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社會政治軍事

2024香格里拉對話重頭戲:美中防長首次面對面,他們到底要談什麼?

2023年6月3日,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丁在新加坡舉行的第20屆香格里拉對話峰會上發表講話。

文/voa許寧

這個星期五(5月31日)在新加坡登場的第21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丁(Lloyd Austin)將與中國新上任的國防部長董軍舉行首次會晤。外界關注美中兩軍能否在南中國海、台灣等重點安全議題上借助這一罕見的直接對話降低緊張局勢。此外,與解放軍東部戰區建立溝通熱線,也是美方希望借這一會議取得的成果。

美中防長對話受關注

五角大廈上星期五(5月24日)宣佈,奧斯丁將在香格里拉對話會議期間將會晤中國國防部長、中國海軍上將董軍。據報導,奧斯丁與董軍的會晤將在當地時間星期五舉行。

本屆香格里拉對話有45國代表出席,美中防長的直接會晤成為之一防務論壇的焦點之一。這將是奧斯丁與董軍繼今年4月通電話之後的首次面對面交流。

2022年,時任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南茜·佩洛西(Nancy Pelosi) 訪問台灣引發北京的強烈不滿,中國暫停了兩國之間的主要軍事溝通管道。去年11月,美中兩國元首在美國加州會談後,雙方同意部分恢復兩國軍事高層溝通,包括重啟兩軍戰區指揮官通話,但兩國防長一直沒有會晤。

奧斯丁上一次會晤中國國防部長是在2022年12月。當時的中國防長魏鳳和與奧斯丁在柬埔寨共同出席了一次地區防長會議。2023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中國拒絕安排兩國防長正式會晤,部分原因在於,當時與會的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因牽涉與俄羅斯武器出口商的交易遭美國制裁。奧斯丁與李尚福在會議期間只有握手並進行了簡短的交談。

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政策研究院中國分析中心高級研究員賴爾·莫里斯 (Lyle Morris)對美國之音說,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這意味著雙方可以親自坐下來解決兩國之間的一些問題,即使他們不能解決導致緊張的所有根源。在這方面,這(會晤)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雙方至少致力於對話。」莫里斯說。

他還說,鑒於董軍新上任,這將是兩位領導人見面和相互瞭解的機會,也將是一個建立關係以加強軍對軍對話的機會。

奧斯丁與董軍會談些什麼?

預計,董軍將在新加坡當地時間星期日(6月2日)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圍繞「中國的全球安全觀」作大會發言。

但中國方面似乎沒有興趣為全球和地區安全營造安寧的氛圍。台灣新總統賴清德5月20日宣誓就職三天后,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出動多軍種,對台灣進行了「懲戒性」的圍島演習。

前白宮國安會官員、美國喬治城大學高級研究員韋德甯(Dennis Wilder)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在台灣附近的「脅迫性的軍事活動」勢必成為奧斯丁與董軍會面時的討論議題。

美國、菲律賓、日本和澳大利亞上個月在菲律賓附近的南中國海海域舉行首次聯合海上演習。美國和菲律賓官員,反復強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適用于南中國海。

韋德寧說,奧斯丁與他的中國同行會晤時一定會提出對南中國海安全局勢的關切。他說:「這是一個美國有共同防務條約的領域」。

亞洲協會的莫里斯說,奧斯丁應該告訴董軍,「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聯盟是牢不可破的,對美國盟友和夥伴的任何侵犯都將引起美國的極大關注」。

事實上,在本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奧斯丁的演講的主旨就是美國和盟友的關係。

美國國防部5月29日在一份新聞稿中說,國防部長奧斯丁在出席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期間將會見地區同行,其對全體與會者發表的講話將「強調理念相近的印太夥伴的新融合,這些夥伴對地區的自由開放有著共同的願景」。

美國國防部強調,拜登政府對印太地區的「能力建設」的投入説明這一地區的盟友和夥伴建立了更為緊密的聯繫,取得了「歷史性的成績」。這些盟友和夥伴包括東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印度等。

前白宮國安會官員韋德甯說,奧斯丁要提出的另一個議題會是中國對俄羅斯國防工業支持。「另一個討論的重點實際上是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軍事裝備的援助,這些裝備用於俄羅斯國防工業,例如機床–先進的機床可説明製造火炮和其他必要的戰爭裝備。」他說。

美國官員多次在公開場合對中國援助俄羅斯國防工業表示關切。

韋德甯說,董軍作為一名中國少有的海軍出身國防部長,與俄羅斯等國的軍方已經進行了廣泛的交流,美國對他興趣濃厚。

「即便是從純粹的個人經歷層面,奧斯丁很有興趣瞭解這個人是誰,他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如何思考自己的職業。」韋德寧說。「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極其重要的。個人接觸對建立信任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認為這是一次非常有用的會議。」

美中建立「熱線」,因應台海可能危機?

