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韓專家聚首爾談三邊安全合作
文/中評社首爾3月25日電(記者 郭至君、崔銀珍)
韓國全球戰略合作研究院與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現代韓國研究中心日前在首爾合辦了有關美日韓三邊安全合作的研討會,會上,數十位來自韓國、日本、美國的專家輪番發言,就美日韓軍事安全合作優劣、美日韓三國同盟可能性、中國與北韓俄三國同盟可能性、東亞陣營化等議題表達了各自的觀點。中評社記者注意到,研討會上有不少專家都提到了美國今年總統大選所蘊含的變數,多數專家都認為假如特朗普再勝選,則當前美日韓的安全合作以及三邊關係會受到挑戰。
韓國西江大學教授KIM Jae chun首先表示,現在很多人說是新冷戰時期,是否可以這樣定義仍有很多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有很多障礙,這與冷戰時期的情況非常相似。美國今年11月的總統選舉吸引了全球的注意力,如特朗普再任總統,那麼韓美日三國合作可能走向不同的道路,很多人說,我們需要將三邊合作制度化,於是乎我們看到了戴維營峰會和峰會上宣佈的聲明及原則。因此,我們必須考慮什麼是可持續的三邊合作的重要因素,光有制度化還不夠,如果有壓倒性的民意支持,即使領導人換了三邊合作也可以持續下去。他認為,自由主義的國際秩序是相當必要的,因此需要說服公眾,為什麼在印太地區的安保合作對我們的國家利益很重要。
韓國江原大學教授鄭求娟表示,許多安全合作都集中在遏制北韓的核挑釁上,這本身不是問題,但我們也必須考慮到北韓與其他國家的密切合作,比如俄羅斯,我們必須對這些變化做出應對。韓美日三邊合作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隨著全球背景的變化,三國對威脅有共同的看法,因此合作更加活躍。但是,今年美國正在進行選舉,韓日領導人的支持率低迷,公眾在多大程度上認同這種威脅感?如果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再度當選,美國可能成為三國合作中最弱的一環,甚至可能中斷。因此,三邊合作還需要討論彼此的行為準則,這是使合作制度化的一種方式。
日本一橋大學法學研究科教授市原麻衣子認為,當前自由主義和自由民主正面臨威脅,很多亞洲國家的人民也在抗爭威權政府。日本和韓國是亞洲非常重要的民主國家,我們需要帶頭制定亞洲地區的民主議程,在日美韓三國合作中,這方面應該繼續加強。
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主任Emma Chanlett-AVERY肯定了美日韓三國的安全合作,但她也表示,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優先事項,就北韓問題而言,美日韓保持真正緊密、有凝聚力的三邊合作還是困難重重,如果北韓真的回到談判桌上,接下來的問題是美日韓三國合作的持久性。如果特朗普幾個月後再度當選,他會公開對同盟持懷疑或者敵視態度,那麼,日韓方面會依舊維持我們目前的三國關係嗎?總之,基於充滿挑戰的安全環境,我們有很多重疊的利益和理由需要團結在一起。
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車鬥鉉提到,韓美日三邊安全合作儘管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它面臨著不少挑戰。為了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必須建立一個共同的行為準則,各方必須更好地協調優先事項。另外,他也說,必須最大程度減少美國總統大選帶來的風險,現在有很多悲觀的預測,但同盟關係應該是無論誰當選都很堅定才對。所以,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尋找積極方向,為我們的三邊關係提供更多力量。
