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譚傳毅》美國為何沿第一島鏈構建反中飛彈網絡?

美國將沿著第一島鏈構建反中飛彈網絡

文/譚傳毅

日本「日經亞洲」網站報導,「美國將沿著第一島鏈構建反中飛彈網路」,也就是美國提出沿著印太第一島鏈打造精準打擊網路的「太平洋嚇阻計畫」。

長期以來,美國應對中國的軍事策略一直以海空軍為主,中國擁有強大的陸基中程核武,而美國卻一枚也沒有。差距主要源於《中程核武條約》的限制,該條約禁止美國研發製造射程在500公里到5500公里之間的陸基巡弋飛彈與彈道飛彈,但美國已於2019年5月正式退出該條約。

美國企圖挑起新冷戰

誠如國務卿布林肯所說,美中關係同時存在著競爭、合作與對抗。然而,這一切都必須以對抗為基底,如果沒有對抗,怎麼會有日後的(經濟)合作與(軍備)競爭呢?美中對抗關係就從部署中/中短程彈道飛彈開始。

冷戰時期的中程核武條約是美蘇所達成第一個真正意義上減少核武器的條約,條約規定兩國銷毀的中程和中短程飛彈的數量,只占兩國全部核武器的3%~4%,雖然不能動搖兩國的核霸權與核武的獨佔地位,但卻是兩個集團之間非常不穩定因素。試想,東西陣營同時擁有射程不長的常規與核彈頭彈道飛彈,只要有一方發射了一枚,即使是演習用彈頭,也可能會引爆危機。

例如1962年的古巴危機中,正當全世界都在關注美蘇動態,加州一處飛彈基地,卻朝著古巴外海試射了一枚洲際飛彈!更搞笑的是,當時沒有一個美國政府高官知道美國已經成功的「例行性」試射一顆導彈。沒人知道為何當時蘇聯未做反應,如果蘇聯反應的話,誰又知道後果將是如何?以後如果美軍在第一島鏈試射飛彈,中國將如何反應?

1964年美國攜帶4枚核彈的B-52在進行一項演習時墜毀在阿拉斯加,飛機殘骸還毀了阿拉斯加一座雷達站。所幸這些核彈並未爆炸,如果這些核彈爆炸了,美國可能誤以為蘇聯發起攻擊。同理,若美軍B-52在南海上空自由飛行遭解放軍電子遮罩而失去聯繫,美軍又將如何處置?

1979年11月,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作戰中心的雷達幕上發現蘇聯對美國發射了兩百枚洲際飛彈。美國政府高層都已經備妥了報復方案,基層部隊亦全面備戰。後來發現原來是作戰中心電腦元件故障,誤把演習用的錄影帶畫面傳送到作戰中心。

如今美軍打算在第一島鏈部署中程與中短程常規飛彈,這才是問題的癥結。儘管掛載的不是核彈頭,但常規彈頭才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因為常規彈頭可以在戰場使用。

冷戰就是北約與華約兩個集團一系列的彼此遏制、封鎖、顛覆、污蔑、煽動等緊張對峙狀態,當時是如此,現在也會是如此,儘管官方反對這種說法。如不是如此,美軍又何必在第一島鏈部署中/中短程彈道飛彈?

部署在哪裡?

美軍中/中短程彈道飛彈部署地是個極大的問題。下面幾個可能的部署地點:日本、南韓、台灣、越南、菲律賓、南海某些島嶼。

在日本、南韓、台灣部署中/中短程彈道飛彈,肯定會激怒中國,而且當地抗議聲浪勢必不會小,南韓部署薩德飛彈系統被大陸制裁的殷鑒還不遠。很可能的做法是美軍提供技術給這三個地區自製中/中短程彈道飛彈,這樣就可能避開敏感話題。

在越南和菲律賓部署可能是個好點子,特別是越南在南海頗有野心,也從挖掘南海石油獲得頗大的好處。自從法國成功的把越南文拉丁化之後,雖曾與法軍與美軍為敵,其對歐美的好感超過中國;而且越南一向以繼承法國所建立、統治範圍甚至於包括廣西廣東境內的「印度支那」為志,反中抗中合他們的口味,最近越南採購印度的布拉莫斯飛彈打中國航母就是個例子。

把中/中短程彈道飛彈部署在菲律賓也不錯,但是菲律賓至少要考慮黃岩島問題,黃岩島已經建設完成,只是解放軍還沒有進駐。惹怒了中國,明天解放軍就可能進駐,這絕對是菲律賓的噩夢,更別提其他的制裁。

如果能夠直接在越南部署中/中短程彈道飛彈最好,若不行,美國可能慫恿越南把布拉莫斯飛彈部署於越南在南海佔領的島嶼,這樣就可以直接施壓中國。同理,美國還可能唆使台灣把中/中短程彈道飛彈部署到太平島或東沙島,必然攪渾了南海清水。

不管中/中短程彈道飛彈部署在哪裡,對於周邊國家或地區而言絕不是件好事,大概除了美國和日本,沒有人受得了未來的軍備競賽。有了攻擊型的中/中短程彈道飛彈,必然會有反制型的中/中短程彈道飛彈,就是飛彈與反飛彈競爭。

除此之外,還會有代差競爭,美中兩軍將追求更快速度與更高精準度的飛彈競爭,例如超高音速飛彈,而且還會進入雷射武器競爭,事實上美中兩軍現在就已經在雷射武器的世界裡面。

中/中短程彈道飛彈是美中偌大體量強權的競爭,必然產生萬丈巨浪,像台灣這種體量小的國家沒有必要加入戰局,玩玩幾百公里的飛彈自己爽就算了。

發射中/中短程彈道飛彈時機

何時使用中/中短程彈道飛彈是最難處理的問題,因為美中兩軍在幾乎沒有溝通管道情形之下的不確定性極高,唯一「確定」的是「不確定性」,此時只能依靠「默契」。在沒有默契的情形之下,美中兩軍中/中短程彈道飛彈對峙,就會相當的危險,誰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呢?

這是主觀心理認知,美國主觀的認為中國也會這麼想這麼做。如今「討厭中國」似乎變成美國上下的共識,當美國決策者在表達立場時,對於互動行為的認知通常會因其「討厭中國」的主觀信仰而加強化,而傾向於認定中國的反應將與美國預期的一樣;基於(美國戰勝蘇聯)歷史的認知,直覺的誤以為中國也應該和蘇聯一樣認輸。

不只是對外可能產生錯誤認知,連對內也會如此。例如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華盛頓發電報給珍珠港指揮官要他「隨時注意所有不友善的行動」。這份語焉不詳的電報並沒有明確告訴指揮官日本可能的行動,導致珍珠港沒有做好應戰的準備。

美國歷史不過240餘年,憑什麼教導歷史超過2400年的中國如何做人做事?這可能是美國最大的心理錯誤認知,根據美國短淺的歷史經驗,蘇聯不過如此,中國改革開放變成美國加工廠,也應該會和日本、南韓、台灣一樣的被馴化。

結論

為避免「小雞博弈」的困局,美中兩軍之間必須建立熱線,如果發生誤判或意外可以立即聯繫,而不能讓不確定性因素橫行於第一島鏈。

此外還有《海上意外相遇規則》、《武器貿易條約》、美國已經退出的《中程核武條約》、《開放天空條約》等一系列關乎國際安全和軍控穩定的重要條約,也必須呼籲拜登政府立即加入或恢復。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