美中兩國之間能否在兩軍關鍵戰區之間建立直通「熱線」,是美中防長此輪會晤的另一個受人關注的問題。

美國一直在推動讓美軍印太司令部與解放軍東部戰區建立溝通管道。美國國防部發言人向美國新聞網站Semafor證實,建立這一熱線溝通機制「將是我們本星期會議討論的一個項目」。

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的戰略的方向是東中國海和太平洋,主管針對台灣的軍事行動,包括最近舉行各類大型軍事演習。在台海兩岸局勢持續緊張之下,美國希望與中國這一戰區建立直接的軍方溝通機制,以幫助雙方瞭解彼此意圖,以避免誤判。

分析認為,奧斯丁希望借與董軍的會晤,將美軍印太司令部與解放軍東部戰區建立直接溝通機制提上日程。

「這是(拜登與習近平)在三藩市達成的協議,但尚未實現。」前白宮國安官員韋德甯說:「因為中方在台灣地區進行了激烈的演習,我們剛剛在賴清德的就職典禮後就看到了這一點。」

不過,許多專家對美中兩國防長通過會晤降低地區安全緊張局勢的前景並不看好,認為美中兩軍之間只是各說各話,雙方結構性的衝突不會因為奧斯丁與董軍的會面得以任何改善。

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高級研究員理查·費舍爾(Richard D. Fisher, Jr.)說,美中雙方應該對此次會議的期待「有限」。

費舍爾對美國之音說:「就是不要出現崩潰,不要出現一位國防部長對另一位部長的嚴厲譴責的情況,希望會有下一次會議–這就是雙方真正希望從這次會議中得到的,就是還會有下一次會議。」

他說,中國對美國和對國際都是軍事威脅,但是,他不認為中國國防部長董軍會想聽這些。「我懷疑不會。」他說。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是另一個焦點

本屆香格里拉對話會的另外一個備受關注的議題聚焦在各國如何應對中國在南中國海愈加具有進攻性的舉動,尤其是中國近期與菲律賓在菲國海岸附近頻繁發生的船隻對抗和衝突。

中國海警船屢次使用高壓水槍攻擊菲律賓船隻,造成一些船員受傷。

菲律賓總統斐迪南·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將在香格里拉對話會的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小馬可仕是否借此向中方「喊話」,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小馬可仕本周早些時候指責中國海警在南中國海實施的禁漁令和最近公佈的海警執法規定將升級地區緊張局勢。他說,中國的規定可能導致菲律賓國民在有關地區遭到中方逮捕。

連結:2024香格里拉对话重头戏:美中防长首次面对面,他们到底要谈什么? (voachinese.com)

美中持續緊張之際,兩國防長於新加坡會晤

文/美國之音

五角大廈表示,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丁(Lloyd Austin)週五(5月31日)在新加坡與中國國防部長董軍會晤時,對中國在台灣海峽的軍事活動表示擔憂。奧斯丁與董軍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舉行了超過1小時的會晤,這是兩國防長自2022年以來,睽違18個月首次進行的實質面對面會談。

五角大廈發言人、空軍少將派特·萊德(Pat Ryder)在兩人會後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部長(奧斯丁)對(中國)解放軍近期在台灣海峽周邊的挑釁活動表達了擔憂,他並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應利用台灣的政治過渡(正常、常規民主進程的一部分)作為採取脅迫性措施的藉口。」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指出,美國對台灣的做法違反美方承諾、向台灣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根據五角大廈發佈的會議紀要,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週五表示,美國和中國軍事指揮官之間的電話交談將在「未來幾個月」恢復。奧斯丁也對年底前美中兩國成立「危機溝通工作小組」的計畫表示歡迎。

北京方面對兩國安全關係「趨於穩定」表示讚賞。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對記者表示,這次會談是「積極的」;董軍部長指出,「當前(中美)兩軍關係止跌企穩」的局面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吳謙提醒,北京和華盛頓不可能在一次會晤中就解決所有雙邊問題。他說「談總比不談好」,稱董軍與奧斯丁在會中就兩國關係、台灣、南中國海問題交換了意見。

根據五角大廈會議紀要,奧斯丁明確表示,美國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安全、負責任地飛行、航行和行動。他強調尊重國際法保障的公海航行自由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南中國海。

