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社會政治

菲中海警船相撞,美國大使「強烈譴責」中國的「危險動作」

2025年3月5日拍攝並由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公佈的航拍視頻截圖顯示一艘中國海警船(右)對菲律賓軍方包租的一艘民船動用水炮。

文/美國之音

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週二(3月5日)表示,美方「強烈譴責」中國在南中國海第二湯瑪斯淺灘(中國稱仁愛礁,菲律賓稱阿雲金淺灘)的「危險操作」。當天早些時候,菲律賓和中國的海警船隻在這處有爭議海域相撞,四名菲律賓船員受了輕傷。

美國駐菲律賓大使瑪麗凱·卡爾森(MaryKay Carlson)在前身為推特(Twitter)的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帖說:「我們強烈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阿雲金/第二湯瑪斯淺灘的危險動作,這在專屬經濟區威脅生命,導致受傷和菲律賓海警船隻受損。美國與菲律賓和國際法的擁護者站在一起,支持一個自由與開放的印太。」

卡爾森還轉發了菲律賓官方有關這次事件的聲明。

在華盛頓,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說,最新的這起事件顯示中國「魯莽地無視菲律賓人的安全並無視國際法」。他還說,中國干涉「菲律賓合法的海上行動」。

米勒在聲明中說:「美國重申1951年《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第四條涵蓋在南中國海任何地方對菲律賓武裝部隊、公務船隻或飛機——包括其海岸警衛隊船隻和飛機的武裝攻擊。」

菲律賓是美國在亞洲歷史最悠久的條約盟國。

這起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週二。據菲律賓官員說,中國海警船及伴隨船隻在第二湯瑪斯淺灘附近阻擋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和補給船隻,並進行了危險動作,造成中國船隻和兩艘菲律賓船隻輕微碰撞。

菲律賓官員說,菲律賓的「辛丹甘號」(BRP Sindangan)海警船拂曉後不久因一次碰撞而受到輕微的結構損壞,一個多小時後,另一艘中國海警船先是阻擋隨後又撞上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護送的一艘補給船。菲律賓官方說,這艘由菲律賓海軍人員駕駛的補給船隨後受到兩艘中國海警船的水炮攻擊。

中國海警局稱,一艘菲律賓海警船「無視中方一再警告,違反《國際海上避碰規則》,以不專業、危險方式,故意衝撞中方正常執法的海警21555艇,導致發生輕微刮蹭,責任完全在菲方。」

中國海警局還指責菲律賓船隻「擅闖」「仁愛礁附近海域」,並聲稱,「中國海警嚴格依法管控予以規制,出於人道主義對菲運送必需生活物資的一艘船隻作出臨時性特殊安排,現場處置合理合法、專業規範。」

菲律賓政府的西菲律賓海國家工作組說,中方的行動「是又一次企圖非法阻攔或妨礙例行補給和輪換任務」。

菲律賓外交部召見了中國使節,表達抗議。菲律賓外交部的聲明說:「菲律賓要求中國船隻立即離開阿雲金淺灘附近海域。」

自從1990年代末以來,一艘老舊的菲律賓軍艦一直擱淺在第二湯瑪斯淺灘,一小隊菲律賓海軍陸戰隊和海軍人員駐守在這艘軍艦上。

中國聲稱對仁愛礁擁有主權,並派海警、海軍和其他船隻阻止菲律賓軍方向那艘舊軍艦運送建築材料。

去年,這處海域發生了兩國海警船之間的幾起緊張的摩擦事件。

東協成員國領導人與澳大利亞領導人將于週三在墨爾本召開一次峰會,預計南中國海的主權糾紛將是討論議題。

連結:菲中海警船相撞,美国大使“强烈谴责”中国的“危险动作” (voachinese.com)

中菲南海衝突升級 中方水炮首度造成菲方士兵受傷

文/RFA

本週二,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緊張情勢出現了新升級,中方海警船在衝突中對菲方船隻發射水炮,首度造成菲方士兵于中菲南海爭端中受傷。那麼,兩國在南海的分歧會如何發展呢?

