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王崑義》台灣政策法 幫民進黨實現「法理台獨」?

文/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9月14日已經排定審查《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儘管中國大陸一再發出警告,若該法案通過「中美關係將瓦解」,但以近來美國不斷「武裝台灣」、國會議員訪台絡繹於途、「反中」聲浪早已成為美國政壇的主流聲音來看,這項法案通過的可能性極高。而在「中美關係將瓦解」的情況下,台灣不可能更安全,兩岸關係恐怕也會跟著「瓦解」。

《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由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 D-NJ)及共和黨首席議員葛瑞姆(Lindsey Graham, R-SC)聯名提案,內容包括將「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4年內提供台灣45億美元的軍援等。此外,這項法案也將承認台灣為美方的「主要非北約盟友」,以促進雙邊更緊密的軍事和安全鈕帶。

什麼是「主要非北約盟友」?

其中「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簡稱MNNA)是指一系列美國政府指定與美軍有戰略合作關係,但不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主要非北約盟友」不一定與美國有互相協防公約,但其成員皆獲美國授予了「非北約國家」(Member states of NATO)無法獲得的各種軍事和金融優勢。

「主要非北約盟友」的概念首先在1987年創立,美國國會在該年通過了桑姆·努恩(Sam Nunn)修正案,在美國法典第10卷(軍隊)加入2350a段,納入「MNNA」。該段規定美國國防部長在得到美國國務卿同意下,可對「非北約盟友」進行合作研究開發。最初的主要「非北約盟友」包括澳大利亞、埃及、以色列、日本及韓國。

另外,「主要非北約盟友」可以獲得額外的軍事和金融援助,「非北約盟友」可享有北約成員武器輸出控制法案(Arms Export Control Act)的豁免權。同時,該法案亦授權美國總統在通知國會後30天內,將一個國家指定為「主要非北約盟友」。

因此,如果《台灣政策法》通過,台灣做為美國的「主要非北約盟友」,除了未來美國對台軍售更師出有名之外,在配合台灣駐美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之後,台灣不只像是一個「國家」,在美國法律地位上,應該就是一個「國家」。所以《台灣政策法》等於變相幫助民進黨實現「法理台獨」的願望。這也難怪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會警告說,該法案若通過「中美關係將瓦解」。

為何說《台灣政策法》若通過,將幫忙民進黨實現「法理台獨」的願望呢?依照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日前對媒體發言所表露的憂心指出,該法案中有幾點包括「台灣主權」象徵草案裡面,當中有一節明文寫著支持「台灣主權」象徵。如此,若再將「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美國在台協會」(AIT)也變成正式的代表處,AIT處長同樣要由美國國會通過任命,相當於大使或者政治代表地位,這些都是過去《台灣關係法》所沒有的,這就具體象徵「台灣主權」的意義,對大陸來說也是徹底掏空「一中原則」。

戰略模糊轉為戰略清晰

另外,台灣若被美國定位為「主要非北約盟友」,也等於是把過去美國對台的「戰略模糊」的政策,轉化為「戰略清晰」。美國對台灣安全更加支持、介入態度也更加明確,美台關係甚至跳躍式的成為「盟邦」。所以,美國過去在對台安全維護比較處於模糊,該法通過會變成更為清晰,這將成為美國挑釁中國對台政策最大的一把利劍。

在這種情況下,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大陸對台所祭出的「圍島式軍演」警告等於無效,將更加刺激大陸繼續升高對台軍演的程度,兩岸關係儘管沒有瓦解,恐怕真的也要長期處於「地動山搖」的狀態。

雖然,民進黨執政6年並不敢推動「法理台獨」,但是他們心心念念的還是想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所以過去民進黨只要在選舉中打出「芒果乾」,選票自會從天上掉下來。就以這次九合一選舉來看,民進黨的選情跟2018年一樣不被看好,所以,如果有美國通過《台灣政策法》,強化大陸對台軍演,對民進黨來說,絕對是選戰的利多。

然而,這一次恐怕不會只是民進黨想像中的利多狀態,在美國明白承認台灣是「盟邦」之下,美中關係若處於「瓦解」的狀態,過去美中台三角平衡關係必然被打破,大陸很可能就不再顧忌美國的反應,直接動手處理兩岸關係,讓兩岸關係過去以來所建立的「冷和」,很可能轉為「熱戰」。即使這種「熱戰」不一定是真正的戰爭,但是大陸只要透過更激進的政治、經濟戰略手段對台,台海兩岸想要和平相處的願望,恐怕就會一去不復返。

所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依,《台灣政策法》若通過,對台灣是福是禍,恐怕禍會大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