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造6代機還是5代機?外媒預測:陸殲20總產量將超千架

文/中時新聞網盧伯華
隨著中共2型疑似6代機頻繁測試,未來是持續打造數量更多的5代機殲-20或是直接量產6代機,成為媒體與國防軍事分析人士關注的話題。據外媒分析稱,雖然6代機正在加緊測試進度,但是已經較為成熟的5代機仍是中共空軍戰鬥機隊的主力,其中殲-20產量已達數百架,最終這架首款5代機總產量可能會突破千架。
據《騰訊網》報導,殲-20產量達到千架是外媒《軍事觀察》雜誌所提出引發廣泛討論的預測,這個令人驚訝的數字引起國際軍事圈對大陸航空工業的實力和戰略佈局展開新一輪評估。各種討論聚焦於2個問題:1.這項預測是否可信?2.殲-20千架計是戰略需求還是誇大其詞?
報導說,殲-20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5代隱形戰機,自2011年首飛以來,憑藉先進的設計和性能,迅速成為中國空軍的核心裝備。殲-20除了優異的隱形性能外,還擁有較大的航程和作戰半徑,能夠覆蓋台海、南海等多個戰略方向。再者,其先進的雷達和信息處理系統使殲-20不僅能夠執行空優任務,還能充當指揮中樞。未來殲-20預計將發動機由目前配備的渦扇-10B發動機升級為渦扇-15,還會進一步提升推重比和機動性,這些性能上的優勢自然引來國際社會的關注。
報導分析稱,外媒預測並非空穴來風,近年關於殲-20產量的討論不斷升溫,從最初的500架預測逐步增加至1000架。隨著中共航空工業的製造能力提升,在面對亞太地區F-35的擴張時,中共需要更多5代機以構建規模優勢。尤其在台海方向,殲-20的隱形性能和遠程作戰能力是確保空中優勢的關鍵。理所當然地,成都飛機公司生產線擴建也是殲-20擴大量產的最重要因素。
雖然有各種條件可以支持千架殲-20的計畫,但也有觀點對這個驚人的數量提出質疑,原因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首先,中共已開始試飛下一代戰機(如殲-36、殲-50),加上6代機的技術標準大幅提高,一旦6代機進入量產,殲-20的產量可能會受到限制;其次,製造成本的壓力,5代機的造價高昂,儘管中國航空工業具備強大的製造能力,但是千架的總成本仍是一個巨大的財政負擔。
全球5代機的競爭格局中,殲-20的主要對手是美國的F-35。美國國防部計畫未來繼續購買1800架左右F-35,僅亞太地區就部署數百架,這種規模化部署對中共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從技術、產能和國際環境來看,殲-20的千架計畫並非完全不可能。
報導總結稱,隨著6代機研發的推進,殲-20的最終產量將取決於中共的戰略需求和佈局。殲-20的出現已標誌著中共航空工業的崛起,並逐步邁向全球航空強國的行列。
連結:擴大造6代機還是5代機?外媒預測:陸殲20總產量將超千架 – 兩岸 – 中時新聞網 (china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