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蔡鎤銘》美日峰會 岸田肩並肩同盟贏得美企投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美取得了重大成果,包括9年來首次在美國國會聯席演講,讓人感受到「美日關係發生了變化」。(美聯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美取得了重大成果,包括9年來首次在美國國會聯席演講,讓人感受到「美日關係發生了變化」。

文/蔡鎤銘

美日關係變化與岸田首相訪美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於4月8日至14日獲「國賓待遇」訪問美國,取得了重大成果,包括9年來首次在美國國會聯席演講。外交日程讓人感受到「美日關係發生了變化」。

岸田首相的訪美是當前國際局勢的一個重要時刻,他在美國聯邦議會的演講中呼籲日本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上,這凸顯了美日關係的轉變。隨著美國眾議院4月20日通過兩黨支持的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950億美元的4個議案,岸田首相訪美期間的呼籲終於獲得回應。這次訪美對日本來說至關重要,因為日本希望與美國保持良好的同盟關係,特別是在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時候。

然而,美國國內政治的不穩定性以及對外交政策的左右分歧可能會給這一努力帶來挑戰。這次訪美不僅關乎日本的安全和經濟利益,也關乎國際秩序的穩定和發展。在經濟合作方面,美國高科技公司對日本的投資持續增加,對日本經濟帶來無限利多。然而,拜登政府對日本製鐵公司的美國鋼鐵收購提案持反對立場,體現了美國的「新保護主義」。這次訪美的重要性令外界更加關注美日高峰會談,並思考未來美日兩國政治的發展。

感受美日關係的變化

岸田首相的訪美具有突破意義,他在美國聯邦議會演講中表示:「日本與美國肩並肩站在一起」,這彰顯了美日關係的轉變。過去,日本往往是在美國的壓力下行動,但如今,日本開始呼籲雙方平等合作。然而,日本的行動仍受限,例如對烏克蘭的援助僅相當於美國的十分之一,並且僅限於民生領域。

對於日本而言,這樣的行動並不是不合理的,因為如果在台灣有危機時,美國的支持對日本至關重要。岸田首相曾表示:「今天的烏克蘭可能是明天的東亞」,這引起了美國一些保守派的共鳴,反對停止對烏克蘭的支持。日本政府也在積極調整自己,通過了「防衛三法」,實現了長期防衛政策的重大轉變。

在實際操作中,最大的變化是在美日高峰會談中取得了「改善聯合指揮與控制」的成果。以前,自衛隊要與美軍共同行動時,需要通過美軍太平洋司令部,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但這次高峰會談為此提供了解決方案,這表明了圍繞日本的安全環境正在變得更加緊迫。然而,大多數日本民眾對此仍持保留態度,認為岸田不應對美國抱有過度期望。

美國的角色與美日關係

過去,美國充滿自信的時代可能正是如此。當時,如果日本政府採取行動,美國通常會全力支持。日本政府更傾向於簡化解釋,即「因為美國這樣說,我們別無選擇」,這種方式過去非常有效。

然而,現今的美國並非以往的一邊倒。美國國內存在明顯的左右分裂,形成國內對軍事行動的共識似乎不容易。

過去的日本曾警惕「行動輕率的美國」,但現在更需要擔心的是「不願承擔代價的美國」。擔心日本被捲入美國的戰爭已經過去,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在緊急情況下,美國是否真的會參與戰爭」。

在岸田首相的聯席演講中,他提到:「今天,我感到一些美國人內心中對於他們在世界上應扮演的角色存在自我懷疑。」這是一個微妙的說法,顯示了友誼的深度,並且他之後也發表了下列許多勇敢的言論。