韓國國會立法調查官KIM Dohee說,戴維營峰會是該地區水準最高、最強有力的合作,但現在各國不同黨派之間的意見分化非常嚴重,因此任何候選人都很難獲得壓倒性的支持。我們需要在立法方面進行合作,而在國內建立共識將是一個先決條件。另外,我們應該有一個正式的三邊合作秘書處,這有助於提高三國的公眾意識。她也表示,當前韓美日三國之間的承諾不是正式聯盟,但最終的長期目標可能是建立一個軍事聯盟。
韓國世宗研究所研究委員Peter Ward強調,北韓實際上是一個擁核國家,並表示會繼續生產核彈頭,這是對美日韓三國合作的巨大挑戰,也顯示了三邊安全合作的局限性和不足,所以在談論三國安全合作的時候必須討論武器削減的談判和無核化談判。
韓國國立外交院教授崔㝢善表示,韓美日安保合作的挑戰因素包括有限制性、結構性壓力;對中國的威脅認識和政策差異;對韓日合作的微弱的政治支持基礎;國內政治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因此,今後韓美日合作方向應進一步具體化、深化現有協議領域的合作,並逐步推進制度化水準。另外,還需要加強韓日間歷史問題的管理和(國內)政治支持。直到最近,韓日關係還不是很好。特別是結構性壓力很難一下子打破這一點,因此領導能力需要長遠的視角。雖然韓日關係比以前有所改善,也有加強合作的意志,但韓國國內的情況仍然可能成為障礙。這情況日本也一樣,但為了恢復相互間的信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如果特朗普當選,特別是在對華關係上,美國很有可能廣泛追求脫鈎等,因此矛盾和不穩定性將進一步擴大。
韓國濟州平和研究院研究員Kim Aram表示,經過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和以色列-哈馬斯戰爭這兩次戰爭,美國國內對拜登的支持率目前處於非常低的水準。多數美國輿論對美國的國外援助和在國際社會上發揮主導作用表示了反對立場。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特朗普成功當任,美國的外交路線將發生變化,韓美日三國合作的重要性也將有所調整。具體是:1)目前美國印度太平洋戰略的大軸心–對中國的選擇性牽制路線可能會發生變化。2)韓美日、US-ASEAN Summit、Quad、PBP等多邊合作體的重要性將會減少。3)作為韓美日合作的主要目標之一,美國的半導體供應網重組有望加速。由於目前主要半導體企業不能排除美國市場,因此可以預測,美國重組半導體供應網的意志在特朗普在任時尤其具有攻擊性。
日本東京大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佐橋亮表示,日本與韓國在國際秩序觀、經濟觀等問題上,與美國相比,彼此的想法最為接近。雖然現實仍然對安保合作進展持消極態度,尚未達到信賴階段,但現在我們處在了不僅如何看待安保,如何看待國際秩序、自由貿易的嚴重階段。比起美國,韓日先調整對彼此的安保觀,構築相互理解和信賴比什麼都重要。進一步深化軍事物資交換協定也是個好辦法,今後,韓日之間有可能進一步擴大供應鏈,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經濟壓力或台灣發生緊急情況時的經濟封鎖。
韓國釜山國立大學教授Robert Kelly說,如果特朗普再次當選會有很多變化,他有可能會打破美韓同盟。另外,日本並不需要對抗韓國的有可能自主擁核,但需要非常認真的思考,如果特朗普當選後拋棄美國盟友,那應該怎麼辦?當前日韓之間的合作還比較薄弱,因此必須更多地進行合作,特別是非政治聯繫的人文、學生、旅遊之間的交流。
韓國國防研究院責任研究委員金鬥昇指,目前,韓美日三國正致力於強化相互間的安保合作框架,這一動向提供了以下啟示。第一,儘管今後特定國家政權交替,但三國仍通過安保室長級會議、外交、國防部長會議等方式,制定了可以持續加強安保合作的制度性機制,意義重大。其次,有必要注意,有必要對構建韓美日合作層面的飛彈防禦體系的必要性進行討論。今後,有必要從韓美日安保合作的觀點出發,確立兩國飛彈防禦(MD)系統和韓國型飛彈防禦(KAMD)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繫性,對此有必要進行應對。