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古明章》和平中立保台 抓住2022的機會

中立概念是在1648 年西發利亞條約後所形成,訴求一個國家在平時不結軍事同盟、戰時也不捲入他人紛爭,不是自我解除武裝、也不是放棄主權獨立。(圖/達志影像)
中立概念是在1648 年西發利亞條約後所形成,訴求一個國家在平時不結軍事同盟、戰時也不捲入他人紛爭,不是自我解除武裝、也不是放棄主權獨立。

文/古明章

在烏、俄戰爭未止息之際,前副總統呂秀蓮推動「和平台灣年」運動,她再度提倡台灣要和平中立,主張台灣在美國、中國兩大強權之間,就是要走向中立之路,讓兩邊都不用緊張。呂秀蓮的作法是第一步籌組「和平公義社」,在母親節後的5月14日發起「和平愛台灣大遊行」,並籌辦「民間國是會議」。「民間國是會議」暫定由100個以上非政府組織團體在六都及周邊縣市先舉辦,一個月辦一場,高舉以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心 「三安」為概念,異中求同,彙整綜合意見,於世界人權日12月10日首次召開舉行。

和平的概念廣泛受到支持,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在3月15日發布的民調顯示, 70.2%的受訪者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然而高達77.3%的人也希望兩岸和平往來,主張抗中的只有16.1%,信賴台灣有自我防衛能力的只有34.7%,相信美國會派兵援台只有26.1%。

環顧全世界被廣泛公認的永久中立國,主要是歐洲的瑞士、瑞典、芬蘭、奧地利和愛爾蘭,亞洲的土庫曼和美洲的哥斯大黎加,另外列支敦斯敦、馬爾他和梵諦崗(教廷)等微形國家亦宣布為永久中立國,但在國際上廣泛受到討論的還是瑞士。從過去到現在,台灣一直有人要打造台灣為東方瑞士,在中、美兩強間,保持中立地位。

SWOT分析是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與威脅(threat)的英文首字母縮寫,先認識台灣的優勢與劣勢,繼而剖析成為中立國的機會與威脅。

台灣與中國交往的基本態度,是確保台灣政治民主、自由、社會公義,讓台灣成為全球的民主典範,另外要用正確的方式認識中國,中國大陸是威權政體,但中國也是經濟大幅成長的發展中國家,加上有13億人口,不只是世界工廠,亦是世界市場。但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言,中國仍有6億人收入僅千元人民幣,脫貧改善人民生活,還是中共首要之務,尤其是疫情肆虐下,振興經濟是重中之重。

台灣的優勢在於具有半導體科技,國際肯定台積電等晶片製造商對全球經濟的關鍵作用,台灣半導體產業實力難以超越,也因此在COVID-19疫情大流行及烏、俄戰爭之中,於全球經濟中有一席之地,世界上美、德、日等主要經濟體都要求台灣半導體公司提高產量或前往投資。

台灣的劣勢是資源不足,能源高度仰賴進口,加上地狹人稠,颱風和地震的威脅長期讓台灣處在防災的狀態中,國土的戰略縱深不足,烏克蘭是台灣的十六倍大,台灣雖有海峽的天然屏障,但一旦戰場在本島發生,全台都會捲入戰火。

中立概念是在1648 年西發利亞條約後所形成,訴求一個國家在平時不結軍事同盟、戰時也不捲入他人紛爭,不是自我解除武裝、也不是放棄主權獨立。

各國成為中立國的路徑也不相同,瑞士是國際條約成為中立國、奧地利是由憲法規定中立國地位,二戰後成立的聯合國是雛形的世界政府,中亞土庫曼於1995 年12 月12 日由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承認並支持」其永久中立地位,蒙古國也積極爭取成為中立國,中立國主要是強權的妥協和國際的承認。

台灣要成為中立國,如何能取得國際承認,台灣能不能說服國際強權外,最主要是內部的決心,建立在堅強的「國族意識」,以及毫不畏戰的國防能力,在烏克蘭戰爭之際,各項民調都顯示,台灣占7成以上的人都有不畏戰的決心,中華民國也已經不再是綠營禁忌,朝野都以中華民國國號為目前最大公約數,國族意識在烏克蘭戰爭中更形強化,呂秀蓮要推動民間國是會議,就在於取得台灣人民的新共識,取代「九二共識」。

在2018年以來,美國也以抗中為主要戰略目標,在此國際環境下,台灣要取得和平中立國,美國的態度比中國更重要,台灣自1949年以來,與中共在海峽兩岸對峙,最大的安全保障就是美國,美國應對中國崛起與威脅,拜登總統採取的拜登主義,就是要聯合盟國圍堵中國,而台灣是在這地緣戰略中扮演關鍵角色。台灣要說服美國,台灣的和平中立是外交上中立,不參與軍事同盟和戰爭,但不是一面地倒向中國。

因此在談和平中立前,不是一蹴可幾,前國防部長蔡明憲主張台灣與中國之間除了有台海中線的軍事緩衝區外,也該建立一個台灣、中國、美國、日本四方之間的軍事互信機制,兩岸間方有和平對話的機會。前副總統呂秀蓮自2014年以來推動和平中立愛台灣運動,更早之前另一位美麗島事件要角張俊宏也出書主張「和平-中立的台灣」,張俊宏說,只有台灣中立化,中國大陸民主化,才能共肇世界和平架構。

黨外美麗島世代的兩位民主前輩都希望在統、獨外找尋第三條路,雖然許多人都認為不可能,然而「和平」既然是人類所追求的最高價值,任何主張都不該以輕蔑的言語否定,仍值得各界集思廣益。

(作者古明章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