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周忠菲》雙十演講:「我是台灣人」及其「動員對抗」效應
文/周忠菲
蔡英文今年發表雙十講話以來,筆者注意到,世界主流媒體表現出少見的沉默,對講話的評估著墨不多。台媒對講話的報導,也有一些「別開生面」的現象,有的媒體加上了顯示緩和的按語:如「期待兩岸邊境解封後恢復交流,蔡英文:願與北京當局尋找雙方可接受維持台海和平」。有的直接引用演說主題,進行報導,如蔡英文: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堅韌之島,韌性國家。但導讀內容就比較強硬,用語如:「演說挑明了近年來,北京當局試圖消滅中華民國台灣主權的作為,已威脅到台海現狀」,演說強調「台灣歷經73年的共同生活所凝聚的強大認同」,指出「島內朝野最大共識,就是捍衛主權以及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強調演講的重音在於:「這一點,我們沒有妥協的空間」。
對民進黨當局玩弄政治,試圖操弄和拉抬選情,拿腔作調,挑起兩岸衝突,台灣社會已議論紛紛。民進黨有意做給美國看,美國也言傳意會,雙十演講,話音剛落,美國議員團就立即訪台,進行造勢。尤其是演說中充滿的自嗨:呼籲北京當局不要誤判,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唯有尊重台灣人民對主權和民主自由的堅持,才是重啟兩岸良性互動的「根」等,這些完全不必要的「氣壯山河」之辭,可以說是民進黨在為自己「上重彩」。從追求的效果看,如果將演說視為民進黨「親美抗中」的「動員對抗」令,似乎並不為過。
演說有不少「鋪墊」部分,「談到疫情,談到世界經濟,談到俄烏戰事,談到社會福利等。值得指出的是,演說收尾處,對演講主旨進行了「畫龍點睛」,宣稱:「我是台灣人,是一種光榮,也是一種驕傲」,大聲宣告:要讓「台灣走向世界」。
眾所周知,裴洛西「硬闖台灣」,是美國國會衝撞中國紅線,對「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這一偽命題的圖謀與嘗試。台灣付出的代價,是「海峽中線的不存在」和解放軍在海峽的軍演,從過去的「警告性」,轉變為常態性。在中美衝突、兩岸衝突呈一觸即發之勢的情況下,「我是台灣人」的演講,如果不是民進黨當局發出的,針對大陸的「動員對抗」,還能是什麼?
美國挑釁中國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手段,已經展現為升級態勢,中國也做出了表態,絕不示弱,更不會手軟。如果美國再一意孤行,挑釁中國,那麼,可能中美雙方將相互召回大使(中國駐美大使秦剛語)。這種情況下,如果民進黨表示,還想回到兩岸關係,仍然希望在維持台海和平中扮演角色,還會有空間嗎?答案是「不可能」。
「我是台灣人」的「自我推理」
就雙十演說中「我是台灣人」的「自我推理」而言,其邏輯有兩個基點,一是認為可以用「台灣民主發展,對中國歷史進行割斷」。這就是演說反復強調的,所謂「中華民國在台灣73年」的言外之意。二是自認為有能力對世界史「引古鑒今」。如將德國歷史進程中的「我是柏林人」,移花接木為「我是台灣人」。選擇的時間點,是在海峽局勢高度緊張的時刻,顯然,這是要傷害和挑釁兩岸關係。
殊不知,這種「東施效顰」的手段,不僅達不到在美中對抗中,挾持全體台灣人民在新冷戰中進行選邊站的目的,反而會讓台灣社會更加覺悟,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民進黨政治集團是在誤判國際形勢,他們這種盲目、囂張、跋扈,只會把台灣帶向地緣衝突的風口浪尖,只會讓台灣安全,成為民進黨謀求繼續執政的「抵押品」。
下面從幾個層次,分析「我是台灣人」在政治上的危險性,以及帶來的地區不安全效應。
其一、「我是台灣人」的危險性在於,經過延伸,可與美國暗中推行的,「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的對台政策,進行銜接。民進黨如果走這一步,意味其甘做外力的「鷹犬」。這與美國印太戰略、美日關係、美日台關係直接相關,將涉及美國對台海衝突「是否介入」,以及「如果美國動用武力干涉,後果是什麼」等重大事態。因此,如果民進黨選擇走向公開宣稱「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公開成為美國的政策工具,此種走向,無疑將驚動國際,驚動台海,觸發戰爭。因此,「我是台灣人」,實際上是顯示,民進黨在地區安全問題上,「溫和地發出威脅」。
