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羅慶生》「對等關稅」失利 川普手上沒好牌?

文/羅慶生
美國總統川普收回成命,除中國大陸關稅稅率增至145%外,其他各國的「對等關稅」稅率都降至10%,為期90天。至於原因,川普與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都是商人出身,話術漂亮,解釋起來頭頭是道,但聽聽就好。真正的原因,正如筆者之前的預測:川普的「對等關稅」可能只是鬧劇一場,因為那是戰略錯誤,將造成美國前所未見的史詩級「缺貨潮」。
川普雖然口口聲聲說全世界都占美國便宜,實際上是美國占全世界便宜。各國的廉價勞工替美國企業打工,才能讓美國消費者享受物美價廉的商品。美國企業賺的錢,遠遠超過為她打工的各國企業。比較一下美國手機品牌蘋果公司的利潤率,和為她組裝的中國富士康利潤率,就能明瞭。其他如戴爾電腦、Levis牛仔褲、哈根達斯冰淇淋…,無不如此。
因此川普的關稅雖然是針對各國,受重擊的卻是美國企業,美股大跌是必然。現在美國除了農牧產品與能源外,已經很少生產工業產品。即便有生產,例如汽車業,許多零部件也是靠全球供應鏈提供。美國依賴全球提供工業產品與零部件,怎麼能同時向全世界徵稅?
關稅太高,生意無法做,進口商就只能暫停進口。包括消費品、中間產品與原料。兩周後庫存耗盡,包括美國國內製造的工業產品都會從市場消失。那時就算緊急從各國啟運,也需要十幾天。美國將像covid-19疫情期間一樣,供應斷鏈、港口塞爆、物價暴漲、民怨四起。合理推論,川普應是理解到他的錯誤,才會政策急轉彎。股、債市下跌,恐怕還是次要因素。
暫停各國「對等關稅」後,威信受創的川普將焦點轉移到對抗中國。川普不只話術厲害,轉移焦點的本事也很高明。一個「對等關稅」就轉移了他推動烏克蘭停火的失敗,這次也順利的將「向全球徵稅讓製造業回美國」的失敗,轉移到抗中議題。
川普聲稱北京希望和美國達成協議,只是不太知道該如何做,其實這正顯示他想和中國談判,卻遲遲等不到習近平主席電話的苦惱。川普是賭撲克牌的高手,雖然手上的牌不怎麼樣,卻很敢以瘋狂的加碼,唬住對手。那些打電話到海湖莊園掛號,急著與川普團隊談判的各國領導人,都是被唬住而棄牌。但中國沒有。
為什麼說川普手上的牌不好?因為除關稅之外,川普沒有其他大牌。科技戰?沒用。外交戰?川普已經得罪一堆盟友。軍事力?國防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在參議院的人事聽證會上公開承認: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軍事平衡急遽惡化(dramatic deterioration)。美國以武力施壓中國的機會之窗已經消失。
不只如此,川普上任後展現一堆壯志雄心:買格陵蘭、收加拿大、結束烏克蘭戰爭、重建迦薩走廊…,現在除了控制巴拿馬運河有點譜外,其他一事無成。就連最有把握的「對等關稅」也被迫鳴金收兵,眼看「製造業回美國」就要成為空話。他的蜜月期快過去了,再不搞出點成績會很難看。現在唯一有機會展現成就的,就是完成和中國的大交易。川普雖然表面輕鬆,其實心裡很急。他非常期望習近平打電話給他,這樣他就可以炫耀將中國逼上談判桌,正如他日前說:一大堆國家總統排隊舔我的屁眼(kissing my ass)。
但中國不急。習近平沒被唬住是因為手上有牌。關稅牌、科技牌沒有美國好,軍事牌不能輕易打,但有稀土牌、美債牌,這些都是大牌。美國雖有稀土礦但沒有精煉技術,美國稀土其實是送到中國精煉後,再出口回美國。中國管制稀土產品出口,對美國軍火工業殺傷力很大。
中國威力更大的牌是美國國債牌。通常股市不好,投資人就會將資金轉入債市,讓國債價格上揚,相對就是殖利率下降。4月2日川普宣布徵收「對等關稅」後美股連續暴跌,美債殖利率也連日走低。這對川普是好事,因為美國財政部拍賣新債券可以有較低的成交利率。
然而4月6日後,美債殖利率卻突然由跌轉漲,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還飆破5%。財政部8日拍賣的一批3年期國債,成交利率比預期高出2.5個基點。美債價格下跌,別的政客不知道發生甚麼事,當過避險基金經理人的財長班森特卻非常清楚,這是有大戶在拋售。誰?市場一度傳言是中國。
應該不是。因為美元對人民幣升值,但對歐元、英鎊、日圓,卻是大幅貶值。這表示有大筆資金從美國往歐盟、英國與日本跑。所以應該是這些國家的投資人在賣美債,再把資金匯回本國。可能是對川普的無理徵稅不滿,更可能是擔心美國經濟的風險升高。然而,這卻倍增了中國美債牌的威力:如果中國也大量拋售,美債將一瀉千里。
川普一直要聯準會(FED)降息,就是希望引導國債殖利率下降,讓美國出售新債券時利率更低,如此可減少利息支出。但美債和所有商品一樣,價格是供需決定的。賣的多買得少,價格就跌,反之就漲。今年美國有9.2兆美債到期,至少需要發行等值的新債券還債。數量龐大,買家如果少,價格就低,殖利率就高;利息支出將愈滾愈高。
以往中國是美債買家,能幫忙維持價格,現在反過來變成賣家,對美債的殺傷力很大。當然FED可以下場買,也就是實施量化寬鬆(QE)。但FED沒事卻QE,投資人難道不會懷疑美國金融出了問題嗎?如果恐慌出現,大家搶著賣,美債就完了。
現在的形勢,是美國的關稅大刀架在中國的脖子上,中國的美債手槍,也頂著美國的腦門。說實話,兩邊都希望談。但誰先打電話,誰就在談判中居於劣勢。所以雙方都表現出不急的樣子。未來會不會有第三方出面,例如兩邊關係都不錯的中東大國,邀請雙方會談,既不是習近平到海湖莊園,也不是川普到釣魚台國賓館,而是在第三地對等談判,以解開僵局。值得觀察。
(作者羅慶生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歡迎媒體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