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圖章」能反映民聲嗎? 中國百姓不寄希望
文/voa楊明
中國每年一度的「兩會」(人大政協)3月4日、5日在北京召開。經過所謂「直選」和「間接選舉」產生的近2900名人大代表集聚在北京的議事大廳(人民大會堂),「共商國是」。然而,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對這個本應代表民意的大會並不抱持什麼希望,認為人大只不過是中共一手操控的「橡皮圖章」,真正的民意既得不到如實的反映,更不可能得到切實的維護,中國的「人民民主」要落到法治的實處,任重道遠。
2007年曾自發參選並當選江西省鄱陽縣的獨立人大代表黃松海對美國之音說,中國所謂的民主選舉其實都是在共產黨的一手操控下進行的。
「我們這個選舉是假的了。當然了,我們在進步,是有一點進步。但是基本上還是假的。」
中國的人大代表選舉分為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縣鄉級為直接選舉,「由選民直接選舉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候選人,由各選區選民和各政黨、各人民團體提名推薦」。全國人大代表、省級(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代表、設區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採用間接選舉的辦法產生,具體做法是分別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開會選舉產生上一級人大代表。
中國全國人大名義上是中國最高權力機關。然而卻一直在中共的領導之下,行使「橡皮圖章」的角色。
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發言人婁勤儉3月4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說,人大工作要遵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21年提出的「六個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其中第一條就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使人大成為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機關。」
中國人大的代表組成中,黨政領導官員占相當大的比重。在十四屆人大第一次會議2977名代表中占969名,占代表總數32.55%。在2018年的十三屆人大2980名確認資格有效的代表中,黨政領導幹部1011名,占代表總數近34%,而中共黨員多達2097名,占代表總數70%以上。
如此之高的黨政幹部和黨員在人大代表中的占比,讓觀察人士戲稱人大會議是另外一個「黨代會」。
在政治氛圍相對略為寬鬆的17年前,毛遂自薦參選基層人大代表的選民雖然也是鳳毛麟角,但仍能看到躍躍欲試的參與者。然而現今的中國政治環境,有形無形的政治壓力讓渴望參政議政,為老百姓發聲的獨立候選人望而卻步。
曾經以獨立候選人參選,並成功當選的湖北潛江市前人大代表的姚立法對美國之音說,這些年,老百姓的積極性、參與的熱情在降低,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選了這麼多次,選了之後,作用怎麼樣,效果怎麼樣,對社會,對我們這個階層,或者是說對我個人帶來的作用怎麼樣?不是那麼滿意,甚至不滿意。」
姚立法說,獨立參選、個人競選、關注選舉、做競選人的義工等等,確實空間變得越來越小。
1998年11月26日,當時在湖北潛江市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工作的姚立法自薦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並當選潛江縣級市人大代表。
2021年曾經參選北京基層人大代表的王秀珍女士對美國之音說,人大代表的選舉是由政府指定的人大代表,並不是從底層往上推舉的。所以她要求參加人大代表選舉就是要代表最底層人民的利益。不過,她說,非官方提名的參選人自薦參選,道路坎坷,常常受到當局的打壓。她以親身的經歷說:「在參加以後,我就完全受到打壓,根本就不讓你參加,然後就把我從我們的社區裡,從我的家裡,給我帶到農村,就是郊區去,就等於監控起來了,軟禁起來了,然後等到選舉完了以後,才讓我從那邊回來。」
王秀珍說,現在又開「兩會」了,她又被監視起來。「我這屬於好像是危險分子似的,就老有人監控,現在又把我監控起來,老有人在我家門口蹲著,我出來就有人跟著。」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19年11月首次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共宣傳喉舌宣稱,這個重要理念強調有完整的制度程式和參與實踐,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然而,這個被中共黨刊《求是》稱為「黨團結帶領人民追求民主、發展民主、實現民主的偉大創造」,在中國普通老百姓眼裡,跟他們的切身利益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也沒有給他們帶來任何好處。
姚立法認為,這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質上,是把民主的概念擴大,對人民當家作主,依法選舉,有一個稀釋作用」。他說,老百姓關注的不是什麼「全過程人民民主」這個所謂的重大理念,而是人大代表在議政時能否反映老百姓的心聲,為老百姓提出更好的議案,解決老百姓最關心的切實困難和問題。
他說:「有一些代表,是想做事,但是還有一點,就是說,我做事,我(做)過頭了,我做的,或者是誰不滿意了,我還能繼續做嗎?這就是個問題。所以說,他們能代表嗎?他們代表的程度怎麼樣?老百姓擁護嗎?他們自己問心無愧嗎等等。我不說這些。我強調的是,只要是民主選舉產生的,只要是依良法選舉產生的,代表們怎麼做,那是他自己的權利。當然,雖然代表依法行使他的權利,但是選區的選民還是對他應該行使監督的權利。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擔心那些代表「代表」嗎?代表的程度怎麼樣?滿意嗎?他們是在真正地行使法定的權利嗎?」
王秀珍說,人大代表都是從上邊直接派,就是指定的,跟你底層也沒關係,投票的時候,你也看不見大代表。「老百姓最底層的聲音是沒有人能聽得到的,因為沒有人給我們往上反映,政府指定的那些人大代表,她從來也沒有見過,她有什麼意見,跟人大代表反映不上去。」
她說,人大代表見都見不到,怎麼能指望他們真正代表老百姓的利益呢?這樣的所謂民主選舉,不是走過場,還能是什麼呢?
2021年曾經參加北京基層人大代表選舉的野靖春女士對美國之音說,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還是需要很大的改善,比如說,司法獨立,人大代表真正有自己的權力,但是現在很少,都是官方的。「他們行使的真正權力很少,都是先定了調,然後大家去舉手,就好了。」
她說,這樣的人大代表不可能真正代表老百姓的根本利益,正是因為此,她當年才出來參選,「我就是想為底層說話嘛,不可能給我這個機會。」
不過,這位年逾70的老人卻堅持認為,參加基層人大代表的選舉,重在參與,這樣的話,起碼也起到一個宣傳的作用。她說,「跟我同樣想法的人也不少,大家都知道自己還有這寶貴的一票,莊嚴的一票,有這個權利。」
她說,將來中國實現真正民主選舉,一人一票直接選出全國人大代表,雖然並非不可能實現,但是就目前狀況來講,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過她也強調,「大家肯定就是願意,能推動,看到一點點進步,也可以。我認為也是起到作用的,做任何事情都不會白做。」
多年前也曾參與過北京基層人大代表選舉的北京居民劉敬儒對美國之音說,無論是區人大代表,還是市人大代表,老百姓想反映什麼問題,這些代表找都找不到,讓這些代表來反映民聲,怎麼可能呀!
他說:「從我接觸的人大代表,他們不關注人民利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給人大提建議,反映存在的問題,後來我就找基層,找我們片人大代表,一直找了好幾年,到現在,也沒有接待我,從他這一屆上來以後,他就沒跟大家見面。我從基層,我找到區裡頭,找到市裡頭,都是見不著人大代表。就這樣他怎麼能反映民間的問題呀?所以我不抱什麼信心,沒有什麼寄託。」
現在已經退休多年,不再直接參與基層選舉的姚立法希望,中國的選舉法能進行修改,保障選民以及被選舉人法定的權利,讓選民能夠按照個人的真實意志參與選舉的整個過程。他說,人大代表直選應該向上慢慢地擴充。同時要逐步實行代表的專職,不能搞兼職。此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強監督作用,民間組織的監督,選民的監督,新聞媒體的監督,司法救濟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