目前,美國對民進黨的扶持,主要體現在將台灣與其印太戰略連結。給予台灣某種「似是而非」的「準盟友地位」。與此同時,美國強化了日本在印太戰略中的角色,日本也已經將自己的國家利益防線,從東北亞轉移至印度—太平洋。美國通過加強台灣與美日同盟的安全連結,一方面滿足日本「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領土野心,一方面促使民進黨推行「親美抗中」路線。民進黨在西太平洋搞分裂,在地區安全問題上「攪渾水」,製造地區不穩定,就是扮演美日挑釁中國的大陸的「鷹犬」。
其二、發出「親美抗中」的「動員對抗」令,進一步對兩岸關係進行傷害。裴洛西訪台的後遺症之一,就是民進黨失去在兩岸關係中扮演角色的政治空間。因此,對民進黨當局而言,借用雙十講話,對「台灣已經事實獨立」的政治主張,進行表白,以「台獨」分子的身分,「驕傲地」、「試探地」拋出「我是台灣人」,除了迎合國際反華勢力主張的「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對兩岸關係「叫板」。
蔡英文連任後,在接受BBC專訪時,曾經對「台獨既成事實」與「來自美國的大力支持」,進行了一次「大曝光」。她毫不避諱地說,國際形勢已經變化,我們沒有必要再次宣布自己為「獨立國家」,因為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了。我們稱自己為「中華民國台灣」。
她還對「台獨治理模式」做了進一步的表達。宣稱感謝來自美國的「各種支持」,宣稱「我們有自己治理國家的制度,我們有政府、軍隊和選舉,作為治理基礎」。可見她口中的「我是台灣人」,她拋出的「中國威脅」,與美國暗中支持「一中一台」,是「互為表裡」,相互勾連的。
可見,在海峽的戰與和的問題上,在涉及兩岸人民利益的問題上,民進黨從來是不計後果的。而對外部勢力,則是一副任其差使的模樣,這就是民進黨的本性。
其三,「我是台灣人」,對台灣是禍還是福?民進黨的選舉利益,難道要高於兩岸的「戰與和」?
「我是台灣人」的原版,來自1963年6月26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在柏林牆前的講演中說:「我是一個柏林人」(Ich bin ein Berliner),當時背景,是冷戰下美蘇兩大陣營,對東西歐進行分割。1987年,美國總統雷根來到柏林,再次引用甘迺迪的話,以肯定「民主西德的價值」。同時雷根還說,「每一個站在勃蘭登堡門前的人,都是德國人」。表示美國贊同德國統一。1989年柏林牆開放。
此外,兩年前捷克參院議長到台灣時,為拉台灣進一步加入反共國際陣營,也喊出了「我是台灣人」。不過捷克議長在其後接受採訪時卻表示「捷克團訪問台灣,不違反一中原則。捷克仍盼與中國大陸有良好關係」。
「我是台灣人」的「選邊」效應
現在,經民進黨「引經據典」,斷章取義,拋出的口號是「我是台灣人」,而不是「我是一個台灣人」。很明顯,這是為了方便與其主張的所謂「國家認同」進行「接軌」。與之相應的還有「民主韌性」,「守護台灣」等概念的拋出。民進黨將「台灣的民主」,將「我是台灣人」,統統提高到所謂「國家認同」的層級,帶給台灣的,究竟是禍還是福?
民進黨拉起「我是台灣人」的大旗做「虎皮」,說明民進黨已經預感到島內局勢的發展,有可能出現對自己不利的局面。目前,離台灣縣市長選舉還有40多天的時間,但種種有可能導致民進黨在選舉中失利的苗頭,已經出現。這種情況下,民進黨高喊「我是台灣人」,將會導致台灣社會對「暗獨」或「明獨」的選擇,進行更加明確的「選邊」,從而引發台灣社會的進一步分裂。民進黨激發「台獨」勢力在島內的惡性膨脹,獲得選舉政治效果的「如意算盤」,就有可能實現。
從中美關係看,由於美國完全無視「不干預他國內政」的國際關係原則,中美之間各個方面的衝突,將越來越尖銳。而從美國國家利益看,印太戰略是其影響國際秩序和地區安全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戰略。美國打台灣牌可能出現升級。這種情況下,「我是台灣人」帶來的政治效應,以及民進黨顯示的,對「動員對抗」意向的追求,這些因素與民進黨一貫將自己的政黨利益,凌駕於兩岸的戰與和之上的作風結合,不得不說,雙十演講帶來的,可能是一種十分危險的趨勢。
(作者周忠菲為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