第三,有必要研究通過加強韓日之間的戰略連帶關係,鞏固後拜登時期美國對東北亞及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持續介入政策,同時維持並強化穩定的韓美日安保合作體制的方案。即,為了保證今後美國向韓日兩國等同盟國提供延伸威懾等堅定的安保公約履行,有必要注意韓日兩國緊密的戰略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美國蘭德公司高級研究員Derek GROSSMAN說,在美國的外交政策上,最想避免的就是中俄關係變好。如果中國和俄羅斯齊心協力,美國今後在歐亞大陸發揮某種作用將更加困難。而且北韓在中俄關係上的立場非常複雜和有趣,總體來看,中國與北韓俄三角夥伴關係還很遙遠。三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也有摩擦和衝突,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最近美中關係在過去8個月裡有所改善,如果北韓再次發射飛彈和進行核試驗,可能會給遠東地區帶來不穩定,中國和俄羅斯也不願意這樣做。
韓國國立外交院教授表娜俐說,從韓國的立場來看,最大的安保負擔和威脅是中國與北韓同盟或聯合。從美國的立場來看,比起中國與北韓聯合,中俄聯合可能會被認為是更嚴重的威脅。雖然可能性很小,如果中俄間的安保合作發展到同盟關係,美國可能會加大壓力,要求將集中遏制北韓和防禦韓半島的韓國和駐韓美軍的任務擴大到東北亞區域內問題和牽制中國。據預測,中國與北韓俄三國具體成為北方三角安保合作體的可能性不大。從中國的立場來看,應對韓美日的同盟構成可能會成為陣營化,因此負擔將大於實際利益。
韓國統一研究院先任研究委員趙漢凡表示,在全球安全危機的加劇和朝核威脅加劇的背景下,韓美日和中國與北韓俄正在各自擴大合作關係,但很難形成像過去一樣的北方三角格局。因為冷戰時期和現在的安全狀況及經濟合作關係不同,相關國家都有不同的利害關係。國際秩序呈現出不存在絕對強者的多極化趨勢,儘管存在多種國際紛爭,但強國及國際機構表現出協調與解決受限的無極化傾向。在流動的國際安保、經濟環境中,各國都在摸索各自生存的出路,這就是必須以新的模式認識韓美日和中國與北韓俄關係的原因。
日本廣島市立大學廣島平和研究所講師加藤美保子說,普京在2023年9月首腦會談前夕就軍事技術合作表示不急於求成,就所有問題進行討論,由此可見,有必要花時間判斷北韓的戰略價值。關於中國與北韓俄聯盟的可能性,她說,俄烏戰爭給東北亞帶來的最大影響是賦予了一直被認為是中國與北韓關係從屬變數的朝俄關係的獨立性。俄羅斯專家指出,俄羅斯有可能發展為不承擔相互防衛義務的朝俄準同盟,但考慮到迄今為止的中國與北韓俄關係,我認為中國不希望出現能夠加強韓美、韓美日防衛合作的朝俄接近或中國與北韓俄聯盟。
韓國國防大學校教授李鴻燮表示,中國與北韓俄加強合作可能是為了維持對韓美日軍事合作加強的均衡而進行的自然的反作用。從中國的立場來看,朝俄的軍事密切會使美中矛盾更加困難,而且還會助長韓美日安保合作,所以中國希望避免。考慮到中國的立場,朝俄關係發展成中國與北韓俄聯合的可能性不大,但美中競爭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中國的選擇也會有所不同。另外,「韓美日」對「中國與北韓俄」兩大陣營的矛盾格局將受到今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的影響,今後有必要盡外交努力,避免因相互刺激而形成矛盾陣營。
韓國國防研究院先任研究員李秀勳說,被國際社會孤立的俄羅斯和北韓有實現與中國三方合作的明確動機。另一方面,不能排除中國的戰略會有所不同。在經濟方面,中國與美國很難實現脫鈎,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可能首先考慮與美國改善關係,而不是加強與俄羅斯和北韓的合作。因此,為了掌握中國與北韓俄合作的動向,瞭解中國的政策方向非常重要。沒有中國的決心,中國與北韓俄的合作將很難實現。目前東北亞的安保環境傾向於解釋為韓美日對中國與北韓俄的新冷戰格局,但在全球化密集進行的國際環境下,這一評價並不相符。眾所周知,目前還很難評價中國與北韓俄合作是否會被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