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肩並肩」聯合軍演暗藏哪些「小心思」?
文/中國網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菲律賓武裝部隊發言人帕迪拉的消息稱,美菲第39屆「肩並肩」聯合軍演計畫於4月22日至5月10日在呂宋島、巴拉望島舉行,距離台灣僅140餘公里的巴坦群島,也有希望繼續成為演習地域之一。此外,美軍近期還計畫在巴坦群島新建港口。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屢屢製造事端,甚至還跟隨美國步伐,在中國台灣問題上指手畫腳。此次借助「肩並肩」聯合軍演,美國將持續把菲律賓打造成西太平洋地區的前線軍事投送基點,或將對地區安全穩定局勢產生不利影響。
「肩並肩」演習劍指何方?
作為美菲兩軍年度最大規模聯合軍演,「肩並肩」演習於1991年首次舉行,由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指導,美軍太平洋總部負責協調,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和菲律賓武裝部隊司令部具體組織實施,主要關注海上安全和兩棲作戰能力。
事實上,伴隨著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每次「肩並肩」演習的規模和內容也都有所不同。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的「肩並肩」演習被迫取消,2021年的演習部分內容也採用了線上形勢展開,參加演習的實兵人數僅有1700人。此後,美菲再次高度重視「肩並肩」聯合軍演,2022年的演習美菲雙方共派出8900名軍人參加,澳大利亞國防軍也有40人參加,菲律賓武裝部隊方面則出動了海軍陸戰隊、海軍、陸軍、空軍、海岸警衛隊及特種作戰部隊參演。
在美菲不斷強化軍事合作的大背景下,2023年4月11日,號稱史上最大規模的「肩並肩」聯合軍演正式開始。總參演人數達到1.76萬人,是2022年演習參演人數的兩倍,包括菲律賓武裝部隊出動5400人,美軍各軍種出動1.22萬人,澳大利亞國防軍出動111人,此外還有來自日本等12個國家的觀察員;演習主要在呂宋島北部、巴拉望省、巴坦群島省和三描禮士省等多個地區展開,涉及南海和台海諸多敏感地域;演習主要聚焦海上安全、兩棲作戰、海上反恐行動等,並首次將網路攻防納入演習範疇。
在2023年美菲「肩並肩」演習基礎上,菲律賓武裝部隊對外高調宣稱,2024年的「肩並肩」演習規模將更為龐大,巴坦群島有望再次成為演習場所,演習的內容也將進一步涉及網路空間和資訊戰等新興作戰領域。
美菲軍事勾連持續深入
近年來,伴隨著美國「印太」戰略的不斷深化,西太平洋地區的島嶼國家愈發引起美國的關注。美菲舉行「肩並肩」聯合演習的核心目標,無非就是美國看中了菲律賓獨特的地理位置,時刻準備將菲律賓作為自己介入地區事務的「關鍵跳板」。因此,美國不斷根據自身需要開展聯合軍演,塑造和拓展所謂的「合作夥伴關係」,美菲的軍事勾連也在近年來持續深入。
事實上,美菲此前就有軍事合作的基礎。1898年美西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菲律賓都是美國的殖民地。菲律賓獨立後,美菲雙方於上個世紀50年代締結《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為美軍在菲律賓駐紮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為適應美軍事戰略向「大國競爭」方向調整,美軍愈發重視利用西太平洋地區廣闊海域分散部署部隊,菲律賓自然成為了美軍「分散式作戰」新概念付諸實踐的「橋頭堡」。2023年2月,根據美菲此前達成的《強化防務合作協定》,菲律賓向美國開放位於呂宋島和面向南海的巴拉望省巴拉巴克島的4處軍事基地,再加上2016年已經向美國開放的5個軍事基地,美軍在菲律賓將擁有9個軍事基地,標誌著美菲軍事合作再次得到實質性增強。此外,在美國的慫恿支持下,美菲於2023年9月首次在巴拉望島以西海域進行聯合巡航,同年11月在南海進行「海空聯合巡邏」。此後,雙方聯合巡邏進入常態化,2024年1月3日,美菲在南海進行為期兩天的第二次聯合巡邏,2月9日,美菲又在南海進行第三次海空聯合巡邏。
