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話語權之爭?美回擊中國改變國際秩序意圖
文/美國之音章樂古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五(5月7日)出席由中國外長王毅主持的聯合國安理會外長級視訊會議,布林肯不點名地批評中國在人權、貿易、領土邊界等問題上公然無視國際規則。
在這場名為「維護多邊主義和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的會議上,布林肯強調多邊主義是應對全球性問題的最佳工具,美國將堅決維護。但他指出,國際多邊合作的基礎是各國共同遵守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當我們看到有國家破壞國際秩序,假裝我們都已認同的規則並不存在,或者索性隨意違反規則時,我們將強力反擊,」 布林肯說。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5月份的輪值主席。在布林肯發言之前,發起並主持這場會議的中國外長王毅在會上稱,國際規則必須由各方共同書寫,而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和特權」。
「我們要公平正義,不要霸淩和霸權」, 王毅說。
王毅的說法呼應了最近中國官方對美國呼籲維護國際秩序的批評,稱美國想要維護的秩序是服務美國和西方利益的秩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週四稱,美國想要維護的國際規則是「霸權規則」、「小圈子規則」。
布林肯在星期五的發言中對此做出不算含蓄的回擊,暗指中國正是二戰後國際秩序的主要受益者。
「我要說清楚,美國沒有尋求通過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來壓制其他國家,」布林肯說,「我們幫助建立和捍衛的國際秩序,使我們一些最氣勢洶洶的競爭者得以崛起。」
布林肯在上週末接受美國CBS電視網採訪時就指出,美國對華政策目的並不是阻遏或打壓中國發展,而是為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他指出,對內加強高壓統治、對外愈加霸道的中國正對這一秩序形成挑戰。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足夠軍事、經濟和外交能力來削弱或挑戰當前世界秩序的國家,」 布林肯在那次採訪中說。
同話不同義
這場視頻會上沒有阿拉斯加會談時那種火光四射的針鋒相對,更多是不點名的互相批評,但美中雙方的分歧程度絲毫未減。
王毅在會上呼籲「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石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各方恪守普遍公認的國際法則,信守共同商定的國際協定」。他強調在這上面不能搞例外主義和雙重標準,這正是中國官媒一貫指責美國的話語。
布林肯在其提出的各國捍衛多邊體系的三種方式中,第一項就是「所有成員國都應履行其承諾——尤其是那些具有國際法律效應的承諾,包括《聯合國憲章》,各項條約和公約,安理會決議,國際人道主義法,以及經世界貿易組織和其他眾多國際標準制定組織商定的規則和標準。」
在人權方面,布林肯反擊中國將人權問題視作內政的說法。
「有些人認為,政府在自己境內做什麼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人權是主觀決定的價值觀,不同社會看法不同。但是,《世界人權宣言》以「普世」一詞開頭,因為各成員國都同意,有些權利是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該有權享有的,」 布林肯說,「國內管轄權並不是給任何國家開出的空白支票,讓他們以此為由,對其人民進行奴役、酷刑、失蹤、種族清洗,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侵犯其人權。」
布林肯還在其發言中強調各成員國主權平等的原則。
「當一個國家聲稱重新劃定另一個國家的邊界,或尋求通過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來解決領土爭端,或者當一個國家聲稱它有權支配或強迫另一個國家的選擇和決定時,它就不尊重這一(公平)原則,」 布林肯說。
美國《國家評論》雜誌記者吉米·奎恩(Jimmy Quinn)撰文稱,中國近年來集中攻勢試圖改變對國際秩序的討論方式,目的就為重塑那些支撐國際秩序的制度和理念。他認為,這背後的原因是中國認為美國多年來經受的各種危機已永久削弱了美國抵制中國重塑國際事務企圖的能力。
中國官員對這種「東升西降」的世界觀曾一度謹慎表達,而如今,中國高級別外交官員直接在鏡頭前向世界宣告。正如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今年在阿拉斯加美中峰會上說的:「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
在中共迎來建黨100周年之際,中國政府更積極地展示自己重塑國際事務和話語的手腕和能力。
「權力的硬核塗上善意的軟漿」 中國意欲改變世界秩序
