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柳金財》賴清德包裝兩岸路線比蔡英文更挑釁

賴清德提出「務實台獨」、兩岸關係是外交國際關係,顯然比蔡英文主張「維持現狀」、兩岸關係非外交關係,更為激進及具挑釁性。(中時資料照)
賴清德提出「務實台獨」、兩岸關係是外交國際關係,顯然比蔡英文主張「維持現狀」、兩岸關係非外交關係,更為激進及具挑釁性。

文/柳金財

民進黨已於日前正式提名現任副總統、黨主席賴清德為總統提名人,賴隨後發表其重要治國理政及生存發展戰略,強調統獨不是議題,定義2024年總統及國會選戰不是和平與戰爭的抉擇。賴清德這一論述,試圖翻轉藍營的兩岸路線主體論述,認為即將而來選舉結果,將是一場選擇戰爭或是和平的抉擇;同時,也試圖破解「選擇民進黨、青年上戰場」之魔咒,尋求選票極大化目標。

民進黨九合一敗選後,賴清德曾宣稱應將「抗中保台」路線,轉向「和平保台」路線,給予外界一種民進黨將調整其僵化兩岸政策;然再經提名總統候選人後,卻將原本「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轉向運用「民主與專制」與大陸對峙。這不僅無法規避兩岸仍陷入兵凶戰危困境,反而因台灣成為美國印太戰略民主同盟,掉入陸方「反台獨、反分裂」之巨大軍事威懾及外交壓制漩渦。

賴清德的兩岸論述往往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雷聲大雨點小」,確實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政策語詞,卻無實質內涵;且習慣混淆概念使用,污名化政治競爭者及政黨。如曾倡議「親中愛台」、「九二共識」等同「一國兩制」及「和平保台」,概念流於空洞化,卻透過政治傳播以訛傳訛,模糊化國民黨與大陸當局在概念語詞及兩岸政策之差異性。

賴清德從一向主張「務實台獨」、「不需要另外宣布獨立」,「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也接受蔡英文所提「中華民國台灣」;現則改宣稱台灣「事實上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加上「事實上」一詞,在此混淆台灣為區域地理名詞與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的分別;甚至最近黨中央幹部公開倡議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賴清德也刻意未澄清。

為尋求蔡英文政治支持,賴清德公開倡議宣稱支持「中華民國台灣」、「維持現狀」、「兩岸互不隸屬論」。顯見,民進黨為營造賴代表參選總統之黨內團結氛圍,及繼承蔡英文路線延續,賴揭櫫遵循蔡兩岸論述大旗:中華民國台灣、維持現狀及「兩岸互不隸屬論」。但實際上,賴清德提出「務實台獨」、兩岸關係是外交國際關係,顯然比蔡英文主張「維持現狀」、兩岸關係非外交關係,更為激進及具挑釁性。

進一步言之,賴清德的政治宣稱及政策論述,名之為以「民主」為主軸,並以「民主團結」、「民主治理」和「民主和平」三大民主行動構成,舖陳其治國理政論述及實踐場域,這三大行動構成皆可延伸至其他國政議題,尤其是兩岸關係戰略、路線及政策。「民主團結」應讓民主成為台灣政黨政治、族群和諧及國族認同之重要資產,如此兩岸政策必須歷經「公共政策低政黨化」過程;「民主治理」則是在兩岸事務及議題治理中鑲嵌民主程序,倡議公民參與在兩岸事務治理的實踐與調和;至於「民主和平」意味著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對外戰略不會或極少與另一個民主國家發生戰爭,如此台灣應發揮民主的「燈塔效應」,引導大陸走向民主化改革及轉型。

這三個行動領域皆與中華民國國家發展戰略及兩岸論述、路線息息相關。無疑的,民進黨在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人選仍陷入膠著難產之際,盡早確定總統提名人及宣傳其治國理政、國際與兩岸路線選擇,有利於取得戰略高地及意識型態、政策及路線之話語權及主導權,此比泛藍政治聯盟先馳得點,佔領公共論壇空間及形塑台灣社會民意。

相較於國民黨至今總統提名人人選仍是曖昧不明,及缺乏清晰治國理政及國際、兩岸路線之倡議,若是泛藍候選人決定太晚,也將會越喪失贏的機遇,如同國民黨於2018年雖贏得地方選舉大勝,本可乘勝追擊,產生「滾雪球效應」,取得2020總統大選勝利。但最終卻無法發揮「地方包圍中央」效應,分裂的國民黨被團結的民進黨所攻克、穿透,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參選,竟也馬失前蹄、功虧一簣。

