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周忠菲》美國政要走馬燈 欲把台灣「當磨心」
文/周忠菲
8月以來,美台關係的「升溫」與互動,就像打開了高速攝影機。現政要、前政要,接二連三到訪台灣。美國總統拜登在國際上宣稱要「出兵護台」。這些動態,讓人目不暇給。如何看?
目前美國國務院的應對之道,是將有關拜登對台政策引發的爭議,描述為一個「三權分立,相互制約,國務院無力約束國會」,以及總統「習慣性口誤」的「政治語義學」問題。中國政府毫不含糊,尖銳指出,國會就是美國政府的一部分。拜登政府不講國際政治承諾,對中美關係背信棄義。除給予譴責外,中國政府進行了一系列付諸行動的強烈反擊。台海局勢再度緊張。
美國挑起騷亂、台灣埋單
本文提出,換一個角度,可觀察到美國的戰略十分清楚,那就是把台灣「當成磨心」使用,目的是保證美國隨時可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放手行事。美國一向執行擁有解釋權的慣例,照此理解,美國發出的資訊就是,美國挑起的一切騷亂,最終要由台灣「自己埋單」。即:在國際局勢高度不穩定的情況下,要確保台灣繼續按美國的利益運轉,有必要把台灣「當成磨心」來使用。這就是目前美國對台政策的邏輯。
下面從裴洛西「硬闖台灣」,最近蓬佩奧訪台,中間加上拜登宣稱「美國出兵護台」,實現對台「連射三球」,以及三連射分別涉及「政府、軍隊,選舉」三個層次的角度,分析美國將台灣作為磨心的「良苦用意」。
第一球。8月2日,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不顧中國大陸長達4個月的反復勸阻,最終實現「19小時強硬登台」。回美後,面對中方「以硬碰硬」帶來的國際輿論壓力,裴洛西宣稱她「完成了國會賦予的戰略任務」。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可見這一球,已經將美國國會與民進黨執政的「台灣政府」掛鉤。運作目的除了製造地區緊張局勢,九合一選舉之際給民進黨「撐腰打氣」,也試圖通過突破美台交往限制,加大中美衝突,實現加緊把台灣裹挾在中美衝突之間的目的(表面上,美國仍然宣稱,所謂「美國國會派團訪問台灣,並不違反一個中國政策」)。
裴洛西模式隱含的弦外之音還包括,這次裴洛西訪台是民進黨主動邀請的,是民進黨要兌現「兩國論」。此外,裴洛西模式還帶來受美國施壓與哄騙的國家的相繼「跟進」。8月7日,立陶宛交通及通訊部政務次長愛格涅代表團訪台,8月15日,美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梅南德茲率兩黨5名議員訪台,8月22日,美國印第安那州州長侯康安率經貿和學術代表團訪台。日本軍方一直是「中國威脅論」的主要煽動者,而這次同一天訪台的,是日本國會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眾議員古屋圭司和日華懇談會局長、眾議員木原稔等。
8月25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布蕾波恩訪台。8月27日,台灣邦交國的帛琉共和國副總統兼司法部長席嫵杜也率團訪台。8月29日,瓜地馬拉外交部長步卡羅代表團訪台,8月30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杜希代表團訪台。9月7日,美國本屆國會8名跨黨派會眾議員組成最大代表團訪台訪台,9月7日,5名法國國會議員代表團訪台。就「闖台者」而言,他們的「收穫」是從美國得到了所謂「規避誠信與道德風險」的「政治獎勵」。這一球,在美國國會方面,以推動「台灣政策法」達到高點。台灣得到的是什麼?是危險疊加!
