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焦點評論

中國揪幕後「黑手」 美要在新疆搞顏色革命?

中國揪出幕後「黑手」 美國要在新疆搞顏色革命?

文/RFA

近日,H&M、耐克、優衣庫、愛迪達等國際知名品牌因在新疆問題上發聲,遭到部分中國民眾抵制。一家官媒週四還發佈文章,指控美國政府是想利用新疆「煽動顏色革命」。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中國共青團中央週三(3月24日)早上發出微博,貼出了瑞典時裝品牌H&M去年十月發佈的一個聲明,就此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抵制外企的輿論浪潮。這份聲明說,直到近期,H&M的供應商曾長期從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發放許可的新疆農場採購棉花,但由於在新疆進行可信的盡職調查正變得越來越難,這家協會決定暫停在新疆發放相關棉花許可證。聲明還說,H&M不與任何新疆服裝加工廠合作,也不從當地採購產品。

記者注意到,H&M、耐克、優衣庫、愛迪達等多家被中國點名批評的外企都是良好棉花發展協會會員。不過,這家協會的上海代表處週五在微信公眾號上發文說,該協會中國區專案團隊從2012年起就開始對新疆專案執行第二方可信度審核和協力廠商驗證,但從未發現一例有關強迫勞動的事件。

西方品牌企業H&M、愛迪達及耐克等拒絕使用新疆棉花(美聯社路透社組合圖片)

西方品牌企業H&M、愛迪達及耐克等拒絕使用新疆棉花(美聯社路透社組合圖片)

儘管如此,良好棉花發展協會瑞士總部仍未就最新進展發表公開聲明。記者週五致函協會總部,但截至發稿時,並未收到回復。有意思的是,這家機構去年十月在官網發佈的關於暫停發放新疆棉花許可證的聲明也已被刪除。

現居美國的人權律師滕彪認為,這些企業能夠打破沉默、在新疆問題上表態,與國際社會的壓力密不可分。

「國際人權組織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們仔細調查了哪些企業牽扯到新疆棉和強迫勞動,然後對這些企業施壓。如果沒有他們的話,這些企業不會改變供應鏈,也不會參加反強迫勞動的這些協議。」

部分外企態度微妙

讓事件變得更為複雜的是,H&M集團週三晚間在官方微博上發佈聲明說,這家企業一貫秉持公開透明的原則管理其全球供應鏈,確保供應商遵守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承諾,並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場」。聲明還說,H&M一如既往地「尊重」中國消費者,致力於在中國的長期投入和發展。即便如此,仍有中國媒體批評這家企業「拒不認錯」。

此外,德國奢侈品牌雨果博斯(Hugo Boss)週四在微博上表態,他們已經與許多中國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新疆長絨棉是全球最優質的棉花之一,他們將繼續採購和支援新疆棉。不過,記者注意到,雨果博斯去年年底曾就新疆問題在網站上發佈聲明,指出公司致力於捍衛人權,絕不容忍強迫勞動,並要求他們的供應商與合作夥伴也這樣做。聲明強調,雨果博斯並未從一級供應商那裡採購過任何來自新疆的產品。記者週五發現,這條聲明已被刪除。

滕彪分析說,這些外企對於新疆問題各自的微妙態度反映出,不少企業可能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有的企業可能有更高的良知,覺得一旦牽扯到強迫勞動,是絕對要作出明確表態的。有的企業可能是在權衡了這種做法的成本和收益之後才做出決定的。」

美國欲借新疆破壞中國穩定?

除了號召民眾抵制相關外企,中國宣傳機器還在試圖挖出促使這些企業發聲的「幕後黑手」。官媒《北京日報》週四就在微信公眾號上發文說,曾任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幕僚長的陸軍退伍上校威爾克森(Lawrence Wilkerson)2018年曾在某美國智庫的一場會議上說,美國可以利用新疆破壞中國穩定。

記者在網上找到了相關視頻。威爾克森當時指出,如果美國中情局需要在中國製造動盪的話,利用維吾爾人開展一項行動可能是最好的辦法。

威爾克森週五在郵件中對記者說,這些話是他在解釋美軍為什麼應該無限期留在阿富汗時說的。他當時提出了三個戰略原因,其中包括一旦美中兩國交戰,美軍可以利用上千萬維吾爾人協助發起針對中國的隱蔽行動。但他強調,這只是個戰略假想而已。

雖然中國官媒大肆渲染這起事件,但有跡象表明,很多民眾並不為所動。本台週四報導,當天在H&M北京三裡屯和西單大悅城分店,顧客與往常一樣依然排隊光顧。

美國經濟學家卜若柏(Robert Blohm)表示,這輪抵制外企的風暴官方色彩濃厚,至於民眾是否會普遍回應,還有待觀察。

「兩種情況都有可能:不是大家隨聲附和、民族主義者叫囂這些企業怎麼膽敢這麼做,就是民眾抱怨政府為什麼要把事情搞糟、為什麼他們不能買這些產品了、為什麼當局要把這個問題政治化。」

據記者瞭解,反映中國輿情以及中國政府引導的輿論風向的微博熱搜上,有關抵制西方品牌的帖文已經明顯減少。這場「愛國秀」似乎有收場的跡象。

一場抵制洋貨的「愛國秀」 誰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一場抵制洋貨的「愛國秀」 誰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文/RFA

由中國官媒吹起的抵制洋貨之風,在國內外掀起巨浪,外界質疑中國以其巨大市場,逼令外企在新疆問題上「選邊站隊」。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外企妥協,大部分企業未為所動,外界觀望這場角力將如何發展。然而在這場抵制浪潮當中,受害的真的只有外企嗎?