「世界依賴美國的領導,但美國沒有理由獨自承擔維護國際秩序的責任,沒有別人幫助,只能依靠自己。」

「我說這話不是出於對美國的強烈情感。我既是理想主義者,也是現實主義者。捍衛自由、民主和法治。這是日本的國家利益。」

「世界各民主國家必須團結一致。諸位,日本已經和美國肩並肩站在一起。美國不是孤身一人。日本與美國同在。」但願美國社會能夠重拾過去「例外主義」的情感。

日本提供援手:美國眾議院通過烏克蘭援助議案

讓美國獨自承擔維護國際秩序的責任是不合適的。因此,日本提供了援手,這正是岸田首相所坦率表達的。他先前提到的「肩並肩」就是這個觀點的體現。

如果岸田的演講能夠引發美國國會重新評估「同盟的珍貴性」,並促成烏克蘭援助法案的通過,那將是非常成功的。

在眾議院的會議中,岸田的演講多次獲得起立鼓掌,但在涉及烏克蘭援助的部分,出現了「分裂」的場景,即「民主黨站起來,共和黨保持沈默」。眾議院在這個問題上已經空轉了幾個月,甚至提出了對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的新「解職動議」。去年秋天,眾議院領袖凱文•麥卡錫(Kevin Owen McCarthy)成為歷史上首位被「解職」的議長。如果今年春天強生議長也被解職,岸田的演講計畫可能也會泡湯,因為聯席演講由眾議院議長主持。

隨著美國眾議院4月20日通過兩黨支持的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950億美元的4個議案,岸田首相訪美期間的呼籲終於獲得回應。這項長期受困的議案經過國會的艱難過關,其中包括對烏克蘭的610億美元援助、對以色列和加沙等地區的260億美元人道救助、以及包含台灣在內對印太區域國家的80億美元援助。岸田首相的演講或許激起了美國國會重新思考同盟關係的重要性,這一決定將對烏克蘭及台海等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產生積極影響。

擔憂拜登總統的內憂外患

岸田首相搭乘政府專機抵達美國後,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4月13日晚,伊朗對以色列發動了襲擊,使用了彈道飛彈和無人機,接著4月19日以色列對伊朗實施了直接報復打擊,此被視為對伊朗最近襲擊以色列的回應,引發了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顯示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加劇。以伊這兩次相互襲擊讓市場陷入波動,以及全球股市的重大衝擊。原油和黃金上漲,美元疲軟。最近,日元表現更差。

拜登政府試圖緩解局勢,但以色列的報復行動是否延續尚不明朗,使情勢變得更加不穩定。在美國國內,對以色列的支持日益增強,可能影響著外交政策。川普前總統的法律挑戰意外地改變了2024年總統選舉的形勢,使川普和拜登之間的支持率幾乎持平,這將為未來的選舉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對「新產業政策」時代的懷疑

岸田首相訪美期間,美日經濟合作案引發關注。美國高科技公司對日本的投資顯得過於順利。岸田首相一行於4月9日抵達華盛頓時,首先迎接他們的是微軟的高管,當場宣布了4400億日元的對日額外投資,成為此次訪美的「第一個禮物」。此外,OpenAI在東京設立辦事處,亞馬遜、google和甲骨文宣布對日本進行額外投資,IBM提供尖端半導體技術。

日本被美國視為民主陣營中最可靠的國家之一,對此,美國高科技公司將目光投向日本。日本政府純粹希望現有的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繼續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鋼鐵提出的收購美國鋼鐵的提議可能受到阻礙,因為今年是美國大選年,且政府實施國家政策的結果尚不明朗。

結語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訪美展現了美日關係的轉變,提出了日本在國際事務中更積極參與的立場。岸田首相在被稱作「岸田價值」的聯席演講中強調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影響力;呼籲警惕大陸對國際秩序帶來的威脅;並發出日本將成為堅實夥伴的訊息,包含著重視「印度–太平洋地區」,以及東亞地區的未來趨勢發展上。

然而,美國國內政治的左右分裂和國會的動盪可能會給這些努力帶來挑戰。另在日本警惕大陸潛在威脅的同時,也認識到與大陸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性,故在2024外交藍皮書中提到日中兩國在經濟和地區安全有共同利益,例如環境、氣候等全球性議題的合作基礎上需要「戰略互惠」。岸田首相如此矛盾的兩面手法,卻可能為東亞地區的穩定造成某種程度上的不良影響。加上岸田首相訪美期間的地緣政治事件以及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也讓國內民眾對未來感到憂慮。

(作者蔡鎤銘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