美菲軍事合作的深入,除美國的拉攏利誘外,菲律賓自身國家安全政策也在加速轉向。對於開展的「肩並肩」聯合軍演和海空聯合巡邏,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稱此為與美國建立「無縫夥伴關係」。值得注意的是,菲律賓政府於2023年8月發佈《國家安全政策報告2023-2028》,不僅首次提出國防建設需要轉向「外部威脅」,更進一步強調將尋求加強與盟友合作,並將台海衝突風險視為重大關切問題。
勢必成為和平穩定的破壞者
長期以來,求和平、謀發展、共合作一直都是「印太」地區的主旋律。對於存在的海上糾紛,中國與東協10國早在2002年就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給南海帶來了一段相對穩定的歷史時期。目前,中國還與東協國家積極推動制定「南海行為準則」,充分體現出地區國家的共同心聲。近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在南海卻屢屢生事,不斷在中國所屬黃岩島、仁愛礁海域侵權挑釁,同時散佈虛假資訊煽宣炒作,不僅嚴重侵犯中國領土主權,更嚴重違反了國際法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規定,是南海和平穩定當之無愧的「破壞者」。
菲律賓敢於逆歷史潮流,成為「搗亂」南海的「急先鋒」,背後自然離不開美國的指使挑唆。在美國不斷推進實施所謂「印太戰略」的大背景下,同時毗鄰南海和台海兩大地緣位置的菲律賓戰略地位顯著提升,美國目前也正試圖將菲律賓打造成其「一體化威懾」的前沿「打手」。對於南海頻頻出現的緊張局勢,美國不僅對菲方挑釁行為慫恿支持,還顛倒是非對中國橫加指責。為進一步拉攏菲律賓,美國甚至搬出《美菲共同防禦條約》聲稱其適用於南海,不斷為菲律賓的海上行動提供現場情報支援,多次在南海周邊部署水面艦艇和軍機為菲律賓打氣撐腰,更助長了菲律賓侵權挑釁的囂張氣焰。
殊不知,時至今日,國防能力不足依舊是菲律賓長期未解決的「短板弱項」,軍事實力甚至遠遠落後同地區的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對此,夢想依靠美國為其提供安全保護的菲律賓恐怕忘了一點,美國並不是什麼無私的國際主義者,《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也只不過是個安全誘餌,讓菲律賓充當美國在「印太」地區維護霸權的「馬前卒」,才是美菲關係的本質。如果甘於被綁架到美國這架「戰車」上,不僅不利於地區和平穩定,菲律賓也終將自食其果。
連結:【军事观评前线】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暗藏哪些“小心思”?_中国网 (china.com.cn)
菲軍方官員:法國將參加今年的菲美「肩並肩」聯合軍演
文/法廣
菲律賓軍方官員證實,法國將參加2024年的菲美「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本次演習預計將更多地關注菲律賓北部地區靠近台灣的海域。
去年4月,菲美兩國17600多名軍事人員參加了「肩並肩」聯合軍演,這是幾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實戰演習。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則試圖緩解公眾的擔憂,即美國加強於菲律賓的軍事存在會在中國對台動武時不必要地將這個東南亞國家捲入衝突。
菲律賓武裝部隊聯合與綜合訓練中心主任、陸軍上校洛吉科(Mike Logico)說,在舉行下一次「肩並肩」聯合軍演之前,他們認為去年的演習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洛吉科提到:「在即將到來的‘肩並肩’(聯合軍演),法國—法國海軍將參加一定數量的活動。當然,我們還將邀請美國和澳大利亞國防軍的特遣隊參加」。至於法國海軍將有多少水兵和艦艇參加此次演習,他沒有給出確切的細節。
考慮作為訓練場地的地區包括無人居住的雅米島和巴丹群島省的巴斯科鎮。巴丹群島省是菲律賓面積最小的省份。該省被4500平方公里的海洋環繞,陸地總面積為203.2平方公里,是馬尼拉大都會的三分之一。由於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巴丹群島省近來備受關注,成為美中地緣政治鬥爭的潛在熱點。
洛吉科說:「重要的是要瞭解我們軍事力量的局限性,以及我們的條約盟國如何幫助我們彌補差距。因此,為瞭解決邊境安全問題,我們還與盟國合作」。據這位菲軍方官員稱,他們正在努力爭取日本自衛隊和常規的觀察員參加此次演習。
