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角力:在川普和莫迪誓言深化關係之際,中國向印度示好
文/voa納揚·塞斯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星期三訪問美國,成為美國總統川普就職以來首批到訪華盛頓的少數外國領導人之一。在印度鞏固與美國的關係之際,中國也在力圖改善與印度的關係。專家認為,中國部分出於對美印關係加強的日益擔憂而對印度示好,是維護地區平衡這個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北京預計在川普新政府時期它與華盛頓的緊張關係將持續存在的情況下。
美印領導人都強調要深化夥伴關係
莫迪在訪問美國前夕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此次訪問將是個機會,可以鞏固我們在他(川普總統)第一任期內的合作成果,並制定進一步提升和深化我們夥伴關係的議程,包括在技術、貿易、國防、能源、和供應鏈韌性領域。」
印度政府官員表示,莫迪準備進行額外的關稅削減,以避免與美國的貿易戰。
川普此前與莫迪通電話後表示,他們在通話中討論了「擴大和深化合作」,並重申了他們對戰略關係和由美、日、澳、印四國組成的四方夥伴關係的承諾。
中印力圖改善關係
與莫迪訪問美國前不久,印度最高職業外交官 – 外交秘書唐勇勝(Vikram Misri)在北京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舉行了會晤。兩國簽署了一項「穩定和重建關係」的協議,包括恢復直飛航班和印度朝聖者對西藏一個聖地的朝拜,以及加強人文交流。
此次訪問是這兩個鄰國最近一系列接觸的一部分。去年10 月,雙方達成邊境協定,從而緩解了五年來持續的緊張局勢。
在莫迪政府剛剛採取以人文交流為中心的措施之際,中國也從2024年開始發起了為期數月的單方面公共外交活動,目的是改善其在印度的形象。在印度,人們普遍對中國持懷疑態度。
中國向印度發起魅力攻勢
中國的這個策略涉及中國政府為印度學者、新聞記者和社交媒體影響者組織的一系列中國之旅,以及由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領導的一個線上魅力攻勢。
去年10月,在YouTube和Instagram上擁有超過20萬粉絲的印度線上內容創作者贊·安華(Zain Anwar)應中國駐新德里大使館的邀請,成為11月前往中國的印度記者代表團的一員。
他在上海加入代表團後,受到了當地政府的接待,還去了熱門的旅遊景點。然後,他們前往深圳並參觀了那裡的主要景點。
參觀結束後,安華在YouTube上發佈了他的旅行視頻,重點介紹了中國生活中的各種文化層面的東西。
他說:「我的視頻並不完全是政治性的。因此,它得到了好評。但當然,我整個的行程受到了很多質疑。”他提到了印度人對中國的負面看法。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項調查,印度是極少數對中國持高度負面態度的發展中國家之一,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看法。
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政府既贊助有時也放大了許多外國博主對中國友好的內容,儘管印度內容創作者的加入是一個相當新的現象。
安華宣稱,雖然中國政府可能「背後有目的」,但「假定印度人真的會傳達他們的議程是不公平的」。
「僅僅因為我們被安排了一次短暫的中國之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真的會成為他們的喉舌或傳遞他們的宣傳,」他補充說。
中國再次啟用「軟實力」外交?
