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侯長坤》西方戰略思維落後於數位時代
文/侯長坤
意識形態與西方戰略思維
2024年4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涉TikTok法案,要求中國科技公司字節跳動在未來9個月到1年內剝離TikTok,否則該應用程式將被禁止在美國上架。TikTok CEO周受資在X上發視頻回應:We aren’t going anywhere(我們不會離開)。周受資稱這次的法案是對言論自由的侵犯,並直言「事實和(美國)憲法都站在我們這邊」。涉TikTok法案或多或少也是一種意識形態驅動的戰略。
2024年4月清華大學閻學通在多瑙河研究所(Danube Institute)發表演講,他認為,中美任何一方都無法靠意識形態擴張贏得競爭。因為現在是數位時代(digital age)。在數位時代,意識形態不是技術整合的工具。
在這個時代,冷戰思維難以幫助任何一個大國掌握更先進技術、創造更多財富、變得更強大。這種意識形態戰略、冷戰思維,事實上反映了西方戰略思維落後於當前急速發展的數位時代。
西方戰略思維下的國際政治經濟
經濟學者翟東升根據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提出了世界經濟階梯模型,解釋美國如何在冷戰時代掌握技術、創造財富、變得強大。二戰之後,美國打造世界性的四級經濟階梯,包括中心國家、準中心工業國家、外圍工業國家、外圍原料國家。
美國作為頂層中心國家,掌握金融貨幣霸權,向全世界出口美元、出口無形資產,如知識產權的使用權、商業特許經營權、國際標準等。準中心工業國家提供高附加值產品,外圍工業國家靠勞動致富,外圍原料國家進行資源出口,這些國家永遠成不了主導國家,但下層最好的東西總是會向上層流動,比如高級人才,從而鞏固頂層國家的統治地位,形成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
在這樣的體系與模型當中,美國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布局便能肆意妄為,與之配合的便是一整套西方戰略思維,包括意識形態擴張與冷戰思維。大國一直都在為權力開展競爭,競爭包括多重資源,比如爭奪土地、自然資源、財富、全球影響力。
冷戰時期,大國競爭是以美國為首、以西方戰略思維為指導、以意識形態擴張為手段、以多重權力資源為目的的競爭。從冷戰到後冷戰時期,就總體的格局而言,美國在世界經濟階梯中形成循環以及統治地位,當有國家想要跳脫或者挑戰這種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局面時,美國便會制裁這些國家,而美國的依託,便是這整個世界體系、世界經濟階梯中的所有無法自拔的其他國家,以及這些國家所強化的西方思維。
數位新時代
在數位特性還不強的冷戰時代,蘇聯被這一西方思維打垮。在後冷戰時代,中國發現美國的經濟模型並不適用自身國情,在擺脫美國模式之時備受美國的意識形態與戰略打壓。然而,在人工智能、數位化急速發展的後冷戰時代,特別是ChatGPT問世之後的時代,時代性質已經改變,西方思維逐漸落後於時代,中國也得以有機會跳脫西方思維且跟上時代。
數位經濟不同於傳統經濟模式,數位經濟的財富積累基於數據。數據不是自然資源,而是人的行為產生的資源。理論上講,如礦產、煤炭等自然資源,人類開發利用得越多,它們就越少。數據這種資源則完全相反,越利用越多,無可限量。越多的開放,會產生越多的數據。通過技術對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分析,得到的數據「可用」,擴大數據資源,從而促使數位經濟發展越來越快。閻學通認為,中國需要讓自己的「數據收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市場化-生產與服務-消費」循環更快運轉、成功運轉,提升數位技術的能力,提升將數據整合併快速創造財富的能力。
中國不同於西方的思維模式,不需要進行意識形態與戰略爭鋒,因為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爭鋒並無益處,中國無需爭鋒也無意爭鋒。上升到兩岸乃至整個世界層次而言,在數位化的新時代,應該擺脫西方戰略思維,開創新戰略、開拓新思維、開放新時代。
(作者侯長坤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