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王超群》人人都該有面統獨照妖鏡

國戰會論壇》人人都該有面統獨照妖鏡

文/王超群

近期隨著國民黨主席選舉的逼近,統獨議題又再浮上檯面,估計在即將舉辦的候選人辯論中,必成相互攻防焦點;但是歷來不同政黨、政客,對於此一選戰中經常可見的操弄性議題,大多視之為選票提款機,罕有能真正說服彼此。如果說要跨越海峽,說服兩岸人民,更是難上加難!

過去即使是馬英九時期,被北京稱為兩岸政策「定海神針」的「九二共識」,近來因蔡英文長期執政,導致典範漂移、定義重塑,甚至連「共識」與否也被放大檢視。

所以,與其說有一套兩岸間顛撲不破的關係真理,不如說隨著情勢演變,統獨議題講究的是「動態平衡」。更進一步,關切兩岸關係的所有人,都應建構屬於自己的最佳判準,以這把量尺用以檢視檯面上的各類兩岸論述,心中自成明鏡。

依照一般標準:首先是先台灣,再大陸(沒有放棄大陸);老百姓優先於執政者。其次是保持目前的政治體制與社會制度;第三是個人必須有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與自由;第四是,當下的理性思辨必須先於感性的血緣認同。更直白地說,如果因為父母先祖的血緣而「被迫」接受中共統治,恐怕是許多台灣人不願的事。

第五是對中國的未來存有期待,能明白當下的大陸體制不必然是永遠的體制。最後是,不將與我相左主張的人,視為敵人。如願意設身處地去理解對方,不必將任一政治主張看成絕對,始終能夠解放思想,看到其他的機會與可能。一切政治作為的目的是人民的福祉,而不是政權的維穩。

如何評斷統獨標準

舉例來說,台獨基本教義派力挺的副總統賴清德,最有名的就是他「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說法;他在2019年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有一套論述,大意是:我們要站民主這一方,對抗共產。併吞是中國主動,如果台灣主張統一,或與對岸簽和平協議,則軍事失衡,反而影響和平;「台灣前途決議文」所說,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未來的命運要由兩千三百萬人共同決定。

賴清德還說,他這套論述對國內說,也對台商說;他主張對話取代對談,交流取代圍堵,以交流打開理解諒解,將民主帶到中國。

這番話是賴清德目前為止,最清楚的兩岸立場表態。無疑地,蔡英文之後,賴清德勢必是2024競逐總統的熱門人物。也會是國民黨的主要對手。

如果以的判準來衡量賴清德,可以發現:

一,賴清德的論述是先台灣,但卻沒有了大陸。換言之,在賴清德的地圖中,這個國家可以叫中華民國,但並不是憲法意義的那個國家,而是與中國大陸平行的另一個新國家。中國不該「併吞」台灣。

二,賴清德認為,台灣自恃站在民主陣營一方,所以可以對抗共產,也必須對抗共產。換言之,賴清德即使否認抗中,但無意嚴格區別「中國」和「中共」;在兩者可能混淆的情況下,他不排斥「抗共產」被「抗中國」所含括。

三,用民主當防禦,也用民主當武器。他希望民主進到中國大陸。

四,那麼,就要問,中共能不能接受賴清德這樣的立場呢?如果不能,則賴所言的「交流」、「理解」、「對話」,則對象為何?那不過是陳義過高的口頭宣示罷了。

用此例說明,政治人物的表述,是必須以客觀的標準檢視。有些說法禁不起檢視,這不必民調數據,而是要嚴謹的邏輯。

國民黨的標準又如何

再舉另一例。最近網路視頻上某政論節目,以不久前以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主持的一場兩岸關係論壇為標的,論者逐一點評到場的主席擬參選人,包括趙少康、朱立倫、張亞中和代表現任主席江啟臣的左正東。

一般,論者質疑朱立倫主張兩岸政策以憲法和黨綱為依歸,卻不敢明言「統一」;對此,其實可知該論者他的「統一」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相信這是台灣多數人都不能接受的。節目中評論者嘲笑朱立倫聽到統一嚇壞了,不斷跳針說要以「和平」為目標。

那麼,就可以既看穿了這種以「北京優先」為其評論的立場,又同步明白:朱立倫欲以中性、不出錯的「和平」規避尖銳的表態。論述者直指朱立倫的和平與馬英九一樣是「拖統派」但沒有說明,為什麼不能是「拖統派」?他直接站到了急統的一方。

至於趙少康所說「台獨做不到,統一無條件」;論者說,台獨、和平統一無條件,武統早就是條件俱足,只待發動;還挖苦趙,說他的「經濟靠大陸、軍事靠美國」論調,大陸不會讓你靠大陸賺錢,再向美國買武器拒統。這是代替了北京發言。

趙少康沒有選成黨主席,不過仍可能是2024的競逐者。在這種立論者眼中,趙少康也不過是只要大陸讓利,卻不思真正促統的「華獨」。

如果以這種的標準,江啟臣根本等同台獨;而張亞中,該節目論者最肯定,但他只截取張亞中批判其他人的一段,說國民黨大咖都只唱和平論卻沒有和平的方法。言下之意張亞中的和平才是可企及的,只是,這樣的和平、統一,和投降有什麼差異?

我們注意到民進黨內部正就「修憲」逐步改動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之所以舉賴清德為例,只是要以其口頭表述與民進黨實際動作相互參照,即可知悉所謂「新而獨立」的國家,正在寸進。

至於以北京立場所作的論述,只要吾人有屬於自己的檢視標準,就可洞察此絕不是我們的立場。用這套標準審視(國民黨人),充其量用來當作瞭解北京思路的參考,與國人相去甚遠。

總之,檢視統獨論述的最佳標準,就是一套經過嚴謹邏輯推理、長期正確蒐集而來的資訊,以及綜合理性和感性所建構的「自己的標準」;台灣人因為統獨、因為選舉操弄,已經裂解為認同碎片化的多元群體,但統獨和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密不可分。人人都該臚列出自己的判準。只要經過思索,理路通透,則照妖鏡乃照向所有針對統獨發言的各路人馬。人各有志,卻也無所遁形。

(作者王超群為資深媒體人,本文為國戰會專稿,授權匯流新聞網與洞傳媒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