洛吉科表示:「我們現在還沒有確切的數字。但現在與去年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正在全國範圍內對關鍵位置進行演習。除了數量,我們還追求質量」。他補充說,「我們現在的重點是海上和空中能力,包括我們在沿岸的能力。這將是我們的方向,因為我們(菲律賓武裝部隊)正在從內部安全威脅過渡到外部防禦」。
去年12月,法國國防部長勒科爾尼(Sébastien Lecornu)與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Gilberto Teodoro)在馬尼拉會晤並簽署了一份意向書,以促進雙邊防務合作。特奧多羅在聲明仲介紹稱:「我們打算採取具體步驟,使我們的防務合作更上一層樓,更加全面。這包括尋求兩國(菲法)領導人的授權,以談判一項《訪問部隊地位協議》」。
即將舉行的第39屆「肩並肩」年度演習是根據《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進行的,旨在提高部隊能力並加強在海上安全、兩棲作戰、實彈訓練、城市作戰、航空作戰、反恐、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方面的合作。《美菲共同防禦條約》於1951年簽署,確保兩國在外部勢力武裝攻擊時相互援助。美方去年多次強調,該條約適用於菲律賓在太平洋,「包括南海的公共船隻、飛機和武裝部隊,包括菲律賓海岸警衛隊」。
連結:菲軍方官員:法國將參加今年的菲美“肩並肩”聯合軍演 (rfi.fr)
美菲「肩並肩」軍演再納入台灣附近水域 規模更勝以往
文/自由時報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菲律賓與中國在南海頻繁交鋒之際,美國與菲律賓年度「肩並肩」(Balikatan)軍演將於下個月登場,是繼去年以來,再次在南海與台海附近進行演練。菲律賓軍方3月5日透露,今年的「肩並肩」演習將擴大規模,距離台灣最近的巴丹群島(Batanes)可能再次成為演習地點之一。
菲律賓去年4月和美軍共同舉辦的「肩並肩23」聯合軍演期間,兩國派出兵力總人數高達1萬7600人,其中包含5400名菲國籍、1萬2200名美軍人員,另有澳洲國防軍(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ADF)派遣的100名軍方人員加入,形成名符其實的「印太連線」。
《路透》報導,菲國軍方5日表示,2024 年的美菲年度軍演「肩並肩」將於4月第3週至5月第1週展開,此次演習將有美國、澳洲和法國軍隊參與,這也是法國海軍首次參與「肩並肩」演習。此外,根據去年的國防協議,美軍隊進入菲律賓基地的權限也有所擴大。
菲律賓陸軍上校洛希科(Michael Logico)在簡報會中表示,今年的「肩並肩」演習將擴大規模,聚焦於網路安全訓練和「資訊戰」,演習地點可能包括距離台灣最近的島嶼省份巴丹群島(與台灣相隔約190公里),但演習不會集中於該地區。他指出,這些地區是菲律賓領土的一部分,演習將有助於加強對該地區的保衛。
聯合軍演涉及的區域還包括南海的巴拉望省(Palawa),美菲將在此「充分演練聯合作戰」。此處是菲中兩國衝突熱點,過去一年來,雙方船隻常在此水域鬧出爭端。與去年相同的是,本次軍演也會再有「擊沉船艦」的操演。
宣佈演習消息的同一日,菲方指控中國海警船在南海作出「危險動作」,與菲國海巡運補船發生碰撞。從菲方釋出的影片可見中國海警船的逼船行徑,兩船最後「擦身而過」。菲方稱,運補船因此受到「結構性損害」。
連結:美菲「肩並肩」軍演再納入台灣附近水域 規模更勝以往 – 自由軍武頻道 (ltn.com.tw)
楊宏基觀點》歷來最大「肩並肩」!美「示範」4大重點 台灣該「學著點」
文/Newtalk新聞 楊宏基
美國和菲律賓去年4月11日展開歷來最大規模的年度「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演,雙方共計動員1萬7600名官兵參演,演習內容包括海上安全、兩棲作戰、實彈射擊訓練、城市作戰、航空作戰、網路防禦、反恐和人道援助等,顯示美菲試圖針對台灣和南海議題,向中國釋出嚇阻訊息。在美國不斷調整在亞太地區軍事態勢,並不斷拉攏地區盟友執行所謂「一體化威懾」戰略的背景下,美菲「肩並肩」聯合軍演值得我們特別研究關注。
