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乘客拍攝中國機場軍用設施遭拘留

中國安全部披露,當前中國營運的機場中,近三分之一是軍民合用機場。

文/RFA

一名外國籍乘客最近在中國民航客機上拍攝窗外軍事裝備,被後排乘客舉報後,該名外籍乘客受到警方處置。中國安全部披露,當前中國營運的機場中,近三分之一是軍民合用機場。

據四川觀察微博上周日(16日)報導,6月12日,義烏飛往北京CA1880航班上,疑似一名外國乘客將手機卡在遮光板拍攝軍民合用機場,後排乘客予以舉報。相關視頻顯示,有乘客將手機放在飛機座位旁窗戶的遮光板和透明窗板中間,拍攝窗外景色。而義烏機場工作人員表示,軍民合用機場不允許在跑道上拍照,如違反規定,會上報公安,由公安部門處理。

拍視頻舉報的張先生表示,當時飛機馬上準備起飛,空姐提醒乘客將遮光板全部合上。他說:「偷拍者看著像外國人,空姐跟他們說話也是外語。」於是向小程式(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平臺)舉報。

對此,江西法律界人士肖先生週二接受本台採訪時說,他也聽聞此事,感覺現在到處有可能違法的陷阱:「按照這樣的邏輯就連平時走路,看什麼東西,即使你不拍攝也構成犯罪、構成違法,因為在他們心目中,什麼都是機密,什麼都是軍用的,這樣做並未展現大國的所謂自信,也沒有展現基本的寬容。」

中國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6月24日發文表示,由於軍民合用機場往往部署有重要軍事裝備,並承擔日常演訓任務,民航乘客應遵守相關規定,不得擅自拍攝敏感軍事區域、軍事設備。

中國近三分之一機場軍民合用

文章稱,據相關統計,當前中國營運機場中,接近三分之一是軍民合用機場。它們大多位於沿海、沿邊等地區,戰略地位突出,軍事價值重要。為保障軍事安全,防止旅客「無意」中獲取、洩露軍事機密,當民航飛機在軍民合用機場起降、滑行時,旅客應當根據空服員的要求關閉遮光板,不得擅自拍照、攝影甚至將有關內容傳上網路。

時事評論人士陸軍認為,民用機場屬於公開場所,當局如果需要保密軍事裝備,不應把軍用設施安置在民用機場。他對本台說:「軍用部分即便需要保密,也應該嚴密的遮擋或反復告知民用航空的乘客。而像現在這樣在沒有嚴密遮擋,也沒有反復充分告知的情況下,就把乘客拘留。這顯然是對於保密工作的濫用。」

中國國安部的文章舉例,不久前,東南沿海地區某軍民合用機場,乘客劉某在飛機滑行起飛過程中,無視機艙內廣播和空服員的提醒要求,擅自將開啟錄影功能的手機放置在機窗遮光板與視窗的夾層之間,並反覆開啟遮光板,對機場周邊設施、建築和軍機等進行攝錄,打算發微信朋友圈炫耀。劉某此舉不僅導致其所乘坐的航班延誤,影響了同機旅客的行程計畫,更因涉嫌擾亂公共交通秩序,被相關部門依法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

陸軍認為,當局因此抓捕乘客只能有兩種可能,一是義烏機場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但是保密工作沒做到位,屬於失職,應追究的是機場軍用裝備的管理者,而不應處罰乘客。另一種可能性,陸軍說:「軍用機場根本不涉秘,不需要進行嚴格保密,現在為什麼要拘留乘客,那就是當局借助這些莫須有的所謂案件,渲染國家機密、軍事機密。煽動民眾抓間諜的情緒。

2022年中國軍民合用機場或80個

據微博帳號「中國軍號」披露,截至2017年,中國正在運行的軍民合用機場共64個,占中國運輸機場總數的28.4%,這類機場往往建設在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的地區。而到2022年初,中國有大約238個民用機場。按照近三成軍民合用機場推算,中國軍民合用機場應增至近80個。

連結:乘客拍摄中国机场军用设施遭拘留 — 普通话主页 (rfa.or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