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羅慶生:美艦來了 美中台海新默契成形

裴洛西訪台後,美軍2巡洋艦今早通過台灣海峽。(圖:Shutterstock)
裴洛西訪台後,美軍2巡洋艦今早通過台灣海峽。

文/羅慶生

經過20多天的等待後,兩艘美軍巡洋艦終於在8月28日通過台灣海峽,實現了美方在共軍環台軍演後的承諾。大陸國防部雖表態反對並強烈譴責,但沒有過激反應。這表示雙方已在裴洛西訪台後一系列以軍事行動為主的戰略對話中達成妥協。若因而形成新默契,將有助台海穩定。國人不需以美軍來的不是航空母艦及台海中線被抹平,而感到遺憾或焦慮。

先說台海中線。台海中線並沒有國際法地位,而是兩岸對峙下,國軍與共軍在長期對抗下自我克制所形成的默契。國共兩軍雖然敵意仍存,但也不乏相互信任的善意;這是海峽中線所以能長期存在的原因。冷戰時期的美軍與蘇軍,同樣因為長期對抗也出現過類似默契,並進一步文字化而成為條約。那就是1972年由雙方海軍將領簽訂的《防止海上意外協定》。這份協定規定了雙方海上行動應如何自我克制,以避免兩軍過於接近擦槍走火,而引發雙方都不願發生的戰爭。

然而,這份基於「敵意中相互信任的善意」,由軍隊與軍隊簽署的協定,卻被視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信心建立措施」(CBMs)。雙方軍人之間的信任擴散到政客;1975年,美蘇兩大陣營合組的「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正式成立,並簽署了《赫爾辛基最後議定書》,1986年再簽署更進一步的《斯德哥爾摩文件》。歐洲政治氣氛為之丕變,逐漸趨向和解,直到冷戰結束。

海峽中線被抹平很可惜是個逆反過程。兩岸與國共兩軍原本有一定程度的信任與善意,但民進黨執政後宣布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屢次以技術性理由取消台灣農產品進口,政府也在抗中情結下「逢中必反」。兩岸之間愈來愈互不信任,國共兩軍的敵意也愈來愈深,善意愈來愈淡。海峽中線默契被打破因而被擔憂成指標性事件,意味著兩岸趨勢將從和平轉向戰爭。

但從美中競爭的角度看,美軍與共軍在這次互動中似乎在尋求新默契,因為雙方都展現了自我克制。美軍並未在共軍環台軍演時讓雷根號航母靠近台灣,也不是由象徵威懾力的航母通過台灣海峽,這顯現美軍的自我克制。共軍則在美艦通過台海時沒有過激的攔截,只派艦跟監,這是共軍的自我克制。

美軍與共軍原本有CBMs,但在裴洛西訪台後中國取消了戰區領導通話、國防部工作會晤、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會議等3項機制。戰略對話可帶來更多對彼此立場的理解,未來美中是否會產生「敵意中相互信任的善意」,恢復甚至進一步推動兩軍的CBMs還要觀察,但無意戰爭可以確認。

台海和戰原本是兩岸之間的議題,在美中台三角關係被美中競爭情勢拉扯後,已轉向美中關係為主,這或許能使台海情勢獲得進一步管理而有助於和平。台灣因此應注意避免成為麻煩製造者。蔡政府必須嚴肅思考,「逢中必反」的抗中政策也該適時修正了。

(作者羅慶生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本文刊登於中國時報時論廣場,連結:時論廣場》美艦來了 美中台海新默契成形(羅慶生) – 時論廣場 – 言論 (china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