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周忠菲》裴洛西為何不想做「背鍋俠」?
文/周忠菲
裴洛西用接受民進黨的邀請為由,以美國眾議院議長的身分領隊,在8月2日實現了自今年4月以來,她就一直盤算的「執意訪台」一事。裴洛西19個小時的訪台之行,留下的後遺症非常明顯,直接造成中美在軍事、政治、經濟層面的激烈對峙與相互反制,雙方將「以硬碰硬」,謀求最終一決的局勢,正在蔓延。目前,事態控制在政治事件層次,還沒有上升為海峽危機,但中美從戰略對抗到戰略衝突只差一步的這種趨勢,令人揪心。
裴洛西要「硬闖台灣」,與她宣稱的民主政治完全無關,但與其所屬民主黨的政黨利益,與她長期經營的政治大本營國會的利益,才是休戚相關。
今年4月裴洛西亞洲之行暫緩後,她醞釀中的訪台之行,以及可能造成的巨大地緣安全風險,依次被西方媒體和美國智庫評估為「欠考慮的」(英國《金融時報》The Editorial Board, Nancy Pelosi’s ill-conceived visit to Taiwan, The Financial Times, August 2, 2022.),「太危險的」(華盛頓美國戰略與國際中心,葛來儀Bonnie Glaser and Zack Cooper, Nancy Pelosi’s Visit to Taiwan is Too Dangerous,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28, 2022.)和「完全不計後果的(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
此外,今年6月蓋洛普的一項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16項美國主要機構的信心,較上一年進一步下滑。其中,僅有7%的民眾對國會仍然抱有信心,這一資料比上一年下跌了5%。那問題應該歸結與裴洛西個人嗎?歸結於她野心勃勃承擔的,「成為改變大國博弈遊戲規則的嘗試扮演者」這一角色嗎?
裴洛西訪台 將中美推到戰爭邊緣
顯然不是。正如大陸新華社發文所指出,美國國會是美國政府的組成部分,裴洛西的訪台行為侵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侵蝕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基礎,違反中美三個公報,背棄了美國政府對中國政府的承諾。裴洛西的行為,直接突破了美台之間不得有官方往來的美國對華政策底線。裴洛西訪台事件,成為美國企圖改變台海現狀的挑釁之舉。裴洛西訪台一事,直接將中美關係推到戰爭邊緣。
正值世界多事之秋。西方媒體普遍用「裴洛西執意訪台,引爆近25年來最嚴重的一場台海危機」等標題,對中美戰略衝突進行了大肆渲染。現實是,裴洛西「執意訪台」留下的一連串後遺症,將隨著局勢的發展相繼展開。雖然已經形成的中美之間 「相互硬碰硬」,雙方呈現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態勢,目前還看不到緩解的可能,但可以觀察到,事態被冷靜地控制在政治事件的層次。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因此受到危及。
裴洛西已經打道回府。作為一位資深政治人物,裴洛西開始她又一輪長袖善舞。從目前看,她的目標是努力淡化其訪台後遺症,顯示她自己不想做「毀掉中美關係」的「背鍋俠」。
2022年8月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受訪時曾宣稱,國會是獨立的部門,裴洛西訪台完全是個人決定。白宮和五角大廈都無法強行干預。裴洛西回國後,拜登在接受採訪時也搬出所謂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為他本人「有意不行使權力」之嫌,進行辯解。裴洛西則一邊在政壇繼續作秀,展現其政治魅力,一邊就她的台灣之行與白宮進行相互「甩鍋」,與拜登和布林肯進行激烈的「唇槍舌戰」。
美國總統具有最高統帥的身分,歷史上美國總統多次行使原本屬於國會的開戰權。如杜魯門繞過國會介入韓戰,詹森未經國會授權就擴大越南戰爭。此外,美國國家對外政策由行政部門制定,立法機構的議員可以提出議案,但也有責任履行既定的對外政策,行政部門有責任運用資源、發揮動員能力,約束議員,要求他們履行政府對外政策的承諾。如卡特總統在第96屆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時,作為一個相對弱勢的總統,最終也成功地行使外交權力,說服國會放棄不符合政府意圖的參院版本,接受比較有利於實現中美建交的眾院版本。美國法律規定,總統還可以採取簽署行政令的方式,繞過國會而自主行使對外締約權。
拜登對台政策比川普更強硬
拜登行使總統權力,還不滿兩年,他常以「弱總統」示人,這也許是考慮到美國政治的高度複雜,政爭的空前激烈,民主黨內鬥得如火如荼。但涉台方面拜登的政策作風有幾點值得關注:
一、是外界曾普遍認為,民主黨人拜登對台灣的支持將不如共和黨人川普,結果證明,拜登在台灣議題上走得更遠,一些具體做法比川普更加強硬。
二、是拜登個人政治生涯中,雖然長期支持台灣,但始終持審慎立場。2001年小布希政府時,拜登曾投書媒體,主張美國協助台灣維持民主政體,強調這樣做對美國有幫助。但他立場鮮明地表明,美國沒有義務協防台灣。他特別強調,美國總統不應該讓台灣把美國捲入台海戰爭。拜登成為總統後,美國媒體對此很少提及,政治家和政客們也不引用。
三、是入主白宮以來,拜登在台灣問題上總體態勢是磕磕碰碰,遮遮掩掩,但在關鍵問題上,是否協防台灣,始終不鬆口。這次裴洛西訪台,總統沒有發揮所謂權力制衡的作用,也是一例。
所以,裴洛西為何不想做「背鍋俠」?因為實際的決策權力掌握在拜登手上,目前還看不出拜登對她的訪台之行是在「幫正忙,還是幫倒忙」。
(作者周忠菲為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