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羅慶生》美國操作「烏克蘭危機」的戰略邏輯
文/羅慶生
「烏克蘭危機」的發展真是跌宕起伏,牽動世人神經。普丁宣布撤軍後一度緩和的情勢,在拜登堅稱俄羅斯仍可能在未來幾天內入侵後又再度緊張。全球股市先是大漲,又再大跌。難怪網路上有人開玩笑說,如果普丁和拜登事先商量好的話,那麼他們兩人都能在股市大賺一筆。
烏克蘭到底發生什麼事?外部觀察者看得一頭霧水。俄羅斯對烏克蘭有戰略訴求是一回事,但會不會因此發動戰爭是另一回事。美國堅稱俄羅斯即將入侵,連時間表都預告好幾次,但俄羅斯卻說不會打。如果最後沒打,那到底是俄羅斯原本就無意動手,還是美國嚇阻成功?
「烏克蘭危機」真相如何?或許要到日後史家蒐集足夠的解密資料後才有答案。不過美國刻意操作的痕跡明顯。拜登政府預告戰爭時間表、發布情報分析違反國際關係常理。透過媒體大肆渲染將情勢塑造得緊張無比,也似乎別有用心。烏克蘭總統因而多次抗議美國製造緊張氣氛已傷害了烏克蘭經濟。媒體也出現質疑聲音,認為拜登擴大問題是要轉移民眾對其施政不滿的注意力。
真的如此嗎?1997年美國有部黑色喜劇電影《桃色風雲搖擺狗》,由著名的金獎影帝達斯汀•霍夫曼與勞勃•狄尼洛主演,兩人片中的對手戲極為精彩。這部片子描述尋求連任的美國總統因為性騷擾醜聞面臨政治危機,於是找一位好萊塢製片家運用媒體、攝影和特效虛擬出一場美國和阿爾巴尼亞的戰爭,甚至還製造出一位戰爭英雄,以轉移社會焦點。雖然那是場虛擬的戰爭,卻因操弄得當,成功引發話題,提振了總統聲望,連任成功。
拜登政府是在玩「搖擺狗」遊戲?情境的確有些類似,拜登目前聲望低迷,美國也將期中選舉。但美國是法令完善、組織嚴密的成熟大國,官員、議員與智庫學者的政治目標是維持美國強大,而不是總統聲望。如果有選舉利多,應該也是政策外溢的效果。操作「烏克蘭危機」是美國基於國家利益下的一盤大棋,必須從宏觀的戰略角度才能看得清楚。
「烏克蘭危機」與「台海危機」是同個戰略邏輯
要宏觀觀察「烏克蘭危機」,必須把之前的「台海危機」拿來對照,才能看得清楚。因為那是同個戰略邏輯。還記得去年台海危機四伏、戰雲密佈,解放軍戰機天天入侵台灣「空域」,戰爭似乎一觸即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還以台灣雷達圖作封面,左有中共五星旗、右有美國星條旗,並有軍艦、軍機光點,標題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西方媒體紛紛為台灣捏把冷汗,還奇怪為何形勢那麼危險,台灣人卻一點也不緊張。
這危機感和現在戰爭一觸即發的烏克蘭很像,不是嗎?「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讓給烏克蘭了。
但台灣當時真的很危險嗎?中共立場沒變,只是美國一再強調,加上媒體渲染式的報導,才讓外界感到台灣很危險。然而金管會公布2021年外資動向,全年外資淨匯入金額突破200億美元,累計淨匯入餘額達2295.9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顯然下過功夫研究國際情勢的投資機構很清楚,「台海危機」只是被操作的假象,否則不會將資金砸向有戰爭風險的地區。
美國現在操作「烏克蘭危機」模式和去年操作「台海危機」幾乎一樣。一再強調俄羅斯即將動武、媒體大量渲染式的報導…。但烏克蘭真的很危險嗎?政府呼籲在烏克蘭的國人迅速離開,但留學烏克蘭的12名台灣學生沒有一位認為情勢危險,必須要走。或許美國達到操弄危機的目的後烏克蘭就變安全了。像台灣一樣。
這不是嘲諷,而是說要理解美國操作「烏克蘭危機」的目的,要看美國從操作「台海危機」獲得什麼。核心概念是:美國當前的「抗中」戰略是要聯合盟邦,但盟邦有自己的國家利益,如何讓盟邦願意犧牲自己利益當「抗中」馬前卒?
