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王超群》國民黨如何抓住網路世代?
王超群(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
國民黨主席選戰白熱化,江啟臣和朱立倫各擅勝場,朱提出了改變的三項做法,又在高雄重申恢復兩岸交流平台,強調「領導力」;現任主席江啟臣則面對對手批評弱項,不僅頻頻接受專訪,也在與美國學者視訊會中,剖陳對美與兩岸工作的弱點,兩位主要競逐者都展現積極爭取認同的雄圖。
此外,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提出「戰鬥藍」概念,更得到兩位主要競逐者支持呼應,各方共識就是做到「君子之爭」。
網路世代如何形成決策
朱立倫倡議成立民調中心、黨線上組織化和培訓青年儲備主管,固然重要但仍嫌不足;進一步應思考當前仍關切國民黨前途的泛藍人士,如何以群組或社交軟體將意見上達黨中央,進而形成黨的決策。
也就是說,國民黨人有一種迷思,總認為網路是年輕人的玩意兒,所以這類議題,往往動用青年部出面回應,不外乎說明當前早就有網路群組,臉書粉絲等等,但是,網路世代的特質是敢於挑戰、透明公開、創新和變化,而不是形式上的使用網路工具。
舉例來說,黨的中常委能否有專人定期篩選基層黨員意見以上達或群議。這不但是廣義的民意蒐集也是賦予中常會功能的積極作為,更是所謂線上黨組織的一種具體意義。
黨組織線上化,不是在發孝親圖、早安卡,而是讓社群網路扮演現代角色,只有黨員和關心者的意見得以伸張、擴大,具有影響力,甚至改變黨的走向,黨員和支持者才有參與感,才會關心黨。民調只是數據,貼近人心才能解讀。
朱的培訓青年之議則與江的兩岸與國際路線相關。換言之,國民黨的支持度問題,與藍綠統獨意識型態密不可分;凡國民黨領導人,必須對此有明確表態和論述。只有重新理順思路,建構贏得青年認同的價值觀,才能在青年群體中得到支持。
簡單說,青年世代和傳統國民黨支持者的兩岸觀,顯有差別,雖然不是一刀切,卻不能不敏銳地看出其中變化。領導人允諾提供訓練、分發崗位的前提是,確有青年人才願意投身效力,如果壓根兒就不能認同國民黨的兩岸論述,談什麼訓練?
朱立倫在高雄重申恢復兩岸交流平台,但卻沒有說清楚,當中國大陸拒絕再默認「一中各表」,甚至對向來友善的台灣藝人小s都大加撻伐,只因為她沒有明白迎向「統一」,沒有明顯「反對台獨」,這樣一竿子將「非統派」全都劃歸「台獨」,兩岸交流還有明天嗎?
美國既是我們甩脫不了的龐大影響力,「中國」和「中共」又該怎樣在青年族群中讓他們明辨不同;過去強調血脈、淵源的主張,還能不能在新世代中得到認同?這是不能迴避的議題,也是國民黨「戰鬥力」之所繫。
最重要的是,台灣青年人心如果和大陸「小粉紅」對撞,就不能只是怨怪綠營多年來的課綱洗腦,而必須在鋼索上找到最大公約數,「中華民國」如果國民黨不能撐持則公約數不存,對撞的結果誰人得利?
國民黨人到現在沒有面對一個事實:當外界客觀環境已經改變,兩岸論述又如何一成不變?當美中競爭的大格局已經籠罩,則國民黨主席又如何能從執政的蔡政府一路親美不惜跪舔的路徑裡走出新路?
中國官媒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此前曾吹響號角,稱時下青少年醉心沉迷網遊,是「精神鴉片」,直接點名騰訊、網易,許多遊戲股價應聲重挫,有趣的是,這些企業非但沒有發動公關作為救急應對,反而支持力挺官方的「整改」;另一方面,中共這次出手竟然得到大陸廣大家長的擁戴,紛紛稱頌是「德政」。中共「德政」台灣不見得認同
這個小事例值得吾人見微知著,進一步深思。
首先,這反映出中國大陸「舉國體制」完全實現了「東西南北中,黨管一切」,單就這點,就是和台灣完全不同的面貌;其次,不論兩岸,沉迷網遊的未成年人不知凡幾,影響視力、健康比比皆是,這幾乎是跨越國界地域的社會問題,說明兩岸之間雷同近似的共同議題,其實存在,只是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應對。
那麼,到底是一個家父長式、無所不管的權威力量,直接介入打壓,甚至不惜犧牲龐大的經濟利益,來得比較實際呢?抑或是放任自由市場經濟的法則,將約制和管理的責任,放在個別父母身上,來得更為良善呢?中國和台灣、或更具體來說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有沒有可能著眼於下一代,而由這樣的共同存在、一樣困擾,只是社會和政治、文化背景不同,方法不一的經驗再重新交流起呢?
或許上述的想法是異想天開。但卻不能說不是一種實實在在想解決(共同)問題的積極作為。
最大的不同是,台灣公共事務的一切都與「選票」有關,向不討人喜歡的議題開刀,也許「良醫」不成反為「烈士」;大陸就沒有這層顧慮。更直白地說,國民黨既人想籠絡青年族群,掌握選票,則「網路世界」的遊戲規則和精神狀態毋寧才是核心。
現在看起來,國民黨這次主席選舉雖有兩強相爭,但路數還是見見宗教界啦,看看工商界啦,全台走透透啦,或是說些四平八穩卻空洞飄渺的重申;這不能說不對,但如果這樣下去,不會有多少國人關注這種老把戲。
趙少康的倡議得到各方呼應,那是因為掌握「戰鬥」這個關鍵詞,但為誰而戰、為何而戰,則是黨主席有責任為國人闡明要旨,始得團結凝聚。當然,這會是下一屆主席的重擔!
(作者王超群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本文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專稿,授權匯流新聞網與洞傳媒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