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周忠菲》解讀川普就職演說「不提中國」

川普就職典禮的重頭戲,是「就職演說」。內容是「讓美國重新偉大」,但演說中未提中國。圖為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一道行政命令。

文/周忠菲

1月20日正午,瑟瑟寒風中,美國新當選總統川普在華府國會山莊內的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宣誓就職。美國要「重新贏得世界」,是靠美國持續不斷的創新、開放與包容能力,還是靠川普執政具有的不確定性所產生的「威懾」?世界在沉思。

在對外政策上,美國憲法賦予總統極大的權力。川普打破慣例,邀請中國國家領導人出席就職典禮。中方以禮相待,由國家副主席韓正代表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美國的傳統盟友,被美國「一視同仁」,均未邀請。川普釋放的,對中國恢復接觸政策的信號,世界關注。

川普就職典禮的重頭戲,是「就職演說」。內容是「讓美國重新偉大」,以及宣布準備將美國太空人送上火星的宏偉計畫等。演說激情滿懷,洋洋灑灑之間,有人點評說,展現了「美帝國從瀕危到史無前例強大的前景」。也有美國參議員議員說,演說對美國民眾關注的重大問題,如貧富差距、醫療保健等,隻字未提,令人失望。

這裡要說的是另一個現象,即演說中未提中國。川普就職前1個月時,曾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美中兩國聯手可以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就職前3天,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表示他很珍視同中國最高領導人之間的「偉大關係」,希望中美「保持對話溝通」,再次強調:「美中合作可以解決世界上許多問題。」(幾乎在同一天,有美國媒體透露,川普希望在就職100天之內,訪問中國或邀請中國領導人訪美)。

中國新華通訊社的報導是:習近平表示希望中美關係在美國總統新任期有一個好的開始,願推動中美關係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更大進展。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的重大核心利益,是不可跨越的紅線。

中美這種「接觸」以及「資訊的傳遞」方式,如何看?本文提出兩點看法,供讀者思考。

其一,美國政府是否有一個跨黨派的,長期延續的對華戰略?

本文認為,中美關係有一個顯著的特點,至少從透明度看,美國政府執行的是一個具有跨黨派性質的,能夠長期延續,不斷調控、保持相對穩定的對華戰略。

如尼克森共和黨政府打開中美關係,簽署《上海公報》時,提出中國將最終接受「束縛」的和平框架。民主黨卡特政府簽署中美建交公報時,即以《上海公報》為基礎,並在這個基礎上提出將台灣問題納入其中的「雙軌制對華政策」,這也反映在共和黨雷根政府時期的中美「8、17」公報之中。

冷戰後,中美雙方的力量對比也出現變化,美國兩黨在對華戰略上,以「改變中國」、「中國崩潰論」、「競贏中國」等一致性,作為對華政策的出發點,包括利用台灣問題牽制中國。雖然國際形勢劇變,但對華政策基本保持了一致性。

再以進入21世紀後的美國國家安全、國防政策為例。美國國防部以「2000財年國防授權法」第1202條款為依據,發布了第一份年度《中國軍力報告》。此後,每年的《中國軍力報告》都包含台灣海峽安全局勢、中國對台戰略、以及相關軍事部署。對中國軍力的評估,成為兩黨提出對華政策,國會聽證、編制預算的法律基礎(美國國防部2022年度的《中國軍力報告》,預測中國大陸將於2027年「武力收台」。這成為美國政府對台灣出售武器的所謂依據)。

隨著中國經濟、軍事實力的不斷提升,在美國對華戰略「和平框架」的設置上,出現了爭論。對華政策方面,出現主張遏制與主張緩和兩種對中國認知的不同,但筆者認為,在中美不能脫鉤這點上,兩黨認知基本是一致的。

現在的情況是,一方面,關於「和平框架」的爭論仍在繼續。另一方面,由於美國地緣政治壓力增大的境況始終未出現好轉,美國對外戰略中持極端看法的主張有所抬頭。如反華勢力認為,中美關係臨近戰略拐點,渲染中國的發展和強大將使美國受到重大衝擊等。這些主張起到了加劇美國內部分歧的作用。

從川普挑選被中國政府列入制裁名單的盧比歐任國務卿看,川普政府試圖對這種「分歧」,進行「平衡」。也許川普將推出具有川普特色的對華戰略?

其二,川普就職演說為什麼不提中國?

對於川普就職演說不提中國,一種看法認為,川普就職之前已經與中國溝通;一種看法認為,川普在TikTok等問題上,展現了「對中國的善意」,靜觀後效;還有一種更為普遍的看法,認為川普是商人政府,執政本色,就是與中國「進行交易」,「天經地義」。

本文認為,川普就職演說之所以不提中國,目前有如下考慮:

其一,現在美國兩黨普遍意識到,中國不同於前蘇聯。美國要全方位制裁中國,既不可能,美國也「承受不起」。在如何重新構建一套與中國「打交道」的戰略難以定局的情況下,作為「全體人民選出來的總統」,川普需要表現出他在對外政策上,能夠超越政治和派別的束縛的能力(川普團隊已吸收了一些拜登政府時期的官員)。演說中不提中國,意味著川普在對華政策上,有他自己的考慮。其二,如何在對華政策的連續性與具有川普特色的對華政策之間銜接。

這次大選,美國兩黨都不提中國議題。說明美國現在清醒地意識到,通過與中國的接觸,實現美國的「重新偉大」,是大勢所趨。而川普2.0,需要在美國對華政策的連續性與形成具有川普特色的對華政策之間,進行銜接。首先是要解決的,就是1.0執政時遺留問題的「轉型」。

比如,川普執政一期提出的印太戰略,經拜登政府延續,現在需要重組。再比如,台灣問題,繞不過去。川普執政一期,猛打「台灣牌」,強調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真實含義」,引導「台灣地位未定論」。拜登政府繼承了這一「連續性」。

如川普一期的國務卿蓬佩奧聲稱:「台灣不曾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拜登政府的國務卿布林肯2023年2月在接受《大西洋月刊》專訪時稱:「全世界高度關注台海危機。原因在於這不是如中國所稱的,基於主權的內政問題,而是全球議題。」其實,更大的議題是「戰略」問題,無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這可不是「抄作業」就能夠解決的。

可見,川普就職演說「不提中國」只是一種表象。中美關係的實質,在於相互尊重,相向而行。同時,不否認美國決策層對中美關係認知所具有的重要性。這也是中美高層對話中,中方始終將中美建立戰略共識,擺在第一位的原因。所謂「取法為中,得之中下,取法為下,得之下下」。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是世界所期。

(作者周忠菲為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中天新聞網同步刊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