌與流利的話語成為本次大選一焦點,力拚建立在野黨的東海岸走廊的實力。

大選提名日當天,行動黨突襲般的將長期耕耘蔡厝港的副總理兼貿工部長顏金勇,派任至榜鵝集選區領軍。此操作獲得顯著效果,8天的競選期中,幾乎天天都會談論與顏金勇有關有關議題,這當然不排除該國媒體自由受限,但事件本身即具話題性。

在顏金勇坐鎮榜鵝集選區之下,其以自身擔任部長的專業形象與自身威望,搭配上黃循財總理的多次站台下。顏金勇成功抵禦工人黨滕沛源所帶來的明星效應,人民行動黨以55.17%的得票率守下此集選區。

宏觀的脈絡有微觀的敘事,微觀的敘事也夾帶宏觀的影子。行動黨的連霸是早已注定的結果。但其選戰過程到開票後的成績,皆反映了新加坡的民情與當下國際情勢。就如上述分析,新加坡在面對國際鉅變下,黃循財對民眾發布的錄影談話,樹立了其家長的風範,進而在首次領軍下,得票率不減反增。

而反對黨方面,工人黨於所競逐的8個選區中,拿下50.04%的得票率,可看出新加坡人民對反對黨的接受度有提高的趨勢,但在人民行動黨的神調度與黃循財大家長的喊話之下,工人黨最終僅守住原有選區,但未能持續擴張。所以,工人黨秘書黨畢丹星所提出1/3國會議席的中程目標,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即可實現;而上屆於西海岸崛起的前進黨,本屆得票率大幅下滑,面臨泡沫化危機。

(作者魏麓宸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助理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歡迎共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