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羅慶生》習近平延第三任?訊息饑渴與焦慮下的揣測
文/羅慶生(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
中共20大將於年底召開,由於政治局常委換屆,外部媒體有關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三任的揣測不斷,日前還出現無依據的「李上習不下」傳言,顯示外界對中共高層人事異動的關切,尤其中共人事更替攸關台海情勢發展,難免會出現訊息缺乏饑渴與焦慮下的揣測。
的確,中國頂層權力結構即將重組,在當前美、中對抗與中、俄合作的國際環境下,勢必牽動全球競爭格局,世界各國無不關切。然而,在2018年中國人大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後,有關習近平續任問題,在中國就成為議題禁區,不僅不見於媒體,網路相關發帖也在第一時間即被刪除。習近平顯然不希望外界討論這議題,少數知情者應該也被嚴格要求不得外洩。外界無從獲知事件發展,在訊息飢渴下,捕風捉影的故事就很容易被創作出來。
雖然訊息缺乏,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國大陸國情與中共體制、慣例,以即少量被公開的訊息,來合理推論。但這必須基於對大陸與中共的深度理解。同時,要關注「什麼事沒有發生」,而不是「發生什麼事」,才能從反面邏輯推敲出可能發展。
北戴河會議與「民主醞釀」
20大習近平是否延任?如果是,我們看一下什麼事應該會發生。首先,就是話題性十足的北戴河會議。以往會議期間或結束後,都會有政策或人事異動的各種流言蜚語傳出,但今年幾乎沒有。
北戴河是中共中央領導人暑期渡假的地方,有時還會邀請重要或有成就的學者與科學家一同前往,一則慰問其辛勞,二則請益。渡假期間各領導會三五成群的聚會聊天,在輕鬆氣氛下聊聊家常或八卦,有時也會觸及國家大事。這種非正式會議往往能溝通理念,達成共識,因而被泛稱為北戴河會議。人多自然口雜,每年8月上旬的北戴河休假結束,人事異動或鬥爭八卦的消息就會不脛而走。
但今年居然沒有。這很奇怪。難道習近平沒有和其他中共領導人討論任何有關20大的人事?不可能。
習近平對中共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很自豪的,他認為那才是真正的民主,西方的民主只表現在投票那一天,而中國式的民主則貫穿政策或人事形成的整個過程。因此他強調「民主醞釀」,也就是重要議題,事前都要徵詢各方意見,然後才在正式會議中通過。
中共是集體領導,政策與人事決策都要開會決定。對「勇於鬥爭」的中共來說,會議就是鬥爭的場域。中共開會不是一言堂,經常出現爭論,如果不能獲得共識,就投票表決。因而中共各級常委會成員都是單數,票數相等時,由主持會議的書記或總書記決定。決定人事是權力的表徵,人事問題在會前多做溝通,取得共識或多數支持,開會時就不致出現劍拔弩張的爭論,或者表決時意外翻盤的難堪場面。
20大這種大型會議更是如此。黨代表在會議期間是有發言權的,最後一天的中央委員選舉也是不記名投票。雖然經過「民主醞釀」,表決只是形式,但每次都有不依照中央規劃的跑票,多少而已。2,300名黨代表總有人有獨立意志,會議時如果有黨代表上台質疑,或者投票時票數不好看,對習近平的面子都是衝擊。
中共20大的換屆並不只是習近平個人而已,還包括其他常委。中共常委換屆,除了權力重組,還有世代交替的功能。依據16大與18大模式,除了接班總書記及國務院總理已經先入常的特定人選外,其他常委全部換。習近平取消接班人先入常的設計,20大換屆,習若不連任,合理推論除了接總書記或國務院總理者外,其他常委將全換。即便習連任,其他常委也會換。
