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薩戰爭一周年:看中國如何從中東的「對沖」玩家變成「楔入」者
文/voa章樂古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這場規模最大、烈度最強的武裝衝突已經進入第二年。這場戰爭始於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南部發動恐怖襲擊,造成以方1200人死亡,約250人被扣為人質。以色列隨後的大舉反擊至今已造成近4.2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加薩這塊飛地上的230萬人口幾乎全部流離失所。
一年後,硝煙依舊,一朵更大的烏雲看似正在覆蓋中東上空。隨著以色列繼續在加薩作戰,並與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和葉門胡塞武裝交火愈發激烈,國際社會越來越憂心中東地區再次燃爆全面戰爭。各國正緊鑼密鼓地做著各種外交努力,希望避免這場更大的腥風血雨。
過去一年中,近年來愈發深入中東事務的中國也對這場危機作了各種表態和外交努力。通過官方聲明、外交活動和媒體敘事,中國一方面繼續推動自己作為地區和平宣導者的形象,推動以巴停火,主張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但同時也趁機批評美國的中東政策,批評美國對以色列的軍火支持,拉攏非西方國家,加速樹立自己在「全球南方」陣營中的領導地位。
「北京在加薩問題上的立場標誌著其中東外交政策的重大轉變——從過去的‘對沖’(hedging)策略,即保持與區域各方的積極關係,到如今的‘楔入’(wedging)策略,即試圖利用美國及其中東夥伴和盟友間的裂縫,」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兩名資深研究員的喬納森·富爾頓(Jonathan Fulton)和邁克爾·舒曼(Michael Schuman)寫道。
「楔入」戰略也就是「某個國家試圖以可接受的代價,阻止、瓦解或削弱威脅或阻礙自身發展的某個聯盟的手段。
他們認為,中國更大膽的「楔入」姿態與習近平擴大中國全球影響力的野心契合。
「中國擴大其政治、經濟和文化力量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全球南方,習近平似乎認為他的理念和領導力在這些地區會更受歡迎,」他們寫道。「尤其自2021年以來,他更加公開地挑戰美國主導的自由世界秩序,與俄羅斯的夥伴關係加深,並推出了一系列本土倡議,旨在推動全球治理的改革。因此,在中東地區獲得影響力是中國更大地緣政治議程的一部分,目的是在全球南方爭奪領導地位,重新塑造世界秩序,並削弱美國的霸權。」
對於中國中東戰略的這一轉變,這兩位學者提出了「關鍵的問題」:「中國這種更為強勢的外交策略,是會促進該地區的穩定,還是加劇不穩定?」
另一家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今年早些時候在深入分析中國自去年10月7日以來的官方聲明和外交活動後表示:「儘管中國試圖將自己定位為和平宣導者,並向非西方國家表明其支持巴勒斯坦事業的立場,但中國在實際行動上仍然不願在當前衝突中承擔實質性作用。」
美國之音帶您回顧中國自新一輪以巴戰爭爆發以來,針對中東局勢的官方敘事和外交活動。
官方敘事時間線
中國外交部首次回應
中國外交部2023年10月8日首次回應以巴衝突:北京呼籲以巴雙方保持冷靜克制,「立即停火,保護平民,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並強調「兩國方案」,即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是平息以巴衝突的「根本出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在2023年10月9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再次強調「兩國方案」,稱中國希望「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通過政治方式實現全面妥善解決,使各方合理關切得到保障」。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態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023年10月12日在與巴西總統首席特別顧問阿莫林的通話中除了呼籲雙方冷靜、局勢降溫和落實「兩國方案」之外,強調衝突的「癥結在於一直沒有還巴勒斯坦人民一個公道」。他強調「聯合國有責任有義務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發揮應有作用。」
王毅在10月13日與歐盟最高外交官員博雷利舉行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後的共同記者會上和10月14日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通話中也做了類似的表態。在與布林肯的通話中,他稱「大國在處理國際地區熱點問題時,應堅持客觀公正,保持冷靜克制,帶頭遵守國際法」,並呼籲美國「切實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政治解決以巴衝突。
中國派遣中東問題特翟雋訪問中東國家