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辦公室(NBR)資深研究員羅蘭(Nadège Rolland)曾撰文表示,中國重新定義話語的行為背後是其對「話語權」的重視。
羅蘭指出,「中國領導人增加中國話語權的努力不應被簡單純粹的宣傳或空洞的口號。相反,它們應該被視為領導層決心改變支撐現有制度的規範,並為中國共產黨夢寐以求的新國際體系奠定基礎的證據,」 羅蘭在其研究報告中提出建議。
羅蘭將這種通過改變話語以改變世界秩序的做法比喻為「在一個不怎麼掩藏的硬核表面堅持不懈地塗上和平與善意的軟漿,而這硬核本身是中國共產黨不受遏阻的權力和光環。」
中國在其2019年發表的《人權白皮書》中稱,「新中國70年,是中國不斷為世界人權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70年。」人民日報海外版更是直接發表題為「中國用70年發展重新定義人權」的文章。
奎恩認為,中國政府對作為普世價值的人權進行重新定義,並通過其近年在國際機構中不斷積累的影響力將其心話語制度化,這是在建立一個十分危險的框架。
「在這個框架中,大規模暴行可以被忽視,讓位於專注經濟發展,」奎恩說。
類似情況已顯現。今年3月的一次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上,古巴遞交一封由中國在內的64個國家簽署的聯名信,呼籲其他國家「停止操縱新疆問題以干涉中國內政,不要出於政治動機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去年7月的一次人權理事會會議上,有53個國家支持中國在香港實行新《國家安全法》。
國際秩序變化不可避免?一場規範、敘事、合法性的競爭
哈佛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斯蒂芬•沃爾特(Stephen M.Walt)最近在《外交政策》上撰文表示,國際秩序動態反映潛在的力量平衡是不可避免的。「中國的崛起意味著,它塑造一些規則(或拒絕遵守它排斥的規則)的能力將是相當大的,」 他說。
沃爾特認為,問題不在於美國偏愛基於規則的秩序,也不是中國對此缺乏興趣,而是誰來決定哪些規則用在哪裡的問題。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研究邁克爾·馬紮爾(Michael Mazarr)說:「核心在於,美中正在競相塑造基礎性的全球體系,即主導國際政治的基本理念、習慣和期望。歸根結底,這是一場規範、敘事和合法性的競爭。」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亞洲問題學者邁克爾·奧斯林(Michael Auslin)在週四一場由亞洲蘇格蘭研究所(Asia Scotland Institute)舉辦的研討會上表示,二戰後的國際秩序從來都不是完整的。
「歸根結底是利益和權力。重要的是你的利益是什麼,以及你是否有能力對之施加影響,」他說。
沃爾特認為,美國更傾向于建立一個至少在某種程度上關注個人權利和某些自由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多邊體系,而中國會更偏愛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那種秩序,獨立主權和不干涉別國內政是至高原則,但注重個人權利的自由主義觀念即使不被完全否定,也要被淡化。
按照沃爾特的判斷,如果中國的經濟發展真的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中國仍無力接管世界,但佔據經濟制高點的中國將獲得巨大的影響力去制定國際體系規則,不願公開挑戰中國的國家將被迫順應中國的偏好,與中國形成軍事抗衡的國家也會對之進行一定程度的遷就。
而如果美國能保持住影響未來生產力的關鍵科技領域的核心優勢,把持住經濟制高點,那麼21世紀的秩序就更符合華盛頓的偏好。
羅蘭在其報告中也稱,在中國政府設想的世界新秩序中,中國是享有部分霸權,而不是統治世界。但她也指出,如果雙中心的世界體系真正形成,那麼世界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可能再次成為大國間爭奪全球影響力的戰場。
羅蘭也在報告中提醒說:「中國領導人對現有國際秩序的批評表明,它堅定不移地反對建立現有秩序的價值觀。這不僅關係到美國在當前體制中的主導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會侵蝕世界各地的基本人權、思想和言論自由以及自治。」
如何維護多邊主義?美中俄安理會外長會議交鋒
文/美國之音
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的最高外交官星期五(5月7日)都敦促加強國際合作以應對包括新冠疫情在內的全球挑戰,然而,美國國務卿和中俄外長就不同的世界觀以及誰威脅著多邊主義展開了交鋒。
這是布林肯出任美國國務卿後與中俄外長首次齊聚聯合國安理會的高級會議,不過這次會議是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中國是本月聯合國安理會的主席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主持了這次會議。
雖然在人權和民主等問題上有重大分歧,但三國都表示做好了與各國合作的準備,以應對新冠疫情、氣候變化和結束衝突、扶持貧困等各方面的國際挑戰。