因此,所謂「李克強接總書記」的說法不符合中共慣例,因為他這世代已經幹了10年,該交班了,必須有「高風亮節」,不能擋下世代接班。「高風亮節」這個詞彙,是16大與18大,新任總書記代表新常委向卸任常委們表達謝意與推崇的專用語,誰死皮賴臉想要留任,就是沒有「高風亮節」,會受到黨員的鄙夷與嘲諷。
讓哪些人上來接常委牽涉權力分配與傳承,習近平必須與其他現任常委與重要領導人討論,省市封疆大吏接常委後的空缺,也必須討論安排。「民主醞釀」過程其實複雜且漫長。但要開好20大,讓雜音減到最低,中共高層自己必須先取得共識,不能有權力鬥爭。北戴河會議一定有討論人事議題,但居然沒有傳出訊息,顯然習要求保密的交代很紮實,而且其他高層領導人對習的安排也滿意,否則只要出現權力鬥爭,就免不了訊息外洩。
要讓中共其他高層領導都滿意,習近平如果堅持留任,是做不到的。對其他常委來說,你可以第三任,為何我們不可以?如果大家都第三任,那下世代就要抗議了,因為這違反世代交替。
因而習近平依慣例交棒的機率,高於延任。事實上,如果習想第三任,另外有件事應該會發生,但並沒有。
習雖然權力穩固,但要尋求第三任,也不是想幹就幹。領導者權力再大,也有他必須遵守的規則。中國歷史上即便是權力頂天的皇帝,也要遵守祖宗家法,否則可能遭群臣抵制。明朝萬曆皇帝為了「立太子」問題和群臣槓上,硬是28年不上朝。群臣也不屈服,皇帝不上朝就不上朝,政務照常推行。
祖宗家法就是慣例,違反慣例需要有個說法,讓大家能夠支持。民國早期大總統袁世凱想當皇帝,就有楊度等人先成立籌安會,推動君主立憲制度。但即便如此,袁稱帝後的反對聲音仍然太大,最後眾叛親離,百日即亡。
習近平若真想延任,需要操作出「萬民擁戴、非習不可」的政治氛圍,並策動基層勸進,如此才能取得合理性與合法性。這需要時間醞釀,去年就該開始有動作,至少放出風聲,試探各方反應。現在既然沒有,以後也就不會有。這表示習本人其實無意延任。西方學者以中國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即推測習近平想第三任,是從西方角度的觀察,誤解了大陸與中共。
20大會議時間是關鍵
無論習近平有沒有第三任,20大選舉後就將揭開底牌。此時猜測無益。但對觀察者來說,距今還有兩個多月,中共訊息如果真的滴水不漏,難道就只能坐等開牌?不然,還有個訊息非常值得注意。
哪一個?會議時間。20大開會時間目前尚未公布,依照慣例,將在9月下旬或前後舉行的政治局會議中決定。也就是一個月後就知道。
會議時間很重要嗎?很重要。雖然中共黨代表大會開會時間並未固定,但同為換屆的16大與18大,時間安排都是11月8日至14日。兩次或許是巧合,三次就成為慣例。中共是否有意形成慣例非常值得觀察。如果是,即意味著中共權力轉移有制度化傾向,以形成可預測性,有助政治穩定。如此習交棒可能性就更高。
但這會出現一個問題。14日大會選出中央委員後,15日將召開20屆第一次中央委員全體會議,以選出政治局常委、總書記,以及中央軍委主席。然而15日當天,G20峰會在峇里島召開,預期習近平將以中國國家主席身分,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
11月15日到16日的G20峰會是早就敲定的,中國也已經同意,應該不會更改。美、中元首會面,也是疫情爆發後首次,全球期待方殷,希望美中對抗因此緩解,共同應對大家都頭痛的通膨問題;習沒理由不去。因此中共如何處理20大會議時間問題就成為關鍵。是提前或者延後,而放棄形成慣例的機會?還是壓縮時間到14日上午結束,14日下午即舉行20屆一中全會改選?如果仍為11月8日至14日,豈不意味著習本人要缺席20屆一中全會或G20峰會?可能嗎?
所以,政治局會議決定20大會議時間,將可看出未來發展的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