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柳金財》尋求台灣新共識 召開國是會議刻不容緩
文/柳金財
最近前副總統呂秀蓮為文呼籲,將「積極籌備一場超越黨派、族群、宗教和世代的北區民間國是會議」,擬訂於3月19日邀請朝野各界共商國是,後再辦中區和南區以及全國會議,藉由理性民主的方式探索「台灣新共識」,取代「九二共識」,擘繪台灣前途,從「美中共管」的困局脫穎而出。
對於呂副總統卸任後積極推動兩岸和平、捍衛台灣安全、推動婦女人權及凝聚新台灣共識,個人不僅深表敬意,同時也認為召開國是會議,有其必要性及迫切性,尤其在幾近分化、斷裂及欠缺有機連帶台灣社會。
回顧李登輝和陳水扁總統執政期間,分別召開國是會議、國家諮詢會議及經濟發展諮詢會議,邀請社會各界賢達集思廣益、共商國是,經由彙整廣泛民意利益穩固社會基礎及執政根基。然蔡英文總統執政後,並無召開政黨間重大國是會議討論,雖倡議凝聚「台灣共識」,須經民主程序討論過程形成。然而,空有概念語詞的推出,卻無實質內涵,淪為空洞口號,無法具體應用於政治實踐。
尤其民進黨執政後掌握國家機器,實施斷裂式兩岸路線,形成台灣的兩岸政策政黨間相互否定,「九二共識」成為兩黨間政治拔河賽,變成「愛台」與「賣台」的判斷基準。民進黨從認為「九二共識」是虛擬、不存在,到提出不是「唯一選項」,致最終不接受「九二共識」;又標籤化「九二共識」是「一國兩制」,將兩岸協商的「政治前提」等同於兩岸統一制度安排。同時,提出「九二會談精神」、「九二歷史事實」及「九二共同認知」,作為替代方案,反激起兩岸關係倒退及衝突陷入惡性循環。
民進黨無法解決兩岸治理問題及化解兩岸敵意,雖宣稱兩岸應進行「有意義對話」及「建設性對話」,但卻只能由政府對政府對話。當泛藍與大陸接觸及對話時,卻動輒批判國民黨「亂台」、「朝共」及「親中賣台」,標籤化軍事退將為「投降者聯盟」,紅色台商、企業及泛藍政要、親中媒體及宗教、親共學者專家,為「兩岸權貴資本主義」、利益共同體,為在台協力者、受中共認知作戰影響者及在地共鳴者、中共同路人及淪為中共統戰對象卻不自覺;污名化主張兩岸和平發展及促進交流者與合作者,為與中共黨國關聯之利益相關者,指控台灣社會政治勢力,實已遭中共統戰分化、政治收買。
此勢必分化中華民國國家認同,也因認同分歧產生國家利益界定衝突。這與民進黨主席、副總統賴清德所揭櫫「和平保台」目標恐相悖離;既無法恢復兩岸人民健康而有序的交流與合作,持續倡議及推動「抗中保台」路線,無助內部族群團結、及身分與國家認同;同時,更刺激中華民族主義及台灣主體意識衝突。因此,九合一台灣地方選舉後國民黨大勝,加深「綠中央」與「藍地方」的兩岸路線衝突。
整體而論,一個相互標籤化的分裂社會,實欠缺一致性國家認同,政黨對立、族群裂解從而難以建構「台灣共識」。這不利於台灣命運共同體的建構及發展,污名化做法恐將「人民內部矛盾」激化成「敵我之間矛盾」,最終從共同體內部堡壘自行瓦解。
呂前副總統曾倡議「一個中華」及「邦聯」,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框架性創新性思維。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對大陸堅持「九二共識」表達了解與尊重,曾表示世界上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認同「兩岸一家親」;提出兩岸關係有別於國與國間的國際關係。強調不會主動去挑釁大陸的「一個中國框架」及否定「九二共識」,並表明瞭解與尊重「九二共識」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用。
蔡英文總統提出「對岸鄰國論」、「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強調兩岸分治72年形成「中華民國台灣」,顛覆兩岸當局根據「九二共識」模糊主權的做法,也不同於國民黨所持守「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主張,也比前總統李登輝倡議「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兩國論」更為激進。
國民黨完全接受「九二共識」,而台灣民眾黨對於大陸當局堅持「九二共識」表示尊重,皆未以「兩國論」定位兩岸關係,且對兩岸終局抱持「開放性」態度及選項。蔡英文提出重大政策如「兩國論」,也未進行政黨溝通;而卻批判國民黨以「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重啟對話政治基礎,此實在是明顯存在「雙標標準」。
蔡英文總統執政七年,政黨關係及兩岸關係皆呈現惡化狀態,國家認同也出現更嚴重分歧,不是凝聚「台灣共識」,反而是凸顯「台灣分歧」。主政者應主動邀集政黨、社會公民團體及賢達、學者專家,參與「國是會議」;或以公民投票民主程序整合民意,界定兩岸關係究竟是否為「互不隸屬」,是否願意接受「九二共識」,凡此皆可透過公民投票達到凝聚「台灣共識」作用,但卻適得其反造成「共識分歧化」。
就此而論,呂前副總統倡議先召開分區,再集中辦理「國是會議」,對於面臨日益嚴重的政黨對立、社會衝突及國家認同問題,有其迫切性及必要性。執政黨未盡本份,反對黨嚴重失職,前副總統念茲在茲心繫台灣未來,若也能邀請反對黨或民進黨既往政治領袖,無論是邀請前總統馬英九、陳水扁或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現任主席朱立倫及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等代表人物,皆可展現其包容性及整合性,這才是凝聚「台灣新共識」。
(作者柳金財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