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周忠菲》布林肯訪中——解讀美國「激烈外交」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6月18日訪問中國。這是今年二月「飛彈打氣球」事件以來,中美外交接觸戛然而止後,雙方對世界釋放的——「好不容易才緩和下來的對話氛圍」。(圖:Shutterstock)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6月18日訪問中國。這是今年二月「飛彈打氣球」事件以來,中美外交接觸戛然而止後,雙方對世界釋放的——「好不容易才緩和下來的對話氛圍」。

文/周忠菲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6月18日訪問中國。這是今年二月「飛彈打氣球」事件以來,中美外交接觸戛然而止後,雙方對世界釋放的——「好不容易才緩和下來的對話氛圍」。

美方發言人用「激烈的競爭關係,激烈的外交」,對布林肯訪問中國進行定位。世界媒體紛紛猜測,布林肯訪中的目的是什麼?是否有助於改善中美關係,是否涉及台灣問題?是否影響兩岸關係走向?如此重大議題,一篇小文,難以囊括,不知其中原委,一介布衣,難解疑雲。不過,就美方拋出「激烈外交」的概念,作為布林肯訪中的「打門錘」,不妨就此舉,做一些解讀。

一、中美接觸與 「激烈外交」

世界經濟下滑,疫情、俄烏戰事,中美關係衝突,世界經歷的劫難一波又一波。拜登執政三年,說話間就來到2024年美國大選的風口浪尖,又愛又驚。本文認為,拜登政府展現出既與中國保持軍事、政治、經濟競爭關係,同時也希望與中國進行合作,特別是在地區經濟發展方面,尋找途徑與方法的意願。這是本週末布林肯訪中前,美國對華政策的整體態勢。

從報導看,美方主管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強調,「美中關係處於關鍵時期」,同時將這次的中美接觸解釋為:「避免陷入潛在的衝突」。這是不否認美中衝突的存在並表示將減少衝突。

總統副助理兼印太事務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則從全球戰略層次表示:「隨著競爭的繼續,從台灣海峽到古巴,中國將會採取一系列挑釁性舉動,我們將予以回擊」。 坎貝爾又說:「中國將繼續成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因此,「我們要管控緊張局勢」。他強調,「激烈的競爭,需要激烈的外交」。對照起來看,兩者的共同點在於以重新接觸為前提,強調在全球和地區事務、雙邊關係方面,中美需要「共管風險」。這對中美關係是一種提升。

二、國際政治格局和區域經濟的變化,加劇中美關係的複雜性、競爭性

擺在眼前的基本問題是,拜登入主白宮以來,以中國為首的亞洲發展中國家,不僅在政治上未屈服於美國地區安全中的霸凌行徑(如東協一些國家,採取的是軟磨而不是硬抗的方式),而且在經濟上,對美國在地區內的種種脅迫,始終未做出美國需要的重大讓步。

這方面以區域經濟合作最為典型。

如2018年,亞太國家將川普政府一夜之間就宣布取消的TPP,更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去年1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開始生效。即使後來出現中國與日本、韓國的衝突,但仍繼續推進。

與川普的獨斷獨行對比,民主黨政府在區域經濟合作方面,也「乏善可陳」。過度對華施壓和中國進行反制,帶來美國在地區經濟合作中「鼻青臉腫」的結果。如TPP問題,為替代CPTPP, 拜登政府去年宣布與13個國家達成「排斥中國」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協定,但在「地區供應鏈倡議」問題上,難以落實。中美貿易戰的結果,也是「灰頭土臉」,不得已,重開中美經貿談判。

拜登政府區域經濟合作方面的負面收穫是明顯的。美國商會、全美製造商協會等30多個團體向拜登政府發公開信,提出「我們越來越擔心,政府提出的談判建議內容和方向,不僅可能無法帶來有意義的戰略和商業成果,還可能危及美國在印太地區及其他地區的貿易和經濟利益」。

當前中美關係的複雜性、競爭性,與國際政治格局和區域經濟的變化相輔相成,美國無視廣大亞太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需求,脫離實際,發號施令,集中打擊中國的對華政策,已難以為續。

三、美國思考如果鞏固在亞洲區域經濟戰略中的地位

與上述亞太地區政治與經濟環境變化相並行的一個現象,是中美兩軍至今仍未恢復對話。不久前香格里拉會議上,中美軍方高層人士僅進行了簡短的寒暄。這個現象說明,中國政府對拜登政府對華政策上,一方面按照美國政治的「例行公事」,有模有樣地宣稱執行「一個中國」政策,一方面又不放棄「以台制中」,保持著極為清醒的認識。去年11月中美峰會巴厘島會晤後,中美防長會談的例證,難以再重演。

國務卿布林肯訪中,也可以解讀為亞洲在中美關係的平穩發展中,將面臨新的機遇。亞洲地區消費市場的復甦,以中國為主要推力的RECP的推進,包括今年11月美國為東道主的APEC的舉行,展現出亞洲市場對資本、技術,人員流動的高度需求,以及氣候、環境與能源方面,這些方面的合作,有望成為推動亞洲地區進步的重要推手。孤立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只能起到擾亂全球經濟和地區經濟的作用,包括美國經濟的受損。

四、結語

美國拋出的,「激烈外交」的概念,有話語包裝,保持「競爭連續性」的考慮。但也說明,拜登政府開始在國際舞台上「重視外交」。打擊中國,不再成為美國民主黨外交得分的首要選項。就美國外交的專業化而言,這是一種進步。外交的斡旋作用,在於減少軍事和政治損失。

拜登任內,除了飽受爭議的俄烏戰爭外,全球與地區地緣政治變化的要點之一,是發展中國家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而由於中美關係受阻,美國在此領域的發言權也嚴重受阻。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領頭羊,中國與西方經濟體有緊密的經貿關係。所以,拜登政府要鞏固的,不僅是中美關係的正常化,還應包括基於中國與亞洲國家之間緊密的經濟關係,即包括地區生產鏈的重新布局,中間產品的進出口貿易,美元與人民幣國際化等在內的區域經濟合作。

也許,大選臨近,導致美國這一困境,被更早地提上議事日程?世界需要什麼樣的國際經貿秩序?望美國要三思。

中美關係,不能再「空穴來風」。

(作者周忠菲為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