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經濟停滯 中國民眾身心俱疲成焦點
文/RFA
在疫情過後,中國持續停滯的經濟表現是各界高度關注的議題,本週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北京分社社長任大偉(David Rennie)在一場智庫研討會上分享了他對中國當前經濟與政治情勢的觀察。
在解除為期三年的嚴苛清零封控後,中國的景氣未如外界預期般的迅速復甦,房市疲軟、外資出走、政府債台高築、青年高失業率、人口老齡化等諸多結構性問題都成為中國經濟成長道路上的阻礙。綜合國際媒體報導,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本週二公佈最新資料,資料顯示香港2024年1月的房價指數為306.4,不僅是連續第九個月下跌,房價也是自2016年10月以來的最低價。
為了穩定經濟以及民眾信心,中國當局在近日祭出系列刺激與維穩政策,據台灣中央社報導,中國住建部在本週二公告,要求各地方政府科學編制2024與2025年的住房計畫,透過科學性研究住房需求安排土地供應及融資,確保房地產市場供需平衡,預防再次出現房市大起大落的情況。
本週二,美國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也針對中國當前的政治與經濟情勢舉辦了研討會,與會專家重點關注中國民眾對於中國如今經濟停滯的態度。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北京分社社長任大偉在會上表示,中國民眾對於新冠清零政策感到怨聲載道,卻不敢直接對當局提出批評:「如果你直接問民眾,你還對新冠疫情感到沮喪嗎?你覺得中國現在的經濟問題是不是受到疫情影響?大家會說疫情已經過去1年了,不能再把問題怪罪在疫情上。但是,如果你進一步問說大家為什麼不敢消費,大家會說因為疫情期間被關在家沒有收入,大家被嚇壞了,所以想要累積多一點存款,不想消費。」
任大偉也談到,「白紙運動」以及年輕人經常想「躺平」的情況都顯示百姓被政府壓得喘不過氣,民眾展現出的是疲憊的狀態,而並非想要反動及推翻政府:「大家只想要生活回歸正常,如果你問中國民眾,為什麼年輕人不結婚、生子、買房?大家都會回答你‘生活壓力太大了’,民眾不是想要革命、推翻共產黨,他們只是受夠了,並對未來感到非常不確定。」
任大偉:習近平難以重現毛澤東式社會改造
任大偉還指出,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掌權後,中國共產黨更加滲透進社會,在基層的各處都可以看到黨的身影,但是,隨著中國民眾的教育程度提升,民眾出現一定程度的獨立思考能力後,習近平其實很難與毛澤東一般,對中國的社會進行大規模改造。
任大偉說:「相比25年前我剛被派駐到中國的景況,中國共產黨的存在感更強,並且更受歡迎。但是,黨對民眾的社會改造是不成功的,因為2024年的中國與毛澤東治理下1960、70年代的中國是很不同的,民眾受教育的程度更高,也多數居住在大城市中。」
會上,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米勒(Aaron David Miller)則談到,中國如今的整體國力有許多正面及負面資料,讓西方的官員及學者難以決定性的評估究竟中國依舊在崛起還是已經發展放緩:「(軍事層面),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軍隊、200萬士兵、規模最大的海軍、在2030年將備有1000顆核彈,但同時,中國解放軍很難招募到有作戰經驗的軍官,中國軍隊也很少實際作戰。在經濟層面,中國也時常顯現出這種複雜的信號。」
對此,任大偉表示,儘管判定中國是否正在崛起的信號複雜,但是中國重塑世界秩序的野心非常明顯,因此西方政府依舊應該針對中國在全球的擴張有所應對:「中國的野心是非常有破壞性的,中國的目標是在21世紀中能夠成長到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跟它說‘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不被其他國家制裁,中國會想改變並重寫既有的國際秩序,使得人權、民主、法治和聯合國憲章都變得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