這一場由中國官媒煽動起的抵制洋貨之火,燃燒到第三天,不單未有平息跡象,反而愈吹愈旺,牽連的品牌也愈來愈多。

不少中國民眾也紛紛「秀愛國」,有女主播網路直播剪爛耐克衣服的過程,有民眾舉起標語到H&M門店前抗議,高呼「這就是我愛國的方式」,被保安帶走;也有青島的樓盤掛起標語,表示「拒絕穿耐克和H&M者參觀」。

中國外交部繼續為抵制浪潮推波助瀾,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國與幾個西方盟友,「將黑手伸向新疆雪白的棉花,污蔑新疆存在強迫勞動,甚至種族滅絕」。她強調,中國不是當年八國聯軍「鐵蹄下的晚清」,中國坦坦蕩蕩,光明磊落,事實將刺破所有針對中國的謠言。

華春瑩說:「美國精心炮製所謂新疆問題,不是真正的關心維吾爾族人民,他們的真正目的,就是要破壞中國的安全穩定,阻遏中國的發展壯大。我要正告美方,今天的中國不是伊拉克,也不是敘利亞,更不是當年八國聯軍鐵蹄下的晚清。美國導演的這戲,該收場了。」

中國棉花可以完全自產自銷嗎?

中國官媒一邊惡狠狠警告外企不要「吃中國的飯,砸中國的碗」,一邊大力宣揚「支援新疆棉花」,強調新疆棉花占中國棉花產量近九成,每年還要進口200萬噸棉花,「我們自己還不夠用」。言下之意,即新疆棉花即使被歐美抵制,中國也可以「自產自銷」,不愁銷量。

不過這個說法,即時被部分中國線民反駁,質疑是精心避重就輕,完全忽視高度依賴出口的中國紡織業所受到的巨大衝擊。

有身在外國的微博大V這樣評論:「抵制一件商品,可能不是單純抵制一個外國企業這麼簡單,目前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抵制這個外國企業可能影響到這家公司背後的供應鏈,且供應鏈上的每一環可能都有中國企業的影子,影響到別人同時甚至可能影響到自己。」

中國紡織業一半產品靠出口

翻查中國紡織業的統計資料,中國的棉花和紗線等原材料,主要被用於三個領域,包括服裝、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

在服裝領域,中國國內每年的零售額約為1萬億人民幣,出口額約為1200億美元,折合約8400億人民幣,即出口占中國服裝總產量46%。

在家用紡織品領域,中國國內每年零售額約2000億人民幣,出口額約420億美元,折合約3000億人民幣,即出口占中國家用紡織品總產量60%。

在產業用紡織品上,中國國內每年的零售額約800億人民幣,出口約270億美元,折合1900億人民幣,即出口占比達到70%。

把三大紡織成品行業加起來計算,總出口規模接近1900億美元,折合約13300億人民幣,即出口占中國紡織業總產量超過一半。

外資抵制新疆棉將重創中國紡織業

也就是說,中國生產出的棉花、紡出的紗、織出的布,有一半賣給外國。如果外資企業跟從歐美國家的規定,全面抵制占中國棉花產量九成的新疆棉花,以及以新疆棉花作為原材料的產品,中國就會損失近2000億美元外匯收入,重創中國高度依賴出口的紡織業。

而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資料,中國在2020年的出口總額為17.93萬億人民幣。按這個數字估算,中國的出口有7.4%來自於紡織業。

新疆農業大學學者于先生認為,如果外國全面抵制中國棉花,對中國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將無法估計。

于先生說:「如果外國抵制中國的棉花出口,對一個世界排名第二的棉花出口國來說,可能對中國每年造成上千億美元的外匯損失。這還只是一部分,另外,對新疆地區的棉花加工、紡織品企業工人就業造成的間接損失,

更是無法估量。因此,這些拍腦袋做出的決定,受損失最大的應該是本國企業和員工家庭,中國政府應該三思而行。」

廠家或要轉用巴基斯坦或印度棉花

香港立法會紡織及制衣界議員鐘國斌也表示,在新的國際政治形勢下,香港廠家的產品若要出口到歐美,就要轉用巴基斯坦或印度棉花。他表示,相信在大批廠商一時間轉用外國棉花的情況下,價格會上升,成本將轉嫁至外國品牌身上。

然而外界更關注的是,一旦廠商決定長久棄用中國棉,轉用其他國家的棉花時,會否撤離原本設在中國的生產線和產業鏈,進一步加速外資撤離?

這場「愛國秀」,最終到底讓誰得益,誰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