2021 年擔任美國駐新德里臨時代辦、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高級研究員唐納德·赫夫林(Donald Heflin)認為,北京的戰略是其在全球推動「發揮軟實力影響力」的一部分。
他說:「中國以前在非洲和其他地方也做過這樣的事,通過組團或考察團讓人們去中國進行短期訪問,並在旅行期間很好的招待他們,讓他們看中國,讓他們帶著對中國的好感和積極的態度回去。」
除了接待內容創作者和記者外,北京還通過邀請印度學者和研究人員訪問中國,以加強二軌外交努力。
2014 年至 2016 年擔任印度駐華大使的阿肖克·坎塔(Ashok Kantha)於 7 月參加了由中共中央黨校舉辦的「中印文明對話」會議。他對中國的這個努力表示歡迎,稱這樣的會議是「有益的」。
「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立場,有時與我們的立場大相徑庭。但開放這些溝通管道是有用的,」他告訴美國之音。
參加了同一活動的孟買索麥亞大學助理教授沙海麗(Saheli Chattaraj)支持這樣的交流活動。
「中方有興趣使事情向前發展,並聚焦在促進理解,」她告訴美國之音。
2020年6月,雙方在喜馬拉雅山的加勒萬河谷發生衝突,導致20名印度士兵和至少4名中國士兵死亡。自此之後,印中關係急劇惡化。
作為報復,印度禁止了包括TikTok在內的40多個中國的應用程式。雙方還在 2,100英里長的邊界上部署了數千名士兵,給他們配備重型武器,加固了他們的陣地。雙方四年多來陷入了緊張對峙。
由於新冠大流行而受到抑制的跨境旅行即使在限制結束後也沒有恢復。2023年6月,兩國還以針鋒相對的方式把對方的記者趕走。
據前大使阿肖克·坎塔(Ashok Kantha)稱,隨著中國的「魅力攻勢開始沖上岸」,情況在2024年開始發生變化。
中國駐印大使親自上陣
在空缺18個月後,中國於2024年5月任命了徐飛洪大使。從那時起,他一直試圖軟化中國的形象,並在印度發起了最大的外宣活動之一。
他在前身為推特的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佈的資訊讓我們得以一窺這個新的公共外交攻勢。去年8 月,他發佈了一段3分鐘長的視頻,其中一位元中國外交官用流利的印地語講述了她童年在印度生活的經歷。
他定期參觀歷史遺跡,讚揚印度的基礎設施,並宣傳有關雙邊關係的積極資訊。
根據中國大使館網站上發表的「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履新百日紀實」,他到印度任職的頭100 天裡,「發佈X帖文150餘條,流覽量逾250萬,努力增進兩國人民的理解和認知。」
在這份聲明中,中國大使館表示,它將「不遺餘力地與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動中印關係的改善和發展」。
前印度官員:印度不會「上影響力行動的當」
前印度駐華大使坎塔說,現任中國特使「更加活躍」。
他說:「他主動找我們。他跟我們見過面了。」
不過他補充說,這些努力表明中國政府「熱衷於展示兩國關係的正常化程度」。
「我們仍然不接受兩國關係回到正常軌道,因為還有一個未完成的邊境議程,那裡的和平與安寧仍有待解決,」他說。
他補充說,儘管中國向印度示好,但印度不是一個「會上影響力行動的當」的國家。
「他們在其他一些國家已經成功地做到了,但希望我們屬於不同的類別,」這位前大使說。
本月初,印度陸軍總司令烏彭德拉·德維韋迪(Upendra Dwivedi)將軍宣佈,該國在當前的冬季「不期待任何駐軍的減少」。他還透露,印度和中國仍處於「一定程度的對峙」中,並稱邊境局勢「穩定但敏感」。
美國和印度加強聯繫
隨著印中關係經歷一段不確定的時期,美印關係卻蒸蒸日上。新德里已成為華盛頓在印太戰略中一個關鍵的合作夥伴。
印度擺脫了傳統的不情願,在2021年加強由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四個民主國家組成的四方對話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上屆拜登政府期間,雙方簽署了多項涉及國防、新興技術和供應鏈多元化的協議。
川普新政府誓言要保持與印度的關係的連續性。在川普與莫迪通話之前,美國國務卿瑪律科·盧比奧(Marco Rubio)上任後不久與印度外長蘇傑生舉行了首次雙邊會晤。會議後又舉行了四方外長會議。該集團誓言維護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原則並加強地區安全。
前印度駐華大使坎塔認為,四方夥伴關係將繼續在美印關係之間佔據突出地位。
「在川普政府的第二個任期,尤其是在四方夥伴關係的問題上,我們並不指望它的突出地位會受到任何削弱。你們還記得,正是在川普第一屆政府期間,即2017年,四方夥伴關係才得以復興。」
美、印、中展開三角角力
在這位前駐華大使看來,這會使北京感到不安,而中印之間的猜疑也將繼續。
坎塔大使說:「他們(中國人)一直在說,看這裡,你們與美國走得太近了。我們告訴他們,你們與美國的貿易額是我們與美國貿易額的好多倍,而且我們不太把四方夥伴關係視為一種安全方面的安排。我們相互猜疑對方的戰略意圖,而這將繼續造成複雜局面。」
觀察人士認為,美中印之間的這種三角角力是不可避免的。
「我個人認為,中國人肯定擔心美國和印度發展更緊密的關係。這肯定是中國的一個擔憂,但與此同時,我認為中國也對它自己與美國的關係極為切切於心,」孟買索麥亞大學助理教授沙海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