此外,奧斯丁還討論了中國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方面的支持作用。

今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會召開前一周,中國在台灣周邊舉行軍事演習,並在台灣新總統賴清德就職後發出對台獨勢力發動戰爭的警告。北京方面稱賴清德為「危險的分裂分子」。

中國還對美國在亞太地區不斷深化的防務關係、特別是與菲律賓的防務關係,以及美國在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定期部署軍艦和戰鬥機感到憤怒。北京認為這是美國數十年來遏制中國努力的一部分。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的政府和中國一直在加強溝通,以緩解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對手之間的摩擦。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年4月才訪問了北京和上海。

美中雙方的重點之一是恢復軍事對話,這被視為防止爭端熱點失控的關鍵。

中國於2022年中斷了與美國的軍事交流,以回應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南茜·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2023年,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進一步加劇,原因包括據稱一隻中國間諜氣球在美國領空被擊落、時任台灣總統蔡英文與佩洛西的繼任者凱文·麥卡錫(Kevin McCarthy)的會晤、以及美國對台北的軍事援助。

去年11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拜登舉行會晤後,雙方同意重啟高層軍事會談,其中包括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與負責台灣、日本附近和南中國海軍事行動的中國指揮官之間的通訊管道。

在拜登和習近平同意恢復軍事對話之前,奧斯丁曾警告說,事故有可能失控,特別是在中美軍隊之間缺乏開放的溝通管道的情況下。

奧斯丁與董軍週五的會晤是繼今年4月兩人通電話之後舉行的,這為進一步舉行軍事會談以緩和緊張局勢帶來了希望。奧斯丁與中國國防部長的最後一次重要互動是在2022年11月,當時他在柬埔寨會見了時任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

魏鳳和隨後被李尚福取代。李尚福在2023年香格里拉對話會上與奧斯丁握手並簡短交談,但並未與他舉行正式會談。

奧斯丁和董軍將於本週末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演講,預計他們將談及各自國家面臨的一系列壓力點。

美國對中國快速發展的軍事能力越來越擔憂,一直在加強其在該地區的聯盟和夥伴關係,以對抗中國在台灣和南中國海問題上日益增強的強勢專斷。

菲律賓總統斐迪南·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將於週五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主旨演講。馬可仕堅決反對中國在其外海海域的行動,並尋求深化與美國的防務合作。

連結:美中持续紧张之际,两国防长于新加坡会晤 (voachinese.com)

中國高調對台軍演後 “香格里拉對話”議題引關注

文/RFA

第21屆 「香格里拉對話」將於5月31日至6月2日在新加坡舉行。主辦活動的英國智庫 「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表示,今年的會議預計有來自超過40國,550多位國防部長、軍方高層與政府官員、安全專家、企業領袖等人士出席,其中包括美國、中國、印尼、菲律賓等國家的領導人或防長。

馬可仕將發表主題演講 表達菲國南海立場

在中菲南海摩擦持續升級之際,此屆 「香格里拉對話」 將邀請菲律賓總統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在開幕首日發表主題演說。路透社報導,馬可仕週三告訴記者,他獲邀就南海問題發表談話具有重要性,他將說明菲律賓在此議題上的立場。

近期,中國海警在南海黃岩島、仁愛礁等主權爭議海域多次對菲律賓船隻發射水炮,最近一次在4月30日,造成菲方人員受傷。菲律賓政府5月初再度召見中國駐菲律賓副大使,抗議北京連續在南海爭議水域的 「不負責任行徑」。菲方當時統計,菲律賓今年已就南海問題向中方提出20次抗議,而在馬可仕任內已多達153次抗議。

另外,根據主辦單位公佈的議程,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印尼當選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也將在今年的對話活動中發表演說。

五角大廈:美中防長將舉行會晤

今年 「香格里拉對話」 的另一大熱點,無疑是美中防長可能舉行雙邊會談的消息。美國五角大廈上週五(24日)宣佈,在新加坡期間,防長奧斯丁將與中國防長董軍會晤。董軍在去年12月,接替了遭免職的李尚福中國防長的職務。此外,奧斯丁還計畫與日、韓防長舉行三邊會談,並與新加坡新任總理黃循財會面。

據路透社報導,奧斯丁與董軍的會談時間定於本週五。若會面順利舉行,這將是兩人繼4月16日視訊會議後的再次互動,也是美中防長過去一年半以來,首次以面對面的形式舉行會談。美中防長最後一次會晤是在2022年11月,當時奧斯丁與原中國防長魏鳳和在柬埔寨舉行的東盟國防部長擴大會議(ADMM Plus)期間,舉行了場邊會晤。

