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傳毅:兩岸坦克大決戰?
文/譚傳毅
根據《富士比》雜誌報導,國軍據約有1200輛美制主戰坦克,其中480輛是M-60A3、450輛的CM-11以及250輛的CM-12勇虎戰車。近期台灣最近砸下13億美元向美國採購了108輛新型M-1A2T坦克,以開始汰換部分最老舊的坦克。
易思安的謬誤之一
易思安(Ian Easton)是華府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的研究員,他發表1200輛主戰坦克救台灣論有幾個謬誤之處,切不可輕信易思安的言論,否則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謬誤之一:國軍約有1200輛美制主戰坦克,一旦解放軍登陸灘頭,台灣計畫以坦克反擊,可以獲得優勢。
國防部已經在大台北地區增編一個從金門調來的戰車裝甲第584旅,為因應解放軍可能採取「首戰即決戰」戰略,繞過外島而直接佔領台北市,因此陸軍將駐防金門的裝甲旅移防到新北市林口台地。就是說,超過300輛戰車保護面積272平方公里的台北市,台北市每平方公里都有一輛戰車,全台1200輛戰車已經超過1/4被牽制並吸引在台北市,無暇顧及其他海岸守備。
另外,由於M60A3和勇虎戰車都是50噸的龐然大物,移動速度緩慢,單車最高時速不到50公里,為了適應城市戰,軍方將陸續淘汰履帶式的重型戰車,改採時速達到100公里配備大口徑火炮的雲豹輪型裝甲,以便成為戰場主要火力、並能機動應敵進行巷戰。
據瞭解,陸軍一共有五個裝甲旅,光是台北市就吸收了2個旅(六軍團的542旅和來自金門的584旅),以中部十軍團586旅和南部八軍團564旅來算,平均每個軍團配備大約240輛戰車,主要以M-60A3、勇虎戰車、雲豹和M-113裝甲運兵車為主。不能忘了澎湖還部署了503裝甲旅,但不知陸軍會不會把它也調到本島?
如果澎湖的裝甲旅不會調到本島,平時每個守備區的240輛戰車數量的確很多,到了戰時,戰區所屬戰車一字展開,每公里只能部署1或2輛戰車,這些戰車夠用嗎?還沒有算到預備隊呢,沒有預備隊怎麼進行戰略反攻?宜蘭海灘守備怎麼辦?如果把戰區所屬戰車集中在一起,又可能變成集中毀滅的目標,可真是個兩難!
易思安的謬誤之二
謬誤之二:第一波攻台的解放軍很可能會以輕武裝上陣,開戰第一天,台灣就會在地面佔得優勢。
解放軍第一波攻擊將從視距外攻擊發起線的兩棲攻擊艦以及半潛船釋放出來,例如氣墊船擁有5.8萬馬力、最大航速63節,可運送3輛主戰坦克或者10輛裝甲運輸車。主戰坦克可能是15式輕型坦克,是一個專門用於西藏高海拔崎嶇地形、針對於南方地區的水網稻田,以及海島登陸作戰。
因此,首先搶灘登陸的可不是輕裝士兵,而是專為中國南方特殊地形,以及島嶼登陸作戰設計的15式輕坦克。15式輕坦配備105MM高膛壓線膛炮,炮口初速1500M/S,裝備105MM鎢合金口徑穿甲彈,可以在2千米以外擊穿5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而勇虎戰車正面均質鋼裝甲厚度只有100MM,加上斜度,綜合均質鋼裝甲厚度大約是200MM,面對15式輕坦克的攻擊,特別是攻擊薄弱的側面、背部、頂部(發射末端敏感炮彈),我們實在很難想像其結果。
此外,15式輕坦克防護採用模組化設計,可以加掛大型裝甲模組或變數護甲,能夠抵禦火箭炮和高爆反坦克彈頭的武器。在地形能力方面,15式輕坦克採用液氣懸掛系統,該系統吸收地面的衝擊能量更大,可靈活調整車體高度和縱傾,保證在行駛速度同時,更能適應不同的地形環境。
率先登陸的絕對是15式輕坦克,目標是搶佔攤頭,以利第二波登陸航速達15節的05式兩棲戰車攜帶兵員建立灘頭堡,並向前推進。我們不能忘了還有在後方空降的傘兵,現在解放軍傘兵有能力空降15式輕坦佔以及裝甲運兵車,配合正面登陸部隊前後包抄。這些都是易思安所沒有考慮到的因素。
易思安的謬誤之三
謬誤之三:在解放軍發起兩棲登陸作戰之前,地面部隊可能把坦克藏在沿岸各處。台灣沿岸有許多隧道、洞穴、橋下,飛機庫和空廠房,可能的藏匿處幾乎是無限多。
易思安的看法似乎停留在1944年諾曼地登陸的年代,當時並沒有先進而精準的偵搜與打擊能力。現代偵搜技術手段多樣,包括衛星、無人機等,連北斗系統都具備監視能力,24小時不間斷的監視三軍動態,即時傳送打擊目標位置,戰車躲在哪裡不再是個機密。
在發起兩棲登陸作戰之前,解放軍必然先消滅國軍所有反制登陸的兵力,國軍各類戰車當然是首要打擊目標,這樣才能最小化解放軍登陸部隊所遭受的抵抗。
這涉及兵力分散與集中的問題:集中躲在基地掩體裡面可能的結果是集中被殲滅,但是在分散途中也可能被殲滅,即使抵達隧道、洞穴、橋下,飛機庫和空廠房,也躲不掉先進的偵察與打擊手段,例如察打一體無人機和無人直升機。即使躲過了攻擊,集中點是哪裡?集中之後又如何頂住15式輕坦克?戰車分散是正確的,但是最終還是要集中兵力,才能發揚最大火力。如果堅持不集中,下場可能就是逐個被殲滅。
或許有人說,國軍可以擊落這些無人機。的確,現在反無人機的手段很多,包括無人機打無人機、電子干擾、鐳射攔截、發射飛彈、固定翼飛機或直升機打無人機等。但是我們也別忘了,解放軍在發起兩棲登陸作戰之前,必然要先獲得制海權與制空權。在獲得制海權方面,必然是封鎖海峽以及港口、並癱瘓殲滅所有軍艦,使其無法干擾登陸船團。在爭奪制空權方面,必然是癱瘓機場、殲滅所有戰機、消滅所有雷達站與飛彈陣地,這樣解放軍才能獲得最大的行動自由度。
圖/中國製造的翼龍二型無人機
我們幾乎可以預期,一旦解放軍發起兩棲登陸作戰,國軍戰車部隊只能獨立作戰,幾乎沒有海空支援與掩護。戰車躲起來無法發揮戰力,戰車移動又可能被殲滅,難!
結論
國軍戰車部隊的戰力是有問題的,在M-1A2T到貨之前將無法擋住解放軍,即使新戰車到貨可與15式輕坦克一搏,但能否挨得住空中攻擊還未可知。
兩岸關係不應該建立在軍事對抗基礎之上,因為彼強我弱,無限的軍事競爭絕對會拖垮台灣的綜合國力。
(作者譚傳毅/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本文為國戰會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