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中日恢復黨政軍交流 專家: 不要有太高的期待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右)2024年12月25日星期三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外務大臣岩屋毅。

文/voa杜宗熹

中國與日本在本周進行了睽違七年的政黨交流,以及五年來首度的軍事交流。15日,中國總理李強在北京會見日本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以及同為執政聯盟的日本公明黨幹事長西田實仁時,表達了有意赴日參加中日韓領導人會談。他並歡迎日本首相石破茂訪華。但專家認為,雖然中日關係比前幾年要好,但外界不應有過高的期待。

中國總理李強星期三在人民大會堂會晤了來訪的日本代表團。李強表示,中日關係目前處在改善與發展的關鍵時期,希望雙方增進互信,深化合作,推動雙邊關係實現建設性、穩定發展。

日本經濟新聞援引森山裕的話說,「為了讓兩國國民切實感受到日中關係發展帶來的好處,希望能夠坦率地討論需要採取什麼舉措」。西田實仁則表示,期待李強能早日訪問日本。兩人還轉交了石破茂寫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親筆信。

會談中,日方提出了中國對日本水產品的出口禁令和牛肉等經貿問題。森山裕在會談後向媒體表示,中方對放寬日本水產品的進口手續已有進展,「手續正在以良好的形勢推進」。

因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處理水排海問題,2023年8月中國開始全面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另外,由於日本發生瘋牛病(BSE),中方在2001年停止從日本進口牛肉。

日方也提到要確保在華日僑的安全。中國近年來惡性暴力事件頻發,其中包括針對在華日籍人士的襲擊事件。去年9月,在深圳的一名日籍男童遇刺身亡。

在中國方面,中國外長王毅14日會晤日本代表團時提及了日方在歷史問題和台灣問題上的做法。他說,由於202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各方關注日本在歷史、台灣問題上的態度,並希望日方在這些問題上「謹言慎行」。

此外,王毅還表示,希望日方堅持「對殖民統治與侵略表示反省和道歉」的前首相村山富市談話,以及歷屆內閣延續下來的立場,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

王毅說,兩國關係要發展,不應渲染所謂「前所未有的挑戰」。中方不滿過去的岸田政府將中國定位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要求石破政府避免重複這種說法。

中國解放軍代表團訪日

在日本黨政代表團訪華之際,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代表團也定於1月中旬訪問日本。中國官方媒體報導說,在訪日期間,中國軍方代表團將會見日本防衛省、自衛隊聯合參謀部領導,並參訪相關軍事單位。報導稱,「此訪有助於增進雙方理解互信,促進中日防衛交流。」

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14日在記者會上證實說,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代表團的成員將自1月13日至1月17日訪問日本的相關單位。

由於解放軍東部戰區主要負責東中國海、中國東部以及台灣海峽的安全事務,這項訪問備受關注,這也是5年來中日兩國首度恢復軍事交流。

林芳正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本與中國兩國國防部長去年11月在老撾舉行的地區國防會議期間會晤後,安排了這次訪問。當時雙方同意增加兩國軍隊之間的交流。

林芳正說:「這是兩國五年來首次恢復部隊間的交流」。此外,他還強調,「透過指揮官級別的坦誠溝通促進相互理解和信任,這將有助於建立建設性和穩定的日中關係。」

專家:很難真正改善關係

對於中日雙方恢復黨政軍的交流,香港中文大學政務與政策學院講師堀內徹(Toru Horiuchi)向美國之音表示,今年中日兩國關係的前景比過去幾年更光明,但也不是太光明。

他說:「在較容易的政策領域進行一些策略合作,可能會(為中日關係)帶來顯著改善,但我們可能不應該期待任何重大突破。」

堀內徹認為,中日之間仍存在一些棘手問題,而兩國尋求改善關係的意願,和在這些棘手政策領域的實際行動未必相符。因此,任何關係的改善都可能僅限於兩國可以更容易合作的政策領域,例如在經濟合作的議題上。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任研究員黃偉修告訴美國之音,這些交流的形式,表明中日之間至少恢復了一些對話的管道,但就討論的議題來說,這並不代表中日關係會有什麼特別的進展。他舉例說,日本水產品進口的問題以及被中國拘留的日本人相關的案件,目前都還沒有得到解決。

