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莊嘉宏》總統慰問北京災情 兩岸救災合作不能斷
文/莊嘉宏
「杜蘇芮」颱風輕掃過台灣,颱風登陸中國大陸後,陸續傳出重大災情,並以北京市郊區的「門頭溝區」災情最為嚴重,除河湖水位暴漲外,更誘發山洪,影響區內40萬餘百姓安危。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陸委會及海基會等,皆於第一時間傳達慰問及關懷之意。
兩岸之間雖受台灣海峽阻隔,但無論是梅雨、颱風、寒流,甚至是冬春之交的大陸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卻不曾受到過黑水溝的限制,例如每年的颱風季節,颱風多半是從西北太平洋穿越台灣本島或附近海域,再侵襲大陸東南沿海的福建和廣東等地區,此次「杜蘇芮」颱風甚至深入到相對內陸的北京。
又例如每年5、6月間的梅雨季所帶來的暴雨,則是從大陸華南地區往台灣移動的梅雨鋒面所致。也因此,在氣候預報上,說兩岸互為預警的第一線,其實並不為過。此外,近年來因暖化問題日趨嚴重,世界各地頻頻出現極端的天氣災害,中研院的研究早已指出,隨著全球氣候持續暖化,到本世紀末,侵台颱風降雨強度至少會再增加2.8倍。
另一方面,亦隨著全球暖化,台灣地區過去半個世紀少雨天數明顯減少一半,長此以往,台灣恐怕於每年的春季都會陷入缺水的危機。世界銀行的「全球風險分析」報告曾分析過,台灣是地球上天然災難最為脆弱之地區之一,蓋台灣全島約有73%的土地與人民暴露在天災危險因子之下。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以觀,合理的風險管理係於平時建立舒緩風險機制、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即使發生風險事件,其後果的嚴重性也因此得以降到最低。簡單的說,風和日麗時的風險管理,遠遠比災難來臨時的危機管理來得要緊。
承此,回歸到兩岸互為氣候預報預警的第一線來看,氣候資訊的交換,對彼此的防災、減災工作都非常重要。雖然當前的台海關係相當緊繃,但實際上兩岸之間的海陸交通、人民往來仍屬頻繁,即時觀測資料與天氣預報資訊交流,當然有助於維護空中航班及海上交通的安全,對於在台灣海峽及周圍海域航行作業的船隻也更多一分保障,實為理性且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
有趣的是,2014年2月27日,兩岸其實曾經簽署過《海峽兩岸氣象合作協議》,該協議經行政院函送立法院備查後,於隔年6月24日生效。該協議開宗明義的指出,協議係為保障兩岸人民福祉及生命財產安全,提升兩岸氣象觀測、預報及氣象災害警報能力,促進兩岸氣象合作與發展等而協商簽訂的。
關於合作範圍,該協議第1條明定:「雙方同意進行下列交流合作:(一)氣象業務交流與合作:1.災害性天氣業務合作;2.氣象資料與資訊交換;(二)氣象業務技術交流合作;(三)氣象業務人員交流;(四)雙方同意的其他氣象合作事項。」;該協議第2條,則規定合作事宜包含:(一)氣象業務交流與合作、(二)氣象業務技術交流合作、(三)氣象業務人員交流及(四)雙方同意的其他氣象合作事項等。
其中,值得注意的具體規定如:「就颱風、豪雨、熱浪、寒潮等重大災害性天氣系統,在觀測、監測、預測、預報及警報等方面進行及時、持續通報與溝通。如接獲對方查詢,應儘快給予回應及協助」、「就氣象業務相關規定及制度規範等資訊進行交流;就氣象觀測、監測、預測、預報及警報等資訊與產品,定期進行交換及經驗交流」等有關氣候資訊交換的規定。
又例如「雙方人員每年原則上舉行一次工作業務交流會議,或氣象業務相關研討會,由雙方輪流主辦。積極推動氣象業務人員互訪,進行技術交流以提升業務人員的專業素質」等人員互訪及技術交流的規定,均為前述兩岸間即時觀測資料與天氣預報資訊交流提供了具體明確的法源依據。
為此,筆者特別查閱了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在2022年出版的「氣象業務白皮書」,想一窺兩岸氣象業務交流與合作在當前的實態。令人訝異的,在有法源依據的前提下,內容多達101頁的「氣象業務白皮書」,竟然對中國大陸或兩岸氣象合作等環節隻字未提。
筆者復查閱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網頁中的「新聞稿」及「政府資訊主動公開」欄位,發現不論「對外關係文書」或「公務出國報告」等子欄位,均未提及兩岸近年有何業務交流或人員互訪活動。甚且,在中央氣象局網站所揭露的2017年度起至2023年度止,連續7年的年度施政計畫中,對此亦隻字未提,近幾年似乎處於徒有法源而未具體執行的情況。
雖然「氣象業務白皮書」第15頁中頗引以為傲地指出,國際上目前約有10個自主發展數值模式預報系統的氣象單位,台灣為其中之一。但亦有其他文獻認為「台灣本島及各離島涵蓋幅員有限,觀測區域及資料都明顯不足,受到先天條件的限制,對氣候變遷的研究及趨勢預測,無論是人力或物力始終力有未逮。相對於大陸幅員遼闊,也投入大量人及物力在氣候變遷的宏觀研究上,相對於台灣擅長區域性微觀天氣預報技術,兩岸正好可以截長補短。」
文獻更指出「台灣如果可以直接颱風觀測及預報資料提供大陸;或大陸可以直接把梅雨鋒面觀測資料提供給台灣,對於提升兩岸氣象局對災害性天氣預報準確率,進而減少災情,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都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因此,在氣候預測上,大陸地區收集的數值是否對台灣無關緊要?或者台灣是否因欠缺大陸地區之氣候數值而須另外付出其他成本來彌補可能出現的誤差等等,均應加以理性省視。
反觀前述白皮書第63頁關於「擴大國際合作互助,厚植氣象本土技術」乙節中雖提到,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顯著增加,民眾也逐漸感受到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為減輕氣象災害的衝擊,必須再積極提升我國的氣象科技等語,但在一片高喊「積極與世界交流,與國際接軌」的豪情壯志口號聲中,白皮書的內容似乎同樣沒有將眼光放到中國大陸,在海峽的那一方的土地上,連看都不看一眼…。
筆者雖然不是氣象學專家,但整份「氣象業務白皮書」中有提及歐美,有提及日韓,甚至提及了菲律賓,卻對平均寬度僅180公里的海峽彼岸未置一詞,著實令人費解,亦容易讓人產生懷疑是否真的可信…。
氣候預測關乎人民安全,政治上的緊繃不應成為犧牲人民安全的正當化理據,此次「杜蘇芮」颱風重創中國大陸,蔡總統及政府於第一時間向對岸傳達了慰問及關懷之意,期待在此善意的氛圍下,兩岸在氣象業務交流上,能善用現有法源,重新出現合作與對話的契機。
(作者莊嘉宏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