布林肯國務卿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致力於共同防止衝突,減少苦難並捍衛人權,這項承諾目前受到嚴重威脅。他提到了民族主義的抬頭、壓迫的加劇和對立的加深。
「如今,有些人質疑多邊合作是否還有可能,」布林肯對安理會說。「美國相信這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極其必要的。」
布林肯說,「沒有一個國家,—不管多麼強大,能夠單槍匹馬地應對挑戰」,因此美國將通過多邊機制來消滅新冠疫情,應對氣候危機,遏制核武器的擴散和使用,提供拯救生命的人道援助並管控衝突。
「我們將在這些問題上與任何國家合作,—包括那些與我們有嚴重分歧的國家,」他說。「與此同時,當我們看到有國家破壞國際秩序,假裝我們都已認同的規則並不存在,或者索性隨意違反規則時,我們將繼續強有力地予以頂回。」
布林肯呼籲所有國家落實各國按照聯合國憲章、條約和安理會決議、國際人道法、世界貿易組織和其他全球組織所承擔的義務。
他說,美國尋求這種「基於規則的秩序」並不是為了「壓制其他國家」。他指出,美國幫助建立和捍衛的國際秩序「已經使得我們一些最激烈的競爭者崛起」。
布林肯強調說,「人類的權利和尊嚴必須保持在國際秩序的核心」。
他說,有些政府堅稱,在自己的國境之內,他們做什麼是他們自己的內部事務,但是,《世界人權宣言》表明,這些人權是世界性的,這些政府並沒有可以隨意填寫的「空白支票來對本國人民實行奴役、酷刑折磨、被失蹤或民族清晰,或者以其它任何方式侵犯他們的人權」。
布林肯的這番話顯然是批評中國等國家侵犯人權,包括中國對待維吾爾少數民族的方式以及緬甸對羅興亞穆斯林所採取的行動。
布林肯還說,有些國家不尊重聯合國成立時就確立的有關各國平等的原則,要重新劃定別國邊界,威脅使用武力解決領土糾紛,號稱有權建立勢力範圍,或者針對別國散佈虛假資訊,破壞選舉或打擊新聞業者和異議人士。
布林肯雖然沒有點任何國家的名,但這顯然話有所指,涉及中國在南中國海所採取的行動以及俄羅斯吞併烏克蘭的克裡米亞以及試圖幹預美國總統選舉以及逮捕反對派領袖納爾瓦尼和新聞記者。
中國外長王毅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都強調維持聯合國的多邊主義核心地位的重要性,而布林肯並沒有做出這樣的強調。
王毅提到,去年9月各國領導人通過的有關聯合國成立75週年的宣言說,「多邊主義不是一種選項,而是一種必須。」
王毅稱「聯合國是多邊主義的旗幟」。他說,「中國將繼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 ,「中方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多邊主義揚帆再啟航,推動聯合國重整行裝再出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位中國外長說,「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各方應堅定走攜手合作……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他說:「要合作共贏,不要零和博弈……任何國家都不應盼著別人輸,而要致力於同他國一道贏,實現普遍安全、共同繁榮。」
他還呼籲「要公平正義,不要霸淩霸道」,並稱「國際規則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和特權,不能搞例外主義和雙重標準」。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更是明確地把目標直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
他說,二戰結束後建立的全球治理架構「正在受到重大考驗」。
拉夫羅夫說:「不幸的是,並不是我們所有的夥伴都在必須誠實努力以建立真正多邊合作的指導下運作。」
拉夫羅夫指責說,「首要西方國家」無法「在聯合國內部」推動他們的「單邊或集團優先事項」,於是便試圖在建立「多極、多中心世界」的進程中開倒車,並試圖「束縛歷史進程」。
他還指責西方國家自行製定規則並施加給其他國家,並繞過聯合國採取他所說的「有害」行動。
拉夫羅夫提到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召開民主峰會的呼籲。他警告說,「在公開的意識形態化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個新的特殊利益俱樂部,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國際緊張關係,並在一個此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團結的世界劃出分割線。」
他還提到了法-德多邊主義聯盟。這位俄羅斯外長說,這應在聯合國框架之內而非之外予以考慮。他說,西方在網絡空間、人道法、資訊自由和民主等聯合國或其機構已經討論過的議題上建立了「狹隘的夥伴關係」。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他發言的最後說:「在聯合國成員國之間以及在安理會內部,我們仍然有深刻的分歧。但是,美國將不遺餘力地找到並立足於與任何信守承諾維護我們一道建立的秩序的國家的共同點,我們必須一道捍衛並重振這一秩序。」
他說:「這是當前的巨大考驗,讓我們一道來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