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王崑義》釋放美軍訓練國軍消息…美國在打資訊戰?

文/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這個10月雖然兩岸都有「國慶節」,但是兩邊卻都不平靜。自10月1日起連續5天,解放軍總共出動150架次戰機飛入台灣西南空域,尤其4日一天就出動多達56架次,規模已經創下紀錄。

美方為了反制中國的戰機操作,似乎也刻意透過《華爾街日報》報導,由美國官員透露約有20幾名美國特種作戰部和支援部隊的成員,正在為台灣陸軍小分隊及海軍陸戰隊進行訓練,並且至少已經進行了一年的軍事訓練。

這項報導宣稱,2020年10月便有一批美軍陸戰隊抵台,並連續一個月在台灣南部高雄左營軍區教授海軍陸戰隊、兩棲特勤中隊有關突擊舟、快艇滲透等作戰課程,而且該項軍事安全合作已有先例。

美軍訓練國軍其來有自

事實上,從川普政府後期開始,五角大廈就已持續對台灣派駐「小規模的現役軍事教官團」,包括數十名現役的特種部隊教官,以及由美軍陸戰隊專門針對國軍操舟攻擊的合作訓練,主要合作項目為特種作戰與兩棲任務。

該報導立即在台灣引發高度關注,但是美方擔心這項爆料會被越苗越黑,所以由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薩普樂(John Supple)回應說:「我對具體的行動、作戰或訓練沒有任何評論。但我想強調的是我們對台灣的支持以及與台灣的防務關係,與中國目前構成的威脅保持吻合。」

薩普樂的回應不是避重就輕,就是繼續採取「戰略模糊」的策略。他還反將中國一軍,宣稱「中國加大對台灣和其他盟友與夥伴進行恐嚇與施壓的努力,包括在台灣、東海和南海附近增加軍事活動,我們認為這些活動破壞穩定,增加誤判風險,美國對印太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有著持久的利益」,他還敦促北京信守和平解決海峽兩岸分歧的承諾,這是三個聯合公報中所闡明的。

至於,蔡英文及台灣國防部對此事都拒絕評論,台灣國防部只表示所有軍事交流都是按照年度計畫進行的。

其實,美國軍事交流其來有自,2019年2月駐關島美軍主動發佈台灣空軍現役軍官著制式以及有軍階的迷彩軍服,赴關島參與「太平洋防衛者2019」(Pacific Defender 19)交流的消息與照片,不僅讓以往在軍事交流中被視為禁忌的國軍制式軍服正式入鏡,也替國軍觀摩美軍主辦的多國聯合演習創造先例。雖然照片與圖說疑似因中國抗議被撤除,但這無法改變此一先例已被創造的事實。

2021年1月台灣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曾透露,目前台美聯合演訓都以小部隊為主,未來規模上會增加,且是更有實質意義的聯合操演,並包含海空兵力的實質操演,但不會參加如「環太平洋軍演」或是「紅旗軍演」等大張旗鼓之類的演習。

美眾院邀國軍參加環太軍演

雖然蘇紫雲說國軍不會參加環太軍演,但是美國眾議院今年9月22日在通過「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FY 2022 NDAA)」裡,就明白建議美國國防部應邀請台灣參加2022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這項軍演被稱為「全球最大的國際海上軍事演習」,由美國每2年邀集各國舉辦1次,陣容相當浩大。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對美國眾議院的建議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抨擊美國鼓吹台美軍事聯繫「是在玩火」,他還宣稱台灣牽涉中國核心利益,屬中國內政。吳並以「保護眼睛」為比喻,稱中方眼中「容不下沙子」,隔空嗆美「敢在台灣問題上挑戰中方的底線,中國解放軍絕不答應」。

而在美中較量的聲音越來越大之際,中國從10月1日國慶連假開始把戰機更加頻繁的飛入台灣西南空域,明白的展示「戰機直接對台、間接對美」的策略。從1958年金門危機開始,毛澤東就在台海使用一種策略,即「直接砲擊蔣艦、間接對付美艦」。所以,當時台海雖然因為大陸砲擊金門,顯得砲聲隆隆,但是在美國的介入之下,每次的危機並沒有升高到戰爭的階段。

而這一次在中國戰機屢創記錄的飛入台灣西南空域,美國在阿富汗大撤退之後,由於引發國內外的批評,所以並不敢對解放軍使用軍事動作反制,因此,刻意洩露美軍協助訓練國軍的消息,是否是美國一種反制中國的資訊戰,應該是,也不是。

過去的戰爭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在戰爭牽涉的層面太廣,武器的毀滅性也太大,所以改採「兵馬未動、資訊先發」未嘗不是一種「以戰止戰」的戰略。因此,包括邀國軍參加2022的環太軍演、美軍訓練國軍等消息的釋放,可以說是一種資訊戰、輿論戰,更是一種「認知戰」,讓美中台三方的項莊舞劍,都只能意在三方的「紅線」之外,避免真正釀起不可收拾的戰火,這應該也是台海無戰事最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