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軍事

美準空軍部長:再不加快速度,中國會進一步縮短差距

當地時間27日,特洛伊·梅恩克出席聽證會。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在本週一場確認聽證會上,被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為下一任空軍部長的特洛伊·梅恩克(Troy Meink)再炒所謂「中國威脅論」。

據港媒《南華早報》28日報導,梅恩克在會上妄稱,美國軍方需要採取「全面方法」開發無人系統,以阻止中國在世界各地「秀肌肉」。他還警告稱,五角大廈必須縮短採購時間表,否則解放軍將繼續縮小與美軍的實力差距。

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於週四召開的這場確認聽證會上,梅恩克妄稱,中國對美國及其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軍事盟國和夥伴構成了「最大的軍事威脅」。

他煞有其事道,「過去二十多年裡,在我們忙著打擊暴力極端主義的時候,中國則在針對美國這門學科‘上課’。他們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了(軍隊)現代化建設,並試圖在能力和規模上追趕美國。」

而且他污蔑,中國在南海等地的表現「咄咄逼人」,也明顯表明中方願意利用軍事「硬實力」以實現國家安全的目標。

梅恩克告訴委員會,自己「最關心」的是中國軍事計畫的發展時間表。他警告稱,如果美國不能縮短自己的裝備採購時間表,中國就有可能繼續縮小與之的差距。

在談到臺灣問題時,梅恩克聲稱,北京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對地區和全球穩定構成重大擔憂」,無人系統在遏制該「高度爭議和敏感」地區的衝突方面將發揮關鍵作用。

「但這些系統的有效性,取決於解決與其使用相關的挑戰和限制。」他進一步主張稱,如果他的提名得到確認,他將採取一種「全面」的應對方法,包括開發先進的無人系統。

當被問及美空軍在印太地區國防戰略上需要進行哪些優先投資時,梅恩克像個卡了殼的老式答錄機,重複著「中國在該地區與日俱增的威脅和能力使地區環境高度競爭」的陳詞濫調。

他宣稱,一個相互重疊的綜合防空和太空防禦系統組成的「複雜網路」,以及對不對稱能力的投資,將打造一支「更具彈性和適應性的力量」,以增強對中國的可靠威懾力。

梅恩克強調,美國空軍和太空部隊的作用,是實現一定水準的作戰能力、能量和戰備水準,以「阻止中國將使用武力作為實現其國家安全目標的途徑」。

他補充說,「在戰略方面,這意味著擁有毋庸置疑的核能力。在常規方面,這意味著能夠在我們選擇的時間和地點執行所有核心任務。」

港媒提到,梅恩克於1988年加入美國空軍。被提名為空軍最高文職領導人之前,2020年,他被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任命為美國國家偵察局(NRO)首席副局長,任職至今。

NRO是美國政府負責間諜衛星設計、組裝和發射的機構。其間諜衛星向高層政策制定者、情報界和國防部提供情報資料。梅恩克負責管理美國最敏感的衛星情報能力和軍方太空投資組合,並且管理過多個下一代聯合研發專案,涉及全球太空能力、光學感測器和先進結構。

如果得到提名確認,這意味著梅恩克將同時負責美國空軍和太空軍兩大軍種。在聽證會上,他承諾,上任後將擴大太空軍作為其首要任務之一,並繼續將矛頭對準中國,強調美國必須加快太空能力建設。

另據美國「太空新聞網」(SpaceNews)報導,在回答共和黨參議員時,梅恩克說,「太空(力量)至關重要。我認為,這實際上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這種挑戰來自於中國和其他國家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威脅——既包括對我們系統的直接威脅,也包括這些系統對我們整個部門的運作構成的威脅。」

梅因克警告說,如果不加快創新,美國就有可能落後。

「在某些情況下,中國等實力接近的競爭對手的發展速度比我們更快,這最終將導致美國失去技術優勢。」他補充道,「俄羅斯等競爭對手也正在部署高度升級的不對稱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防戰略委員會去年公佈《2022年美國國防戰略評估報告》,認為美存在國防戰略過時、軍隊結構不合理,國防工業產能不足等突出問題,無法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雙重威脅。

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大校對此回應強調,近年來,美方以自己的霸權思維鏡像中國,以競爭和威脅的視角看待中國軍隊,渲染炒作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其用意不過是為擴充自身軍力找藉口。中方歷來堅決反對美方抱持冷戰思維、製造激化矛盾、損害中國戰略安全和利益的言行。

「我們要求美方樹立正確對華認知,客觀理性看待中國軍力發展和戰略意圖,多做有利於維護兩國兩軍關係、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的事。」張曉剛說。

連結:美准空军部长:再不加快速度,中国会进一步缩短差距 (guancha.c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