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王崑義》台日大幅增加防衛預算 戰爭能換和平嗎?

解放軍先前稱將「常態」化組織台海方向戰備警巡。

文/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台灣與日本明年度的國防預算均大幅增加,其中台灣下個年度國防預算達到4151億元,增幅約為13%,約為GDP的2.4%;而日本防衛省日前向財務省提出明年度的防衛預算也高達5兆5947億日圓(約合2784億元人民幣、新台幣1兆2332億元),也創下歷史第2高水準。台日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是否是因為「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意圖把雙方的安全防衛綁在一起,不禁令人好奇。

日本自民黨麻生派8月31日在橫濱舉行研習會,會長、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發表演講,對於考慮到台灣可能發生緊急情況時,他說:「無論是沖繩縣的與那國島,還是鹿兒島縣的與論島,如果台灣發生戰爭,這些島嶼不能說是在戰區之外,戰爭很有可能發生」。

台海若開戰,日本就在戰區內?

這又是另一種「台海有事」的說法,也就是日本已經認定「台海若開戰,日本就在戰區內」。所以麻生太郎就說:「加強日本的威懾力是一項緊迫的任務」。他還談到,中國的快速增強軍備:「毫無疑問,在我們周圍,包括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峽,已經可以聞到火藥味」。

日本對於台海有事的憂心,顯然並沒有隨安倍晉三的過世而消失,反而像是一股幽靈還盤旋在日本的政壇。為此,下年度大幅增加防衛預算,顯然也是這股幽靈還在湧動。

一般認為,日本大幅增加防衛預算主要著重兩大項目,一個是因應現代化的資訊戰,強化資訊蒐集以及運用人工智慧(AI)對抗假訊息的能力。另一個是先進武器研發經費大幅增加。例如,日本與英國將聯合研發第六代F-X戰鬥機、研發能夠擊落敵方高超音速飛彈的電磁炮技術、12式陸基反艦飛彈等。

而被防衛省列為第一要務的,是增強從敵人飛彈射程之外進行攻擊的所謂「防區外反擊能力」。依照日媒分析說,這是參照首相岸田文雄先前提出,使日本具備「攻擊敵人基地的能力」這一目標而制定的。尤其是,日本也在考量部署1000枚遠端巡弋飛彈,以增強其對中國大陸的反擊能力,這可能都是日本防衛算大幅增加之因。

兩岸情勢不穩增加預算備戰?

反觀,台灣明年度國防預算大舉增加,增幅12.9%,達4151億元。若再算上增購F-16與「強化海空戰力」兩筆合計1083億元的特別預算,以及非營業特種基金629億元,明年國防開支達到了5863億元台幣。

台灣國防預算大增,媒體就指出問題所在,這些增加的經費並非台灣獲得什麼新型武器,而是美國川普政府末期拋出的軍售已屆付款期限。前幾年,國防部預算成長幅度跟不上美方軍售速度,只好大玩「延遲付款」遊戲;如今蔡政府總算面對現實,讓現有軍購案不致開天窗。至於國軍其他不少落伍的過時裝備,還在苦苦排隊,等候汰舊換新。

但是,蔡政府卻把預算增加,一部份歸咎於因應兩岸情勢,軍機升空、船艦出海頻繁,作業維持費用也增加等,這部份明年度編列1337億元台幣,較今年增加271億元,幅度增加最多達25.4%。

其實,翻開蔡政府2016年上台以後,台灣歷年的國防預算,從2017年編列的3217億元,到2020年的3580億,這兩年兩岸局勢升溫,預算不斷往上加,明年更破4千億元,預算編列4151億元,但在台灣增加軍費的同時,大陸也是連年增加,從2017年的1兆443億元人民幣,增加到今年1兆4504.5億,換算就高達台幣6兆2367億元。這種兩岸都在增加國防預算的情況,看起來頗有軍備競賽的模樣,當然這也是蔡政府採行「抗中保台」所造成的惡果。

其實,和平不必然需要利用戰爭來達成,戰爭之後,也不見得會有和平的情境出現。反而越是挑釁,越得不到和平。這不是詭變,而是事實存在的情形。古羅馬諺語中「想要和平,先準備戰爭」的格言,那是冷兵器時代人類為了跟大自然搏鬥,必須面對「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才需要隨時準備戰鬥。但是,在全球化時代,人類可以藉由互助來達到共存的目的,不必非要戰到你死我活不可。

可惜的是,在各國政客意圖挑起戰爭來壓抑崛起中的大國,使得雖然各國還苦於新冠疫情的肆虐,卻不得不撥出更多的經費與心力來因應可能發生的戰爭。

台灣與日本在美國的鼓動下,政客隨著美國起舞,逼得把大筆預算投入戰爭準備,這是政客的權力遊戲。人類社會何時才能像老子所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何時才能不與天爭,不與地鬥,還給百姓一個和平的時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