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美國應該尋求與中國經濟上脫鉤」 川普第二任期對華外交現端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川普

文/voa文灝

前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在一篇新發表的文章中呼籲加大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對手的強硬態度,以維持世界和平。外界相信,如果川普贏得今年的大選,奧布萊恩有可能擔任重要的外交職務,而這篇文章則可能反映了川普第二任期的外交方向。

與中國經濟脫鉤

在這篇星期二(6月18日)發表於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上的長文裡,奧布萊恩認為美國應當和中國在經濟上完全脫鉤,並反擊中國。

「就像中國試圖瓦解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一樣,華盛頓也應該以牙還牙–如同在冷戰中成功地弱化了蘇聯的經濟一樣。」 他寫道。

奧布萊恩的說法與目前喬·拜登(Joe Biden)政府的說法不一樣。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 )多次強調,美國不尋求與中國全面脫鉤,但是要「去風險」。她說,與中國全面脫鉤將是「災難性」的。

奧布萊恩說,川普在第一任期內開啟了對中國事實上的脫鉤政策。對大約一半的中國輸美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讓北京可以選擇在改變行為的情況下恢復正常貿易,但中國沒有抓住這個機會。

他說,現在是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時候了。正如川普所主張的那樣,對中國商品徵收60%的關稅,並對任何可能對中國有用的技術實施更嚴格的出口管制。

加強與印太盟友和夥伴的關係

此外,奧布萊恩還表示美國應當加強和印太地區盟友的關係以遏制中國。

「華盛頓應該保持和北京的溝通管道,但美國也應該聚焦與太平洋盟友的外交,例如澳大利亞、日本、菲律賓、韓國,以及新加坡這樣的傳統夥伴和印尼、越南這樣正在逐漸形成的夥伴。」 他寫道。

一些中國問題專家對與奧布萊恩的論點表示不解。

「‘切斷一切經濟聯繫’…那到底什麼意思?」 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Albright Stone Group)負責中國與技術政策的副合夥人保羅·特廖洛(Paul Triolo)在前身為推特的X上寫道。

如果今年前總統川普再次當選,奧布萊恩可能將在其政府內擔任重要外交職位。「如果川普11月獲勝的話,奧布萊恩很可能會是國務卿的候選人之一,」 中國事務專家利明璋(Bill Bishop)在X上寫道。

台灣應當在國防上有更多的投入

除了指出美國的對華政策外,奧布萊恩還認為台灣在應當在國防上投入更多資源,而不是依賴美國。

「台灣每年花費190億美元在國防上,這還不到其年度經濟支出的3%。雖然這已經比大多數美國的盟友和夥伴的支出更多,但還是太少了。」他寫道。「下一屆政府應該在清楚地表明美國將維持其承諾的同時,表達期望台灣在國防上投入更多並採取別的措施,例如擴大徵兵範圍。」

開啟核武器原料生產

奧布萊恩在文章中還表示,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已經在近年來逐漸形成了一個反美獨裁軸心,而美國作為回應有必要再次開啟核武器原料的生產。

「如果中國和俄羅斯繼續拒絕加入善意的軍備控制談判的話,美國應該恢復核武器的基本裂變同位素鈾-235和鈈-239的生產。」 他寫道。

美國無黨派非政府組織控制武器協會(Arms Control Association)執行主任達里爾·金博爾(Daryl G. Kimball)認為奧布萊恩的想法是「危險的」、「適得其反的」。

「核霸淩並不奏效,而且會導致軍備競賽。」 他寫道。

第二屆川普政府外交政策?

不少政治和外交專家們認為,奧布萊恩在這篇文章中所列舉的措施很可能會被第二屆川普政府所採用。

政治新聞編輯、前馬里蘭州州長高級顧問朗·古恩茲柏格(Ron Gunzburger)在X上寫道:「這是目前我看到的最全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最簡明易懂的川普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它的作者是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一個川普很喜歡的人。」

川普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參謀長埃里克斯·格雷(Alex Gray)表示:「如果你想明白‘美國第一’的外交政策到底是什麼意思,就讀奧布萊恩的這篇文章。」

連結:“美国应该寻求与中国经济上脱钩” 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外交现端倪? (voachinese.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