用危機感敲打盟邦。戰略邏輯是:中國對台灣有野心,控制台海後將西出第一島鏈,如此整個西太平洋航運線的安全就會受到衝擊,所以各國必須和美國聯合對抗中國。
有成效嗎?有。美國成功動員了澳洲與日本,讓原本親中或至少不反中的澳洲與日本出台強硬的抗中路線。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與美、英、澳的AUKUS新安全聯盟都順利成立。美國透過操作「台海危機」穩固了西太平洋的戰略形勢,重拾領導地位。
操作「烏克蘭危機」也是相同的戰略邏輯。普丁有恢復「蘇聯」光輝的野心,俄羅斯如果控制烏克蘭,東歐將回復到前蘇聯的陰影下,德、法安全也受威脅,所以各國必須配合美國,一方面抗俄,同時也抗中。東歐小國如立陶宛為何會跳到抗中第一線?背後有特定的戰略脈絡。
有用嗎?有。原本連武器都不願提供給烏克蘭的德國,現在已經考慮派兵。法國外長日前接受媒體訪問表示,為維持台海穩定,已做好採取行動的準備。美國的敲打,初步有效。
美國霸權的困境
美國採用這戰略其實犧牲很大。因為美國被迫放棄了最有利的「聯俄制中」策略,讓俄羅斯與中國成為緊密的戰略合作者。「中國+俄羅斯」的聯盟實力,長期可能超過「美國+」。但美國如果不這麼做,盟邦不會配合「抗中」。美國霸權已衰,盟邦已不像以前那麼聽話。
最明顯徵兆,就是抵制北京冬奧失敗。「外交抵制」已經是最弱的抵制,只要求國家領導人不要去北京捧場,選手仍如常的參加比賽,結果卻只有英國、澳洲、加拿大、丹麥與立陶宛等5國表態支持。紐西蘭、日本等8國雖宣稱不去,但也不承認是「外交抵制」。法國直接拒絕抵制,不過只派體育部長參加,多少給美國留點面子。波蘭總統、塞爾維亞總統、盧森堡大公、摩納哥親王與波黑部長會議主席等5位歐洲國家元首則參加開幕式。美國不再能一呼百諾,對上任之初宣稱「美國回來了」的拜登來說,真有點情何以堪。
美國面臨的問題是國家實力弱化,能運用的籌碼愈來愈少。中國有「一帶一路」倡議對外讓利以建立影響力。拜登雖提出「重建更美好倡議」(Build Back Better Initiative)制衡,但國債超過30兆美元的美國在升息壓力下,恐怕拿不出什麼能吸引人的利多。軍事實力雖仍大幅超過中國,但「喀布爾撤退」太難看的尷尬,讓美國現在很難對外用兵。戰略工具箱中最有效的經濟與軍事力已經生鏽。
這是美國霸權的困境,美國戰略家的難題。美國硬權力弱化,只能拚民主價值觀的軟權力。拜登召開「民主峰會」,看起來效果不錯,但軟權力是吸引力,不像硬權力是強制力。而且中國的反擊也不弱,《中俄聯合宣言》通篇強調的就是民主有各種形態,不是只有美國一種,也不是美國說了算。這些話當然西方各老牌民主國家聽不進去,但民主仍在實習階段的新興國家聽起來卻還順耳。
對「烏克蘭危機」的戰略操作其實相當巧妙,不失為困境下的傑作。美國同行畢竟還是有兩把刷子。但德、法可不像日、澳那麼好搞,美國是否能重振在歐洲的領導力,還要再觀察。
(作者羅慶生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