不過,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週四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時,並未證實美中防長會面的消息,僅表達中方對此 「持開放態度」。他表示:「中方認為,中美兩軍高層保持戰略溝通,有利於穩定兩軍關係、增進相互瞭解,中方對此持開放態度。」

2022年8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率團訪問台灣後,中方中斷了與美國軍事高層對話等多項交流,並拒絕在去年五月 「香格里拉對話」 上安排美中防長會談。直至去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三藩市舉行了會晤後,雙方才同意恢復兩軍高層溝通。

會談可能觸及台海、南海、俄烏議題

有關美中防長會晤可能涉及的議題,華盛頓智庫 「美國企業研究所」 (AEI)資深研究員、專研美中戰略競爭的庫珀(Zack Cooper)認為,美中軍方高層預期會觸及三大主題。

庫珀透過書面方式向本台表示:「第一,兩人會先試圖認識彼此,建立一點信任;第二,雙方肯定會在台灣、南海、俄烏戰爭、危險軍事互動等議題上交換意見,重申以往論述;第三,我猜測他們會就美中軍事合作的下一步有些許討論,可能會聚焦在傳聞已久的戰區指揮官會談。」

曾任美國國務院中國政策顧問、現為華盛頓智庫 「哈德遜研究所」 (Hudson Institute)中國中心主任的余茂春接受本台採訪時也表示,預期美中防長此次會談僅是就 「事務性議題」 進行討論,做一些原則性的表述。

餘茂春分析:「現在局勢不太一樣,中共比較處於弱勢,因為中共內部的指揮結構在變化。習近平大權掌控,新的國防部長沒什麼權力,在中共的軍隊或是政治序列裡面也不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人物。」 反觀美國,他說,美國印太司令近期換人,新司令帕帕羅上將(Samuel J Paparo)沉著冷靜、足智多謀,中方預期不敢貿然採取攻擊性姿態。

專家:對美中防長會談期望很低

曾在美國國安會任職的庫珀直言,他對美中防長會談的 「期望非常低」。

他說:「因為雙方都不願在重大議題上妥協,且美中戰略議題較實質性的意見交換,目前主要是透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與美國國安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的溝通管道來進行。」

不過,庫珀指出,「香格里拉對話」的主旨是提供各方聚集討論 「艱難議題」 的平台。有鑒於北京當局近期在台灣、南海仁愛礁附近海域的行動, 「我想中方今年勢必會覺得備感壓力」。

連結:中国高调对台军演后 “香格里拉对话”议题引关注 — 普通话主页 (rfa.org)

董軍、台海、南海:香格里拉對話的三大看點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周昱君

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對話」週五(5月31日)至週日(6月2日)在新加坡登場,本屆如同往年聚焦于防務與安全議題,有超過40國、5百多位代表齊聚一堂。

首日關注焦點是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晚間將發表主題演說,預料提及中國與菲律賓之間的南海爭端。此外,週末兩天美國防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和中國防長董軍將分別發表演說;兩人在會議期間的會晤,討論內容則將涉及中美關係與台海議題。

中美防長料將會晤

去年底,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命董軍為新任的中國防長,接替此前「神秘消失」數月並被革職的李尚福。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學者林穎佑向DW表示,今年香格里拉對話的「主秀」,是藉由這個機會觀察董軍身為防長如何應對外界。

林穎佑把香格里拉對話形容為一場「動作電影」,而董軍的表現正是「最重要的橋段」,包含他的演說講稿、與媒體的對答,以及跟美方的互動。

「這次是外界第一次去看董軍;董軍過去有個強項就是在軍事交流……他是一個老手,他今天在面對奧斯丁,在面對美國的時候,要如何去回應跟應答,我覺得這是最值得(觀察的)。」林穎佑認為,從董軍過去多次主持中國與外國軍事演習的資歷來看,他應對外界的表現,「應該會比李尚福還要好」。

去年香格里拉會前,有媒體報導指中方拒絕了美方舉行防長會談的請求;後來在會議開幕晚宴上,李尚福與奧斯丁雖有握手與簡短談話,但並未達到美國期待的「實質交流」程度。

今年4月,董軍與奧斯丁曾通過電話,是中美防長時隔18個月首度再有實質交流。當時美方重申有必要維持雙方軍事溝通管道暢通,並強調應「尊重國際法保障的公海航行自由,特別是在南海」;中方聲明則稱,中美兩軍關係應朝「不衝突不對抗」以及「務實合作、逐步積累互信」的方向發展,並呼籲美國在南海、台海議題上,「認清中方堅定立場」。

