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焦點

中美對話現場翻譯張京,布林肯:應該給她加薪

中美對話現場翻譯是張京,布林肯:應該給她加薪

文/羅樂

觀察者網報導,3月18日舉行的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上,美方率先挑起爭端,氣氛一度「劍拔弩張」。這場舉世矚目的對話,在全球媒體、社交平台上直到現在仍熱度不減。

其中,一個和女翻譯張京有關的小細節又火爆了。楊潔篪、布林肯同中方翻譯互動一幕,緩和了現場緊張的氣氛,也顯示出中方外交人員的專業程度。

首場對話的開場陳述階段,美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兩人的開場白嚴重超時,並對中國內外政策無理攻擊指責,挑起爭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楊潔篪隨後回應,點明了美國當下方方面面存在的問題。

楊潔篪發言結束之後,想讓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繼續說幾句。此時,中方翻譯張京說:「我先……先翻譯一下。」

楊潔篪微微一笑:「還要翻譯嗎?翻吧。It’s a test for our interpreter! (這對翻譯是個考驗!)」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插話說:「我們應該給翻譯加薪。」

楊潔篪回答說:「Yeah。」

這一段正能顯示出中方外交人員的專業程度。曾長期站在中美外交一線,被老布希稱為「老虎楊」的的楊潔篪,臨場作出反應,嚴正闡明中方立場,一一駁斥美方的指責。而中方代表的現場翻譯以沉穩大氣、完整準確的表達,也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大國外交人員的風采。

她專業的翻譯,準確的表達,不僅贏得了國內外網友的讚譽,也引發了好奇,這位翻譯究竟是誰?

「這個眼神是那種雖然困難,但沒在怕的。」

「她幹得非常不錯!」

原來,她就是外交部翻譯司的高級翻譯張京。

其實,早在2013年,張京就已經「出圈」。當年的3月1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一位身穿黑色職業裝,留齊肩長髮,神情專注的女翻譯,因表情冷豔,吸引了現場不少鏡頭,並瞬間紅遍網路。她就是張京。

根據杭州《都市快報》的報導,張京是杭州人,2003年從杭州外國語學校畢業,保送到外交學院英語專業,2007年被外交部錄用。因為在學校裡表現出色,很多外交學院的同學都尊稱張京為「牛掰學姐」。

張京初中和高中的同學奚先生告訴《都市快報》說,「她就是一個全才,在高手如林的杭外,她各科成績一直都保持班級前五名,學校的英語演講比賽,她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奚先生說,「不僅學習好,其他方面也很突出!」

張京在杭外讀書時的高中班主任,英語老師胡躍波則說,張京是個執著、專注的人,知道自己要什麼。「她初中起就立志做外交官,想將來進入外交部門工作。高中三年她成績很優秀,完全有能力進北大、清華這樣的綜合性大學,但她選擇繼續追求夢想,保送進了外交學院。」

值得一提的是,當中國網友被中方翻譯人員的表現「圈粉」時,不少美國網友卻對美方代表團中一位染紫色頭髮的翻譯感到不滿。

從社交媒體流傳的視頻畫面來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右手側的確坐著一位「染紫色頭髮」的女士。觀察者網根據《南華早報》視頻錄影查證,該女士為美方代表團的翻譯人員。

有人表示美方在會談上的表現已經足夠尷尬了,「與中方對話還派出一位元染紫髮的女士,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100倍」。

美方的翻譯人員染紫髮

就此事討論最為熱烈的一條推文認為,在這種場合讓染著紫色頭髮的人士參與,會被認定為美方「軟弱」,並諷刺做出這一決定的布林肯,是「戰略天才」。此條推文獲2300次轉發,超1萬點贊。

作為國際外交領域內最重要的一場交鋒,美方因準備不足自作聰明,淪為笑柄。美方不遵守事先有關發言時間的約定,挑釁在先,這不是待客之道,也不符合外交禮儀。而當發現美國外交代表團還有這樣一位「染髮成員」後,有網民感歎:「難怪中方說我們毫無誠意(take it seriously)。」