日本智庫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JIIA)客座研究員納吉(Stephen Nagy)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他對日本和中國之間能否實現真正的和解持懷疑態度,這是因為「中國決心將美國趕出該地區,與鄰國建立依賴的經濟關係、重塑該地區的安全架構,並尋求對台灣、釣魚島和南海的控制。

納吉雖同意,沒有中國這個亞洲巨人,日本就沒有永續的經濟未來,但他認為,日本的未來,不應該以日本的安全、政治自由和經濟上依賴中國做為代價。

黃偉修也提到了中國官媒《光明日報》原評論部副主任董郁玉在去年11月被判刑7年的案子。根據董郁玉家人的聲明,判決書提到他與日本前駐華大使垂秀夫以及現任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岡田正的接觸,並作為其與外國間諜會面的證據。黃偉修認為,這相當於中方指責日本外交官從事間諜工作,但「這些問題都沒有被解決」。

日經新聞15日的報導指出,此次日本的執政黨訪華團見到了7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2人,以及24名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的另外3人。據同行者透露,這是2006年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會議啟動以來,日方首次與5名中央政治局委員以上的高層進行會談。

此外,日本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14日也宣佈,將於15日至17日訪問中國,並計畫在北京與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舉行會談。雙方將就中國限進口的日本水產品和牛肉等議題展開協商,爭取恢復進口。

日本國內出現懷疑聲浪?

對於近期中日關係的改善,自民黨內和日本社會中出現了疑慮的聲音。例如日本前經濟安全大臣同時也是上屆自民黨黨魁主要候選人之一的小林鷹之就曾在社群媒體在X(原推特)上,質疑日本政府對中國遊客發放簽證條件的做法並問道:「有必要這麼放寬簽證嗎?」

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的納吉說,日本國內以及自民黨內部對石破茂的對華政策抱持強烈的敵意。他懷疑,由於石破政府的民意支持度並不高,石破茂也有可能會在未來的三、四個月內下台,而讓一位更鷹派的自民黨領袖掌權。若此一情況成真,這意味著中日兩國關係將重新回到政治冷淡、經濟不溫不火的狀態。

平衡川普上台的影響?

這位專家分析說,除了石破茂的任期長度這個因素以外,2025年的中日關係還將受到中國國內經濟情勢、川普重返白宮對中國施壓的力度與在該地區開展非傳統外交的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的堀內徹認為,中日更密切的溝通可以促進彼此更好的瞭解,而這反過來又有助於促進雙邊關係的穩定,但當中日兩國的戰略利益發生衝突時,兩國關係就不太可能有重大突破。

他說,日本也可能面臨來自美國新總統難以預測的挑戰,包括川普要求日本必須與美國密切合作,以平衡中國的壓力。

東京大學的黃偉修認為,整體而言,中方會在川普上任之前跟日方維持一些良好的互動。而站在日本的立場來看,日本的外交政策必然是要配合美日同盟來運作,所以無論跟中國的關係怎麼改善,都不會超過美日同盟的範疇。

納吉認為,雖然說中日雙方的政治和軍事交流旨在建立溝通,並可能改變兩個鄰國之間的動態,但他並不認為這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兩國不同的國家利益和戰略重點。

他強調,中國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在朝鮮問題上幾乎不提供任何幫助,並且在總體上反對日本繁榮所依賴的基於規則的秩序,而這些都不符合日本的利益。

他說,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日本仍然容易受到隔壁這個「修正主義強國」的威脅。

「該強國決心削弱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並重塑全球秩序。這將讓權力而不是規則成為國際關係的最終仲裁者,」他說。

連結:中日恢复党政军交流 专家: 不要有太高的期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