第二球,涉及台灣軍事安全。近期,美國總統拜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借助記者提問,以清楚的方式宣稱,美國將對台灣提供安全承諾(主持人:美國男女軍人會在中國侵略台灣時防禦台灣?U.S forces, U.S. men and women will defend Taiwan in the event of a Chinese invasion?拜登回答說:「Yes」。接下來是行政部門出來「開脫」,說是「口誤」,最終對「美國出兵」之說,給予否定)。
台灣許多評論家認為,拜登此舉完全是出於期中選舉的需要,大陸學者中也不乏此看法。許多分析強調,就拜登政府對國際態勢的處理看,到目前為止,美國對俄烏戰事仍執行不出兵、不參戰、不提高戰備級別的戰略原則,這是拜登政府在充分謹慎地評估「美國介入,尤其是武力干涉的後果」。這種觀點還指出,拜登有需要「強硬」的一面。目前大多數美國人陷於各種壓力,對「為台灣而戰」沒有興趣。而美國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援率持續上升,10月比上月再提升3個百分點,達45%。其中,女性支持率從39%上升了10個百分點,達49%。這是間接認可,拜登在「做戲」。
本文認為對「出兵護台」議題的分析,不能簡單對待。按照美國決策程序,「總統的領導力和某些因素,才是真正的關鍵」(2018年美國《國防戰略報告》作者布里奇.科爾語)。因此,拜登「接球」是政治運作,同時還具有操弄台灣軍事安全,對中國進行軍事恫嚇上,威脅和試圖「加碼」的作用。除此之外,拜登還以台灣軍事安全的複雜化為要脅,驅使民進黨繼續將台美關係凌駕於兩岸關係之上,要求民進黨保持與大陸敵對的安全政策不變。
舉兩個例證。一是在拜登展現「出兵護台」方面,他不會一味魯莽的同時,近日,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東京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晤時,除了重申美國對日本的防禦承諾,還公開「譴責」中國大陸在台灣海峽的行動,是「侵略性和不負責任的」,而「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
二是近期美國將邀請南太12島國在華盛頓舉行戰略安全會議,內容包括「指責」中國成為地區安全威脅。其成員中,包括不久前以「副總統兼司法部長率團訪台」的帛琉共和國,而帛琉與台灣是簽有安全協定的。這透露,台灣對美國的戰略價值,已經從西太平洋擴展到南太平洋。台灣的軍事安全處境已經被複雜化。
這種情況下,台灣能不成為磨心嗎?對美國的霸權邏輯而言,信號是清楚的,即美國不會允許台灣保留「站在中美衝突角力線前端」,通過保持「從不挑釁,絕不示弱」的立場(台灣國防部發布的,對解放軍軍事行動的視頻表態),在中美衝突中獲得「平衡空間」。台灣成為「非北約盟國」的代價,難道不是「跟著美國下水嗎」?
蓬佩奧來台煽動「反共抗中」
第三球,涉及選舉,但不限於選舉。9月底,已成為「強弩之末」,被中國斥之為「信譽破產,反華拙劣」的前國務卿蓬佩奧,再次訪台。據台媒報導,活動內容涉及「台灣與全球民主產業鏈」。行程為在高雄停留一天。表面上,這次訪台刻意「低調」,效果似乎也有點「拿錢走人」。當然,蓬佩奧目前在野,手中資源有限,不能在政府和軍隊層面,施展拳腳。但作為有競爭實力的老對手,政治上以反共著稱的前國務卿,此番到台灣「二進宮」,僅僅是為民進黨選舉加碼,為台灣與「全球民主產業鏈理順關係」這麼簡單嗎?
須知,蓬佩奧在卸任前的關鍵時間點,曾發起過川普總統和他本人以在職身分訪問台灣的議題。這是企圖推翻中美框架。「川普訪台」冒險性議題拋出後,引發台灣「外交混亂」。此後,「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就成為蓬佩奧的「政治座右銘」,美國軍方甚至在地圖上「部分實施」。蓬佩奧上次訪台,也因為「捍衛台灣民主國家」有功,被民進黨授予「大勳章」。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進一步釋放「反共抗中」資訊。
因此,蓬佩奧這次訪台,一定與「反共抗中」,與煽動民進黨搞「台獨」,與推行「鋌而走險」的美國對台政策相關聯。雖然還有待進一步的事實證明,但「紙包不住火」。而從美國國家機器的運作看,在將台灣作為磨心,在政策上,民主黨與共和黨具有一致性,這也許正是蓬佩奧要傳遞的信號。
美國政要到台灣「走馬燈」,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從「國家、軍隊、選舉三個層面,連發三連球」的事實,足以說明,拜登政府這一系列政治操弄後面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美國的利益,需要將台灣當作磨心。正如「台北法案」清楚地強調,美國與台灣的關係「需符合美國利益」(第三條第二款、第三款)。美國正在推動的所謂「台灣政策法」,也將在這個套路上運行。
美國兩黨對台政策上冒險趨勢,對國際和兩岸情勢,會有怎樣的影響?兩岸難道不應該警惕,不應該深思,不應該行動嗎?
(作者周忠菲為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