2023年10月15日,翟雋訪問中東國家進行外交斡旋。他說,「我們工作的方向是停火止戰、保護平民、緩和局勢、推動和談。」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首次公開表態
習近平2023年10月19日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期間會見埃及總理馬德布利時首次就以巴衝突公開發言。習近平呼籲儘快停火止戰,強調「兩國方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是解決衝突的「根本出路」。
王毅與以巴外長通話
2023年10月23日,王毅在與巴勒斯坦外交部長馬利基(Riyad al-Maliki)的通話中表示「對巴方特別是加薩人民的艱難處境深表同情」,並稱中國「將繼續站在國際公平正義一邊,同國際社會一道,為推動巴勒斯坦問題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決作出不懈努力。」
王毅在同天與以色列外長埃利·科恩(Eli Cohen)的對話中表示,「各國都有自衛權,但應遵守國際人道法,保護平民安全。當務之急是防止局勢進一步升級,避免導致更嚴重的人道災難。」
布魯金斯學會的分析文章認為,兩通電話相比之下,王毅與巴勒斯坦外長的講話顯得溫暖許多。該文特別注意到王毅對以色列外長說:「只有秉持共同安全理念才能實現可持續安全。」 當中的「共同安全」理念正是習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主題。「近年來,北京頻繁運用這一論點批評美國及其盟友,指責他們在追求‘單邊安全’的同時忽視了‘共同安全’的重要性,並借此為莫斯科、平壤以及其他被西方圍堵的‘受害者’提供外交支援,」布魯金斯學會的三名研究員寫道。
王毅在北京會見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外長聯合代表團
2023年11月20日,王毅在北京會見了來訪的沙特、約旦、埃及、印尼和巴勒斯坦外長以及伊斯蘭合作組織秘書長。
布魯金斯學會的學者們特別注意到,王毅在會談中強調,外長代表團「將中國作為國際斡旋的第一站,表明對中國的高度信任,體現了雙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優良傳統」。王毅說,這意味著「中國是廣大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好朋友、好兄弟。」
習近平在金磚國家特別峰會上發言
2023年11月21日,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以巴問題特別視頻峰會上發表講話。
除了繼續強調落實「兩國方案」和停火止戰、人道援助等立場之外,習近平強調「巴以局勢發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國權、生存權、回歸權長期遭到漠視」。
中國外交部發佈《中國關於解決巴以衝突的立場檔》
2023年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佈《中國關於解決巴以衝突的立場檔》,為解決以巴衝突提出五點建議,其內容基本就是習近平和王毅此前所表述立場的濃縮。
值得注意的是,檔強調「在聯合國主導和組織下」促進以巴和平調解和會談,制定落實「兩國方案」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不再提及中國促進以巴和解的角色。2023年4月,時任外交部長秦剛在與以巴外長的通話中稱,中國願意為以巴和談「提供便利」。
(注:下文將提及,中國在2024年7月轉而促成巴勒斯坦內部對立政黨哈瑪斯與法塔赫的和解)
中國在安理會否決美國提出的停火決議
3月22日,中國和俄羅斯否決了美國在安理會上提出的一項關於以巴問題的決議草案,導致其未能通過。草案中提到「立即和持續停火以保護各方平民」是「當務之急」,但這似乎並沒有讓一直呼籲「停火止戰」的中國滿意。中國代表團指責美國在停火問題上「玩文字遊戲」,為停火設置釋放人質的先決條件。
美國代表團指責中俄玩「卑劣政治」。「毫無疑問,美國支持停火。我們知道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是通過談判達成釋放人質的協議美國表示,」美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伍德表示。「中俄沒有進行有意義的外交,只提供說教,但更糟糕的是,他們繼續庇護哈瑪斯。」
中國至今尚未就10月7日的恐怖襲擊譴責哈瑪斯。
中國邀請哈瑪斯與法塔赫在北京磋商和解
2024年4月,中國邀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瑪斯)在北京磋商,實現巴勒斯坦的內部和解。
習近平訪問法國並磋商中東問題
2024年5月5日,習近平訪問法國,期間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商討中東局勢,並發表了《中法關於中東局勢的聯合聲明》。當中除了呼籲可持續停火、保護平民、人道援助、「兩國方案」之外,特別「譴責以色列違反國際法建設定居點的政策」。聲明中說稱「該政策將對持久和平以及未來建立有生存能力、領土連貫的巴勒斯坦國的可能性構成重大障礙」。習近平和馬克龍共同表示,「加薩的未來治理不能與以‘兩國方案‘為基礎的巴以衝突的全面政治解決脫鉤」。
中國支持聯合國安理會重審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的申請
