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柳金財》信習論或疑美論?總統大選兩岸路線爭論

前總統馬英九「信習論」ㄧ提出被民進黨大力抨擊,引發是否衝擊國民黨選情爭論。(中時資料照)
前總統馬英九「信習論」ㄧ提出被民進黨大力抨擊,引發是否衝擊國民黨選情爭論。

文/柳金財

前總統馬英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宣稱,緩和兩岸緊張須用和平方式對話,而非著重武力備戰;當被問及是否相信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時,馬英九回應就兩岸關係而言「必須相信」,「信習論」ㄧ提出被民進黨大力抨擊,引發是否衝擊國民黨選情爭論。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曾強調遵循馬英九兩岸路線,此次澄清則表明「馬英九之前很多的主張,有些主張及部分的意見,他和我是不一樣的」。相對於民進黨籍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倡議勿存「疑美論」,馬前總統所提「信習論」,外界解讀這是國民黨「親中」路線體現,而賴清德的兩岸及外交路線傾向「倚美論」一邊倒路線,此截然對立劃分是過度簡化及標籤化,在選舉政治市場易被扭曲標籤化及擴散化。

國民黨籍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提出澄清,強調馬的用意是希望兩岸有善意。趙宣稱不能完全相信習近平,也不能完全不相信,馬英九是過去的總統,侯友宜是未來的總統,馬英九代表他個人,不代表侯友宜、趙少康,也不是未來的政策。事實上,侯康兩岸路線主要還是遵循馬英九路線,馬執政時期與大陸當局具有「九二共識」政治基礎,這就是兩岸互信之「通關密語」。然而,侯康如此切割馬英九兩岸路線,反而疏離藍營內部團結,對國民黨選情產生不利影響。

首先,侯應堅定宣稱繼承、遵循、創新馬英九兩岸路線,如同賴清德提出遵循蔡英文英兩岸路線。然這種「蕭規曹随」政策路線皆有其「路徑依賴」慣性,重點在於換起台灣民眾對比馬與蔡主政時期兩岸關係良善與敵對呈現 。賴尊蔡是要沖淡其「務實台獨」主張及獲得蔡之支持及資源挹注;侯尊馬是要喚起馬執政黃金八年兩岸和平歷史事實印記,馬相對於蔡在兩岸治理方面更有利於維持兩岸和平穩定關係框架。

其次,侯與馬、賴與蔡兩岸路線還是有些微差異性。侯相對於馬更為本土化、較淡化「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說法,所以提出立基於中華民國憲法之「九二共識」;至於賴與蔡兩岸路線對比,賴的「務實台獨論」在獨立政治光譜呈現,比蔡的「維持現狀」更為貼近台獨激進路線,賴激進主張受到傳統獨派支持更多。蔡英文提出「兩岸互不隸屬論」路線,與前總統李登輝倡議兩岸關係是「特殊國與國關係」有其政治理念延續性,蔡英文擔任國安會諮詢委員為李登輝主政時期,其出身屬於國民黨體系。

但賴清德卻出自黨內新潮流,該派系從主張激進路線「法理台獨」,訴求「公投台獨黨綱」以公投程序建立「台灣共和國」;後轉型到相對溫和路線「務實台獨」,主張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沒有變更國號及宣布獨立必要性。認為台澎金馬以現行憲法國號為中華民國,但主權及治權範圍僅限於台澎金馬,故賴有「中華民國(憲法)災難論」說法。

最後,賴清德宣稱遵循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兩岸路線,利於開拓中間選民支持,達成其「選票極大化」目標。從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政黨候選人競爭過程中,獨派四大老登報呼籲蔡英文不要競選連任,應推舉賴清德與國民黨籍韓國瑜應戰可見一斑。就傳統獨派意識型態、國家認同及國族選擇來說,顯然蔡英文主張「維持現狀」之兩岸路線,並非傳統激進獨派所青睞。

然而,侯友宜在兩岸路線上進行部份切割馬英九說法,在於馬提出「信習論」;相對於賴所提勿存「疑美論」,侯倡議台灣不應成為「強國棋子說」,恐怕侯擔心馬「信習論」說詞將給予民進黨攻擊其「親中賣台」之藉口。侯說詞若未能進行危機處理,可能會導致喪失部份藍營選民支持;而賴「中華民國災難論」失言,則恐損及其中間選民之選票,但卻有凝聚深綠選民作用。

2024年總統大選三方對戰,如同2000年大選也是三組候選人競爭,陳水扁以39.30%當選。而在兩組實力對戰中,民進黨在2008年即使選情非常低迷情況下,謝長廷仍獲得41.55%;2012年蔡英文也獲得將近45.63%。儘管台灣近六成認為應「下架民進黨」完成政黨輪替,但選票卻分屬藍白兩陣營,故可推論此次總統大選選舉必然產生「少數總統」,成為「少數人決定多數人」未來之弔詭邏輯,故選後台灣總統選舉機制有必要參考法國、俄羅斯等國所設計「兩輪」投票制,始能確保總統產生來自絕對多數民意基礎。

(作者柳金財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澄正書院主任,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獨家報導》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