從既往賴清德聲稱國際與兩岸論述及路線加以檢視,所謂「賴清德路線」政治宣稱流於短促淺層、輕率表象及形式化,往往空有概念倡議,卻欠缺實質政策內涵,刻意扭曲政治及政策概念造成混淆,模糊化既有概念語詞形成一種權力暴虐及壓制。例如擔任台南市長訪美期間,曾主張「親中愛台論」,提出廢除「公投台獨黨綱」不是問題、接受「九二共識」不是問題,關鍵是無法接受等同「九二共識」的「一國兩制」。甚至明言公開表示,支持台灣獨立、定位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

賴清德將「九二共識」加以標籤化,混同為「一國兩制」;為反對「一國兩制」,卻污名化泛藍政治聯盟倡議「九二共識」,果真「九二共識」是「一國兩制」,豈非泛藍政治聯盟都接受「一國兩制」嗎?這無異是「妖魔化」泛藍政治主張,質疑其對國家忠誠度。如此又如何「民主團結」各政黨呢?而民進黨若拒絕「九二共識」,恐無法維繫23項協議運作,又如何引入公民團體參與兩岸事務,進行「民主治理」呢?泛綠質疑泛藍政治聯盟之「親中賣台」行徑,標籤化為「兩岸權貴資本主義」的負面罪惡深淵,雖可為其「抗中保台」路線奠定社會基礎,但如此又如何展現「民主和平」呢?

賴清德主張「務實台獨」,宣稱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沒有必要再宣布台灣獨立。曾主張台灣獨立及定位兩岸是國際關係,顯已偏離蔡英文政府的兩岸政策軌道。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性質一直保持模糊性,儘管宣稱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卻又保持模糊立場不言明「憲法一中」、「一國兩區」的意涵。賴清德此次聲稱延續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論」,甚至主張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納入黨綱。

然而,民進黨黨內所謂「一黨綱兩決議文」,卻存在迥然不同國家願景及目標選擇,例如1991年《公投台獨黨綱》宣稱建立「台灣共和國」,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宣稱承認中華民國,2007年《正常國家決議文》提出台灣正名。若將「兩岸互不隸屬論」納入黨綱,又要保留公投獨立建國,豈非分化年輕國民之國家選擇及國家認同,又如何「民主團結」台灣各政黨、跨族群呢?民進黨在黨綱與決議文間分別揭櫫迥異國家認同及國家選擇,無庸置疑,這將分化及破壞台灣社會民眾國家認同一致性。

當馬訪陸祭祖為台灣創造兩岸和平基礎及平台機制,高喊「九二共識活過來了」、「原汁原味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兩岸維持「和平共識」;但賴清德卻以「九二共識」等同「一國兩制」,混淆兩個概念,前者是涉及兩岸關係性質及兩岸對話協商政治基礎;後者是兩岸統一制度安排,概念完全不同。標籤化「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邏輯上延伸推論污名化主張「九二共識」的泛藍「親中賣台」、受中共統戰伎倆及認知作戰影響。

國民黨首先倡議「九二共識」,後大陸當局也接受此為共同政治基礎,荒謬乖張是國民黨堅持原倡議,卻反被民進黨批評為中共同路人、親中賣台。賴清德誓言明年總統選舉及國會選舉總目標,為讓民進黨同時掌握行政權及立法權,這將是民進黨第三度完全執政,果真如此國會的民主監督因缺乏泛藍及第三勢力的平衡力量,將會是更加助長行政獨裁,難以展現「民主治理」。

無可諱言,倘若蔡英文主張維持現狀、「兩岸互不隸屬論」,皆無法維持兩岸和平穩定及關係嚴重倒退、惡性循環,致圍台鎖台軍事演習規模不斷擴大、外交空間日益被壓縮連斷九個邦交國,及兩岸欠缺對話協商管道無簽署任何協議;這更遑論是賴清德所倡議「務實台獨」、「事實上主權獨立國家」,其所產生政治效應及後遺症不可估量。

當前兩岸欠缺「九二共識」,致兩岸當局陷入戰爭邊緣風險,賴主張「務實台獨」、「台灣不是中國一部份」訴求,所激起兩岸敵意及衝突,將比「維持現狀」更為嚴重巨大。台灣人民應理性深思,當「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中華民國」和平框架保台論述,卻猶如「黃鐘毀棄」般被拋棄如敝屣;而標籤化「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務實台獨」戰爭框架毀台論述,卻如同「瓦釜雷鳴」般大肆宣傳、大行其道,這豈非是招戰自取滅亡乎!

(作者柳金財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