火上澆油!美方的翻譯,放大了布林肯的攻擊性

文/公眾號「獨到英語」

中美會談一個小時開場白的音訊,我仔細地聽了一遍。聽完之後,我覺得翻譯工作,真的很難,真的很重要。

給中美會談這樣規格很高,非常敏感的會議做口譯,是極具挑戰的。不過,今天中方譯員的表現,非常驚豔。

楊潔篪講了十分多鐘後,開玩笑地說了一句,It’s a test for the interpreter. 要考驗一下翻譯了。

隨後,布林肯也幽默地回應了一句,We’re going to give the translator a raise. 要給翻譯漲工資了。

兩句玩笑之後,會場很快安靜下來,等待中方譯員開口。在中美兩國外交高官的注視下,在無數長槍短炮的瞄準下,把筆記上十分多鐘的內容翻譯出來,這份工作,你想不想試試?

令人驕傲的是,中方譯員的表現極其優秀,沉著冷靜,流暢準確地完成了高難度的翻譯。這麼好的翻譯,在整個地球上,屈指可數。

相比之下,美方譯員的表現,就比較令人遺憾了。

在會談中,第一個發言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人,你懂的,喜歡指手畫腳,說來說去就是那些事。

布林肯講完,美方譯員開始翻譯。在聽完一個小時的音訊後,我又對照著布林肯講話的逐字記錄,聽了一遍美方譯員的翻譯。

聽完之後,我覺得有問題。

翻譯是否流暢這類問題,就暫且不提了。關鍵的問題在於,美方譯員的譯文,比布林肯的原文,更具攻擊性。

舉個例子,下面是布林肯的原文:

We’ll also discuss our deep concerns with actions by China, including in Xinjiang, Hong Kong, Taiwan, cyber attacks 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conomic coercion toward our allies.  Each of these actions threaten the rules-based order that maintains global stability.  That’s why they’re not merely internal matters and why we feel an obligation to raise these issues here today.

我們還將討論我們對中國行動的深切關注,包括在新疆、香港和台灣的行動,對美國的網路攻擊,以及對我們的盟友的經濟脅迫。這些行動都威脅到維持全球穩定的基於規則的秩序。正因為如此,這些問題不只是內政問題,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感到有義務今天在這裡提出這些問題。(網易)

下面是美方譯員的譯文:

那麼,也因此,中國的諸多的問題,包括在新疆、香港和台灣的這個議題,以及對美國進行的網路的攻擊,還有對於我們的夥伴以及盟國的進行的經濟的這種脅迫的這種行為,對於世界的利益來說都是一種損害,我們當然不樂見。這個問題存在這不已經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乃是世界的這個問題。

布林肯的講話,顯然是無中生有,無理取鬧。但是,實事求是地說,譯文中加粗的那兩句攻擊中國的話,布林肯並沒有說過。

我猜想,美方譯員應該不是有意加上去的,可能是在閱讀自己筆記時,有的地方辨認不出來了,為了使前後譯文連貫,臨時加了內容。

我們知道,出席會議的中方官員,應該都是會英語的,多少能聽得懂布林肯的原文。

但是,英語畢竟是外語,是分析之後才能夠理解的語言。

而母語是我們的本能,母語的資訊更加容易進入我們的大腦,被我們記住。

而且,在聽完布林肯的講話後,中方官員也不可能把美方譯員的譯文,和布林肯的原文一句一句地進行比對。

譯文和原文的偏差,不止這一處。我們再來看一段布林肯的原話,下面的It指的是前文提到的the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

It  helps countries resolve differences peacefully, coordinate multilateral efforts effectively, and participate in global commerce with the assurance that everyone is following the same rules.

它幫助各國和平解決分歧,有效協調多邊努力,參與全球貿易,確保每個人都遵循同樣的規則。(網易)

下面是美方的譯文:

因為我們要爭取和平,希望能通過多邊的這個辦法,來解決問題,那麼我認為,這個世界也是非常同意這樣的一種做法,要捍衛我們所從事的,以及現在所有的這些規則。

布林肯談的是commerce,做生意,譯文中沒有出現。譯文中增加了,爭取和平,給人感覺布林肯在以戰爭作為威脅。譯文還增加了,這個世界也是非常同意這樣的一種做法,給人感覺美國得道多助,而中國是孤家寡人。

聽完譯文的中方官員,是不是感受到了比原文更多,更強的敵意?翻譯的陰差陽錯,對於中美關係的走向,究竟會有多大的影響呢?不過,也不必苛責,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