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古明章》世界客家博覽會可為兩岸關係融冰

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記者會用普通話、閩南語和客家話三聲道向台灣民眾拜年,並表達希望有機會來台灣和客家鄉親面對面交流,尤其是用客家話交流,自家人講自家話。(圖/人民網)
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記者會用普通話、閩南語和客家話三聲道向台灣民眾拜年,並表達希望有機會來台灣和客家鄉親面對面交流,尤其是用客家話交流,自家人講自家話。

文/古明章

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記者會用普通話、閩南語和客家話三聲道向台灣民眾拜年,強調閩、客語都是漢語方言,她說,自己是廣東梅州的客家人,她講的客家話,台灣桃園、新竹、苗栗、屏東、高雄美濃的客家人都聽得懂,接著大秀客家話表示,「我希望有機會去台灣,和桃園、新竹、苗栗、屏東、美濃的客家鄉親面對面交流,尤其是用客家話交流,自家人講自家話。

陸委會則回應指出,台灣社會具有豐富多元族群文化特色,客家文化的核心,在於忠義團結、開拓進取等精神,在台的客家人與其他族群經過長期的努力打拚與付出,共同創造了自由民主多元的台灣社會,歡迎於適當時機訪台。

緩和政治衝突 客家扮演中道力量

朱鳳蓮在回覆記者提問時,提到台灣去年通過的《國家語言發展法》存有「去中國化」的目的,並不恰當,被客委會與客籍立委賴香伶炮轟,表達客家話已是我國的「國家語言」之一,不是方言,顯示台灣尊重及保障每一個族群保有自己的語言及文化,每一個族群都可以大聲說出自己的母語。

朱鳳蓮還能講流利客家話,代表中國的客語教育算成功,但客語在台灣已進入加護病房,此時提升為國家語言有其必要性,民進黨政府在爭取客家選民支持上可說是不遺餘力,倒是近來一項政策才有「去中國化」的影子,馬英九時代將農曆正月二十日「天穿日」訂為全國客家日,天穿日源於中國古老神話女媧補天,客家俗諺「有做沒做,尞到天穿過」,講述客家人農曆年過到天穿日才算完全結束,而天穿日要放下工作,讓大地休養,2010年起客委會也將這天定為「全國客家日」,日前則被民進黨政府宣布今年起全國客家日改為「還我母語」運動的12月28日,理由是天穿日流行在北部桃竹苗客家地區,南部六堆客家人沒有休天穿日的習俗。

1988年12月28日客家人首度走上街頭,向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怒吼,才有後來廣電媒體開設常態化客家話節目、學校教授客家話,而將全國客家日改訂為「還我母語運動日」,喚起民眾記起當年國民黨政府如何打壓母語之惡。

至於農曆7月20日是義民節,雖也是客家庄大日子,代表台灣客家人尊崇的「義民爺」,但以客家人為主體的義民軍,當年作戰的對象就是福佬(閩南)族群的清治時期民變領袖林爽文,義民爺信仰中,仍隱然存在閩客情結。

台灣政黨政治中,國民黨因為歷史,常由大陸來台的外省菁英領導,而出身草根的民進黨是以福佬人為骨幹,客家人在藍綠政黨競爭中,反而經常扮演中道的力量,緩和政治衝突。

客家文化交流 有助兩岸逐步融冰

客家話腔調多,光台灣目前就有四縣腔(高屏六堆地區又分出南四縣腔)、海陸腔,和人數較少的大埔、饒平和詔安腔,民、共交手,客家人的朱鳳蓮表達要來台灣各地和客家鄉親交流,客委會副主委鍾孔炤回擊,雖然講的和大部分台灣客家人使用的四縣腔相同,但聽得懂不代表就是一家人,這是中國的心戰喊話,不脫「兩岸一家親」的基調。

然而要讓兩岸情勢融冰,朱訪台適當時機,客家委員會給出答案,明年客委會將與桃園市政府共同舉辦「第一屆世界客家博覽會」,預計將在2023年8月11日至10月15日在桃園舉行,期望藉此將台灣定錨為「全球客家文化新都」。客委會歡迎朱鳳蓮先拋下成見與意識形態,親自來台灣走一趟,感受不一樣的客家文化,感受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但相對的,台灣也應以禮相待。

據客委會調查,台灣約有450多萬的客家人,幾乎各縣市都有分布,以桃竹苗和高屏六堆地區最集中,其次中部則有台中豐原、東勢、雲林崙背和東部的花蓮、台東,中國大陸推估5000多萬客家人,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10餘個省(市、自治區)的 180多個縣(市),廣東省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約佔到廣東在地族群的三分之一,其次是福建(閩西) 、江西(贛南)和廣西等地,台灣客家人主要來自於廣東和福建。

另外港澳、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也有許多客家人,客家人也散居在世界各大洲,客家話在南美小國蘇利南還是國家法定語言之一,由於客家文化具有全球化的特性,突破了空間與時間,成為全球文化的重要一環,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近半世紀成為全球客家人的重要活動,近年來中國大陸也積極爭取主導權。

中央與地方合作斥資15億,桃園明年將舉辦第一屆世界客家博覽會,世客博原定在今年(2022年)舉行,考量新冠病毒疫情尚未平息,不易爭取外國遊客到訪,延至明年舉行,桃園市是客家第一庄,客家人口近90萬人,而朱鳳蓮出身自中國有世界客都之稱的廣東梅州,梅州與桃園具有的文化共通性,是來訪的最佳時機。

蔡英文總統在2022年的元旦談話中表示:「軍事絕對不是解決兩岸分歧的選項。軍事衝突將衝擊經濟穩定。各自努力照顧好人民的生活,安定社會民心,兩岸才會有空間和氛圍,以和平的方式,共同面對問題、共同尋求解方,這也會讓區域的緊張情勢有所緩解。」。

當前中共對台政策亦是「融合發展」,希望可以促進兩岸交往溝通及「心靈契合」。通過兩岸文化、教育等各領域交流,以心相交、尊重差異、增進理解,求同存異。

而在選戰中打出「客家妹」的蔡英文也說過,過去客家人挺客家妹,現在客家妹做總統,也會挺客家人,支持客家文化和歷史的保存及發展,把客家的產業振興起來,讓台灣的客家文化成為最珍貴資產。如果朱女士這位梅州的客家妹能到訪,與台灣的客家妹話家常,相信有助於兩岸關係的融冰。

(作者古明章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