聯合國大會5月10日通過決議,認定巴勒斯坦符合《聯合國憲章》規定的聯合國會員國資格,建議安理會重新「從有利角度」審議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的申請。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借此批評美國稱:「令人遺憾的是,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申請,於4月18日被美國在安理會無情否決。美國在巴以問題上一再行使否決權,無理阻撓國際社會為解決巴勒斯坦長期遭受歷史不公所作出的努力,不符合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北京舉行中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
2024年5月30日,北京舉行中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習近平在開幕式演講中提到中東局勢稱:「戰爭不能再無限繼續,正義也不能永久缺席,‘兩國方案’更不能任意動搖。」他表示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並將向加薩加大人道主義援助力度。
中國促成哈瑪斯與法塔赫和解,發表《北京宣言》
哈瑪斯和法塔赫7月23日在北京簽署協議(又稱《關於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共同組建一個臨時政府,管理加薩和以色列目前佔領的約旦河西岸。
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員認為,中國的這一嘗試能否對中東局勢的緩和有實際作用傷不確定。「中國此舉可以增強其一貫宣揚的和平締造者形象,但通過接納哈瑪斯,中國實際上可能使以色列在未來的協議談判中很難認真與巴勒斯坦進行對話,」他們寫道。
尚未譴責哈瑪斯的北京譴責對哈瑪斯領導人的暗殺
哈瑪斯7月31日證實其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在伊朗遭暗殺,並稱是以色列所為。以色列沒有聲稱對此事件負責。
中國外交部8月1日譴責了暗殺行為,並表示「對這一事件可能導致地區局勢進一步動盪深感憂慮」。
以色列炸死真主黨領導人,中國表示反對
9月27日,以色列在對黎巴嫩貝魯特的空襲中炸死了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中國外交部在9月29日的回應中稱「反對侵犯黎巴嫩主權和安全的行為」,並且「敦促當事方特別是以色列立即採取措施推動局勢降溫」。
王毅出席聯合國安理會中東問題高級別會議
9月27日,王毅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安理會中東問題高級別會議並致辭。除了強調中國一貫的立場並宣揚中國促成巴勒斯坦內部和解之外,也隱晦批評美國,強調「對當事方有重要影響的國家要拿出真誠、負責任態度,為平息戰火發揮更多建設性作用」。他在發言的最後再次強調「中國是中東國家的戰略夥伴,始終是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穩定的促進者、中東發展的貢獻者」。同時再借機暗批美國:「中國從不干涉中東國家內政,從不在中東地區圈劃勢力範圍,從不利用熱點問題謀求地緣私利。」
媒體敘事
中國官媒在中東問題的敘事上更直接地放大了中國是「中東人民真誠的好朋友」,美國是「自私自利的拱火者」這一敘事。《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等媒體頻繁發佈文章,紛紛強調美國在中東衝突中的責任,將美國刻畫成中東地區不穩定的主要推動者。
《環球時報》在哈瑪斯恐怖襲擊次日便發文表示,以巴衝突有著複雜的歷史背景,美國和部分西方國家在襲擊發生後迅速「選邊站」支持以色列是「火上澆油」的行為。文章還稱,「這次巴以之間的大規模武裝衝突再次證明了美國和西方以‘和平’為幌子,追求絕對安全的手段無法實現真正的和平與安寧。」
《人民日報》在2023年10月22日援引新華社的一篇文章,當中充斥著「美國拱火添油」、美國「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呼喚戰爭」和「美國是導致巴勒斯坦問題長期存在的幕後黑手」等觀點。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李偉健今年初發表的一篇文章在微信被廣為傳閱。這篇發表在《專家筆談: 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 》欄目中的文章計畫亮明瞭中國在中東戰略上愈發採取的「楔入」立場,以及官方最愛的「東升西降」敘事——
「美國在處理烏克蘭和巴以兩場危機過程中顯示出其源於霸權主義原則的政策路線和實力的局限,也讓‘全球南方’進一步看清了美國的霸權面目,繼而對美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產生質疑。 越來越多的「全球南方」國家期盼出現新的國際秩序,它們紛紛提出保持自主性的主張,渴望掌握和規劃自己的命運,那些長期受制於美國的發展中國家現在更多將目光投向了金磚國家和上合組織等非西方國際合作機制。這加速了美國領導權的衰落,‘這一趨勢在 2024 年可能會變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