美國已宣佈今年香格里拉期間會舉辦美中防長會晤;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在30日的記者會未直接證實此事,而是表示:「中美兩軍高層保持戰略溝通,有利於穩定兩軍關係、增進相互瞭解,中方對此持開放態度。」

然而,專家對於這場會談的期待並不高。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者莊嘉穎向DW表示,它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對於雙方的軍事溝通會有幫助,但是「不會帶來什麼突破」。

莊嘉穎認為,美中雙方都不希望緊張局勢升溫,卻也「接受有一定的摩擦、一定的張力」,因此重要的是在各個工作層級維持溝通管道,並且避免誤判。「這不代表關係會轉好,它只是幫助雙方避免衝突的機制,(兩國之間)競爭還是繼續競爭。」

台灣專家林穎佑則分析道,中國防長對軍隊的控制「遠低於」美國防長,因此兩軍的往來是否有實質進展,更應關注未來是否有兩國聯合參謀長的談話,或是「軍種跟軍種、戰區跟戰區的互動」。

台海議題

中美關係自2023年初的「氣球事件」之後惡化,同年11月雙方領袖在三藩市舉行「拜習會」,關係有所好轉。盡管如此,美國在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領域對中國的出口管制,以及對中國電動車施加的高額關稅,都讓兩國分歧繼續擴大。

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也讓中國不滿。20日,民進黨籍的賴清德就任台灣總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有致賀電;隨後,中國加碼制裁美國軍工企業,接著更舉行「環台軍演」,範圍甚至擴及台灣的外離島附近。

有中國專家指出,台灣必定是這次中美防長會談的討論議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采訪軍事專家張軍社,他說,中國會再度要求美國「嚴格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停止干涉台灣事務」,且唯有美國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兩軍關係才能穩定發展。

台灣學者林穎佑則告訴DW,就往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整體情況看來,各國可能不會多談台灣,但是會強調台海區域應維持穩定,也會譴責中國造成區域的不安定,並呼籲中方應以溝通交流取代衝突;對於中國再一次舉辦「環台軍演」,各國也可能在美國的帶領下「更加強硬」,表達更強烈的抗議或不滿。

至於中國希望傳遞的資訊,最重要的或許仍是「一個中國原則」。林穎佑說,中國會重申「台灣議題屬中國內政事務」的主張,「這個基本的論調也是他們的基本底牌、基本底線」;同時,中國也會藉由香格里拉此一國際場合,再度強調其對外態度,也就是主張自身有意和平解決問題,但對於可能「侵犯主權」的行動,中國仍舊「寸土不讓」。

中菲南海爭端

台海議題之外,國際社會更關注或許是南海主權爭端。近期菲律賓多次指控中國在南海爭議水域朝菲方船隻發射水炮、撞船、騷擾或阻擋漁民,特別是在第二湯瑪斯礁(中國稱仁愛礁;菲律賓稱阿雲津礁)和斯卡伯勒礁(中國稱黃岩島)附近。中國則一貫主張菲律賓在南海的行為是「侵權活動」,而中方做法是維護主權的「必要措施」。

在此背景之下,菲律賓與美國越走越近。4月,美日菲三國曾舉辦歷史性的領袖峰會,日本與美國皆表明與菲律賓站在一起;美菲年度「肩並肩」軍事演習也在5月落幕,欲強化雙方協同作戰能力。

香格里拉對話前夕,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透露他的主題演講將重申菲律賓的立場,並致力於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他還表示,自己受邀在香格里拉會議上談南海議題,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南海議題「不只影響區域,更影響全世界」。

莊嘉穎指出,小馬可仕會希望「曝光」中國在南海採取的強力作為,「讓國際更關注南海爭端升溫的可能,也同時讓中國曉得,以他比較多、比較大的船隻,去向一個比較小的國家施壓,會有國際反彈、中國需要承擔一定成本」;然而,北京可能也會再次傳遞同樣的信號,認為是「其他國家逼他們反擊」、而且那些國家「背後有美國主使」。

林穎佑則表示,香格里拉安排小馬可仕發表主題演說,可說是「有備而來」,主要會強調南海安全,但也「不會只有單純講南海」,而是會拉高格局,進一步推動美菲、日菲合作,以促進印太地區整體安全的國際合作。

連結:董军、台海、南海:香格里拉对话的三大看点 – DW –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