「肩並肩」軍演是美菲之間例行的年度軍演,但2023年特別的是在美菲近來不斷強化軍事合作關係背景下,建構出的「史上最大規模」演習。綜合媒體報導,去年菲律賓動員5400人,而美軍光是人員就出動1萬2200人。此外,還有自2014年起每年少數兵力參與演練的澳洲,去年派出100餘人;以及日本等12個國家派有「觀察員」;相較2022同項演習的9000兵力,可以說規模直接「膨脹」1倍。而武器裝備上,雙方將在軍演中部署「愛國者」防空飛彈(MIM-104 Patriot)系統和「海馬斯」(M-142 HIMARS)多管火箭炮系統,甚至美國海軍陸戰隊最新編成的濱海戰鬥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也加入演練,演習項目還有靶艦擊沉、兩棲奪島等「因時」、「因地」制宜的特別科目,總體目標可謂相當明確。
菲律賓由於鄰近台海、南海,被美軍當作經營重點。美國企圖通過在菲軍事部署,在南海問題上遏制中國、在台海問題上威懾中國的目的性顯而易見。而身為面對中國第一線、就在火線上的台灣,筆者認為「肩並肩-2023」具有4大觀察重點:
一、美軍全軍種投入,磨練協同作戰:去年的演習美國陸軍出動一個「旅級」戰鬥部隊;空軍派出第13空中遠征大隊,參演機型包括F-16戰鬥機、KC-130J和KC-135加油機;海軍陸戰隊派出第3濱海作戰團;海軍出動2艘兩棲船塢運輸艦和P-8A海上巡邏機等。據悉,還有特種作戰部隊也有特遣分隊參與任務執行。基本上就是以區域作戰形態兵力部署,讓各軍種在非常規演訓基地的「類戰場」,實地磨練獨立和協同作戰能力(interoperability)。而菲律賓官員稱,演習任務旨在強化海岸防衛,有針對海事安全、人道救助、救災準備、反暴反恐等演訓項目,也似為「灰色地帶作戰」預作準備。
二、「分散式海上作戰」(DMO)與「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ABO)概念的實踐:新編成的濱海戰鬥團藉由南海廣大海域、島嶼分佈,展開各類作戰活動,發揮以陸制海能力。也就是演習項目中「靶艦擊沉」、「兩棲奪島」的具體執行,透過預置或快速運送以「聯合輕型戰術車」為發射平台的「海軍打擊飛彈」(Naval Strike Missile,簡稱NSM)對靶艦進行攻擊;利用島嶼限縮航道特性,部署「海馬斯」火箭,以彈幕封鎖航道或對艦攻擊,可切斷敵軍前後呼應、或迫使敵改變作戰形態;也磨練大型兩棲運輸艦之外,直升機、小型兩棲艦船的「跳島」運送、作戰能力,這可從演訓中以小部隊形態、大秀「標槍」(FGM-148 Javelin)反裝甲飛彈窺得,即對於某些島嶼的奪取,不再是傳統的艦炮岸轟、登陸,而可能是小規模的3D滲透,以可攜行的精準武器破壞堅固陣地。而且美軍濱海戰鬥團所肩負的還有「示範」給包括澳洲陸軍、日本陸自水陸機動團看的任務,換言之,就是未來在南海、西太平洋海域的陸戰隊作戰標準SOP。
三、防空整備,確保美軍基地安全:根據公佈的聯合演習計劃,美軍將演練機動部署「愛國者-3」飛彈系統和適用於「刺針」(FIM-92 Stinger)飛彈的車載發射與指揮系統「復仇者」(AN/TWQ-1)防空飛彈,演練中高空與低空防空作戰能力。顯示美軍對於菲律賓同意共用的9個軍事基地及可能因戰情推進獲得的島嶼要點的保護極其重視,要防範對手使用遠程攻擊彈藥、飛行器、無人機擊毀或癱瘓美軍在菲軍事力量。特別是以避免地面部隊遭受無人航空載具、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襲擊為主要功能的「復仇者」,更是從俄烏衝突中學到的重要經驗教訓。
四、網路安全作戰首次納入聯合軍演:不同於烏克蘭廣闊陸地形態,南海或西太平洋海域更需倚靠衛星、無線網路通信,以串連指揮、管制、情報。特別是DMO、EABO作戰概念下,雖然是小部隊獨立作戰,但包括預置或遠距操控飛彈發射車操作及友軍協同作戰都需要網路聯通;其間可能遭受敵軍電子戰壓制、癱瘓,這也是從烏克蘭戰場上觀察到的不足之處。因此20多年來,首次將網路作戰領域行動能力納入演習想定。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2023年的美菲聯合軍演中,其實沒有太多新型武器系統亮相,而是藉由整合,使原有的武器能發揮「加乘」效果,筆者認為這相當值得學習。從解放軍航艦「山東號(CV-17)」艦載「殲-15」騷擾東南空域、075型兩棲突擊艦陸續到位等狀況來看,過去單純地設想會在西部地區登陸作戰的方向,可能必須全部重新盤整思考,想想如何利用、整合資源獲得勝算。漢光兵棋推演及實兵操演,實在有必要全面改動近乎40年不變的作戰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