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周忠菲》格陵蘭島問題 川普給世界「上課」?
![](https://i0.wp.com/taiwandomnew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image-136.png?resize=800%2C548&ssl=1)
文/周忠菲
川普發表關於格陵蘭島問題的各種講話與提議,激起世界和丹麥的強烈反應。川普發表這種措辭強硬講話的動機,無疑是複雜的,但具體目標,目前還看不太清楚。本文從川普試圖給世界「上課」,世界也給川普「補課」的視角,以川普在格陵蘭島問題上的1.0版本和2.0版本為文本,進行比較分析。結論認為,「入侵」格陵蘭,不可行。
一、川普「加碼」格陵蘭島問題
1 月20號,川普沉著臉在白宮宣布就任美國第47屆總統。影片中一些國家的來賓神色凝重,估計有的擔心美國的關稅大棒,有的不想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犧牲品。如不久前剛被拜登政府移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的古巴,因為川普就職當日簽署行政令,一舉廢除拜登政府近80項政策,轉瞬間又被重新列入名單。
川普特意在1月17日就職前的記者會上,提議美國應擁有格陵蘭島,並宣稱「不排除使用軍事力量」。在就職演講中,川普再次提出格陵蘭島問題,言辭上也毫不忌諱。英國《金融時報》描述了美國對丹麥的這種「極度施壓」:美國總統川普與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就格陵蘭島問題進行了「激烈」的通話。川普稱他對美國接管格陵蘭島一事,是「認真」的。
實際上,去年11月川普贏得總統選舉後,丹麥政府就與川普進行了外交上的非正式對話。歐洲知情高級官員也指出:儘管丹麥同意在軍事基地和礦產開發方面可以跟美國開展更多合作,但「雙方通話結果,非常糟糕」,稱川普態度「咄咄逼人」。
丹麥長期奉行親美外交。川普「不排除通過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奪取格陵蘭島控制權」的表態,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宣布:「格陵蘭島為非賣品」後,立即飛往歐洲,尋求更多的支持。丹麥民眾也認為這是對丹麥主權的不尊重。格陵蘭島自治政府也表示,他們對成為美國的一部分不感興趣。
二、 川普格陵蘭島的1.0版本與2.0版本
在提出格陵蘭島問題上,川普的格陵蘭島1.0版本與2.0版本之間是有區別的。其一,1.0版本突出「交易原則」,誘惑為主,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最初的「房地產交易」,「升級」為「強買」。
2019年8月,川普首次提出購買格陵蘭島的想法時,稱這是一項「大型房地產交易」。當被問及是否考慮使用武力時,他說:「我不是這個意思,但這確實是一個有趣的想法」。他用開玩笑的口吻說:如果丹麥不願出售,美國將會採取其他方式獲得該島。當時國際社會認為,1.0版本「購買」格陵蘭島的威脅,是「川普式的誇張表達」。
其二,2.0版本的「行動升級」。不再對美國的目的進行遮掩,威脅「將對丹麥徵收非常高的關稅,除非丹麥放棄格陵蘭島」。此外,川普的兒子訪問格陵蘭表態川普的想法,是從「房地產開發」上升到「國家安全的考量,美國需要格陵蘭島」。歐盟官員稱:「對小川普訪問格陵蘭,我們深感震驚」。
其三,2.0版本展現美國對格陵蘭島具有長期獨佔的戰略意圖
如冷戰期間,1951年美國就與丹麥達成協議,美軍獲准在格陵蘭島建設基地並駐軍。如2022年,拜登政府發布的新版《北極地區國家戰略》,宣稱「中俄北極活動引發地區緊張」;如美國國防《2024年北極戰略》,強調發展北極軍事力量,提出加大在格陵蘭島對高科技雷達系統等軍事裝備的投入。
可見,美國各屆政府,對外策略有所不同,但以軍事強權為後盾進行干涉、控制、甚至戰爭冒險,這些基本上是一致的。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就是美國可以「優先獨佔」格陵蘭島。然後再加上幾條根據戰略、資源需要、航道安全、抵抗中俄等「更具體的理由」。
三、川普給世界「上課」,世界也給川普「補課」
川普第二次就任初始,就將美國對外政策向外擴張的特點,做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如巴拿馬運河的管轄權、更名墨西哥灣為「美國灣」,「建議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準備接管迦薩走廊等。格陵蘭島問題,也成為川普給世界「上課」的要點。試歸納為:
其一,展現其個人風格。以「高度的不確定性」,衝擊國際秩序,以突出川普主義的影響力。
其二,運用 「極度施壓」的手段,包括以使用武力進行要脅。通過川普的講話、推文,有意讓世界「亂成一團」。
其三,毫不顧忌他擬議的行動可能違反國際法。展示川普政府的對外政策奉行實力原則,「唯有實力的使用,才是實現目標的可靠手段」。
歐洲與世界,也給咄咄逼人的川普「補了一課」。
丹麥以一己之弱,堅持格陵蘭島不是「私人領土」,而是丹麥王國一部分立場。堅持任何涉及格陵蘭島的事務,都需要得到丹麥政府的同意和支持。丹麥首相除了拒絕出售格陵蘭島之外,強調「這是一個擁有自己文化和歷史的地方」。顯示國家雖小,尊嚴不可犯。
川普的「購島說」,也是對歐州共同安全條款保護格陵蘭島能力的挑釁。同時美國在北極問題上,虛偽地打著「加強與盟國和夥伴安全合作」的旗幟,對歐洲進行誘惑。這一次,歐洲展現出罕見的團結,嚴厲警告美國,不得侵犯歐洲國家的邊界。
德國總理蕭茲表示,絕不能用武力改變邊界。強調「邊界不可侵犯的原則,適用於每一個國家」。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在格陵蘭島問題上,歐洲國家應該覺醒,應該更加積極地加強歐洲的安全和競爭力。主張歐盟在面對國際事務時,應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增強歐洲戰略自主性。
歐洲在格陵蘭島問題上對川普的「補課」表現為:既沒有接受川普的「美國第一」,也沒有表現出對川普行動的「另眼相看」。
四、結論
2016年與2024年,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時空。美國內政外交,均處於巨大變革之中。大致看,川普主外,馬斯克主內。格陵蘭島問題上,川普的真實意圖,將變得更加捉摸不定。
川普2.0版本展現的,即美國對格陵蘭島長期獨佔的戰略意圖,不會輕易放棄。但川普政略的實施,無論是以軍事強權為後盾,還是以「不確定性」為施壓手段,如果拿不出證明美國「更偉大」的東西,估計將面臨更大阻力。
目前格陵蘭島問題的動向,可看作是美國官方政策的「試探氣球」與川普個人行事風格之間的一種平衡。「入侵」格陵蘭,不可行。
(作者周忠菲為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中天新聞網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