3月5日,菲律賓民用租賃的補給船Unaizah May 4以及菲律賓海警巡邏船BRP Sindangan(MRRV-4407)在向位於南海的爭議島礁仁愛礁(菲律賓稱為第二湯瑪斯海灘)提供補給時,遭中國海警船使用水炮攻擊驅離,造成菲方船隻損壞、船員受傷。

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USNI News)報導,在 2艘中國巡邏船對Unaizah May 4發射水炮後,有4名菲律賓海軍士兵受到輕傷,BRP Sindangan便護送Unaizah May 4上的受傷船員返回巴拉望治療,其餘的2艘菲律賓船隻則繼續執行任務,替位於仁愛礁的菲方軍隊提供補給。

中菲南海碰撞  雙方外交部各自表達抗議

雖然這不是中方第一次使用水炮驅離菲律賓海警船,但這是首次出現菲方船員受傷,在事件發生後,菲律賓召見了中國駐菲律賓副大使表達抗議,並進一步要求所有中方船隻離開仁愛礁周圍。

針對此一事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則在週二的例行記者會上表達了中國政府的抗議和譴責,她說:「3月5日,菲律賓2艘運補船、2艘海警船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闖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中國海警依法對菲方船隻採取必要管制措施,現場操作專業克制、合理合法。……中方再次敦促菲方停止海上侵權挑釁,不要採取任何可能導致海上局勢複雜化的行動。中方將繼續按照國內法和國際法,堅定維護自身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據本台此前報導,菲律賓登陸艦馬德雷山號(BRP Sierra Madre)自1999年便擱淺在仁愛礁至今,該艦由菲國陸戰隊看守,軍艦擱淺的原因旨在強化菲方對仁愛礁的主權宣稱。由於該艦風化嚴重,生活環境極差,需要靠外界定期提供物資補給陸戰隊員才有辦法生存,而中國方面自去年起,便展開積極行動企圖阻礙菲方的補給行動。

儘管海牙國際常設仲裁法院(PCA)在2016年基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裁定菲律賓在仁愛礁享有專屬經濟區權利,但是中方拒絕承認國際社會仲裁結果,而依舊對仁愛礁秉持單方面政治宣稱。

學者:中菲南海衝突將持續升級 

針對中菲雙方在南海的衝突日益升級,美國華盛頓智庫蘭德公司(RAND)高級政治科學家郭泓均(Raymond Kuo)在接受採訪時告訴本台記者,中國自2012年起便對菲律賓在南海施加壓力,但是時任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基於經濟考量,想和中國維持友善關係,因此在當時並未做出強硬回應。不料,中國對菲律賓的投資承諾未曾落實,這也導致現任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上任後決定對中國政府的侵略性行為進行反制。

郭泓均推估,中菲在南海的緊張情勢會繼續升級,不過衝突升級為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中菲雙方會利用這些對抗在國內外爭取政治分數,不幸的是,這的確會增加意外發生的風險,但好消息是,馬尼拉和北京的目標是政治的,而不是軍事的,因為他們想將對方描繪成不負責任的一方,所以他們各自可以升級衝突的空間是有限的。」

華盛頓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副所長多森(John Dotson)也談到,中國沒有派遣戰力更強的解放軍船隻在南海行動,顯示北京當局意圖控制在南海的騷擾行動,儘管中方企圖透過持續不斷的騷擾和主權宣稱,讓周邊的國家放棄對南海的主張,但也不打算過度升級南海衝突。

同時,多森分析表示,中國刻意不斷的與菲律賓發生摩擦,背後的目的也是在對印太國家傳遞信號:「中國想要削弱和分裂由美國領導的印太同盟,美國與菲律賓自1950年代起便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中國想借此告訴周邊國家,和美國同盟沒有價值、美國沒辦法給予各國保護,所以各國應該轉而和中國簽訂條約。對中國而言,在有領海爭議的國家中,比起日本,菲律賓是美國在印太地區實力最弱的協約國。」

學者:美菲存在防禦條約  中菲衝突不太可能晉升為全面戰爭

另一方面,隨著中菲自去年起在南海發生一系列衝突事件,部分觀察人士認為,南海比台海更加危險、更有可能成為美中的第一個戰區。

多森就此告訴本台記者,由於菲律賓和美國有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因此中國將格外小心,避免衝突升級為戰爭:「中國想將中菲衝突描繪為執法衝突,而不是海洋主權衝突,因為對任何對菲律賓軍方的公開攻擊都會觸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郭泓均則認為,因為戰爭成本高昂,南海輕易陷入熱戰的機率不大,不過,亞洲地區的確缺乏化解衝突升級的安全合作機制:「亞洲普遍缺乏讓各國家協調政治和安全政策的機構。雖然,比起中菲在南海的衝突,美國可能更密切地監控台海的情況,但地區衝突也是地區的責任,理想情況下,在亞洲的海洋國家應該意識到共同監控、協調、和應對挑戰所帶來的好處。」

連結:中菲南海冲突升级 中方水炮首度造成菲方士兵受伤 — 普通话主页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