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

習近平的反腐鬥爭為何永無休止

習近平

文/BBC駐中國記者麥笛文(Stephen McDonell)

習近平最新一波反腐行動伸向金融高層和火箭軍,外界開始質疑反腐行動何時結束。

簡單答案是:不會。

反腐行動已成為中國領導人管治體系的核心支柱。

習近平利用反腐運動來整肅異己,他的反腐行動更像是失控的斯大林式的清洗運動。

但也有人不這麼看。

佐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 State University)中國研究學者魏德曼(Andrew Wedeman)說:「習近平可能對高層腐敗有偏執,但他的恐懼並非妄想。」

「他擔心的腐敗肯定是真實存在的。當然,習近平利用鎮壓行動來獲取政治優勢也可能是事實」。

在毛主席時代,只要培養愛黨情緒就可以減少貪腐。

隨後在鄧小平和江澤民時代,一種理念深入人心,即如果讓人們生活變好,他們就不會有太多動機去腐敗。

到了胡錦濤時期,大多數中國人生活變好很多了,但也有一些人想要更多,並凖備不擇手段地獲得更多,這再次助長了大規模的欺詐行為。

現在,人們感覺習主席又回到了毛澤東的行事方式,大力強調對黨忠誠。

這些反腐行動都是從黨內發起的,調查圍繞涉嫌違反黨紀的行為展開。實際上黨可以隨心所欲地開展調查。

「人就那樣消失了」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在中國社會中擔任高級職務的大多數人都是共產黨員——無論是在金融機構、體育組織、政府部門還是大學。

一旦成為黨員,就有可能觸犯黨紀,而黨紀指控有時非常模糊,可以是涉及個人道德問題和敗壞黨的聲譽。

在中國社會中擔任高級職務的大多數人都是共產黨員。
圖像加註文字,在中國社會中擔任高級職務的大多數人都是共產黨員。

在調查過程中,令人生畏的中紀委會讓人消失。

理論上,受查人士被帶到秘密地點接受審問之前,他們的家人應該會收到通知,但誰也不能保證這會發生。

有一天你不再公開露面,下一天你就會被認為受到了無限期的調查,沒有法律代表或外部問責。

反腐行動本應是為了掃除阻礙經濟的障礙,使經濟運行更加順暢,但打擊行動很可能會產生反效果。

多倫多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慧玲(Lynette Ong)對BBC說:「這削弱了對創新、創業和冒險精神的激勵,而自1979年以來,創新、創業和冒險精神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

在今天的中國,你經常聽到「躺平」這個說法。有時,它指的是那些20多歲就退出「內卷競爭」的人,他們住在父母家裏,玩電子遊戲消磨時間,對生活沒有大的抱負,因為他們看不到前景。

但這個詞也被用來形容國有企業或私營部門的官員,他們工作只是為了保住飯碗,僅此而已。在他們看來,推動創新或過於雄心勃勃地去追求脫穎而出,實在風險太大。

曾任中共中央黨校校刊《學習時報》編審的鄧聿文說:「習近平希望官員廉潔勤政。」

「但在習近平重點關注腐敗的情況下,他們就會『躺平』。當然,習先生不允許這樣,他要求他們努力工作,免得他們的腐敗行為被曝光。但打擊已經持續了十多年,官員們已經習以為常。如果你追著我幹活,我就會多花點力氣。如果你不再用鞭子抽我,我就會放鬆一段時間,『躺平』」。

巨額資金,巨額賄賂

不過,幾個月來在金融領域發生的高調落馬事件則是另一回事,其矛頭直指那些被指控因錯誤原因而過於活躍的高管。涉嫌收受巨額賄賂而受到牽連的人包括大型銀行的前董事長和曾經的監管者。過去一年已有100多名金融部門官員受到處罰。

「幾十年來,太多官員捲入了金融腐敗。不可能在一兩年內清理乾淨,」鄧聿文說。「銀行業是去年的主要目標。今年也是,明年也是。」

韋德曼教授認為,「我們應預料到銀行業會出現大量腐敗現象,畢竟銀行是巨額資金的所在地」。

如果說中國的錢在銀行業,那麼最終權力是在軍隊手中。

人民解放軍不是國家的軍隊,而是黨的軍隊,黨對軍隊擁有絕對控制權。

因此,火箭軍將領及國防部長李尚福下馬,就顯示出中國的反腐鬥爭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據報導,不道德的採購過程將有缺陷的裝備一路推入核武庫。

中國前國防部長李尚福。
圖像加註文字,中國前國防部長李尚福。

加拿大智庫瑟希斯集團(Cercius)首席執行長亞歷克斯·帕耶特(Alex Payette)說:「我們談論的不僅是挪用資金或收取回扣的問題,而是購買劣質軍事裝備並可能在解放軍使用的問題。」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木鑾則說,火箭軍中的腐敗會給習近平帶來沉重打擊。

他對BBC說:「他對火箭軍寄予厚望。如果我擁有非常強大的火箭軍,那麼將來與台灣開戰,絕對會發揮重要作用。」

他是否認為重組人民解放軍這一關鍵組成部分,實際上可以推遲任何武力奪取台灣的行動?

「當然,當然!」

然而,觀察中國反腐鬥爭的分析人士發現,習近平的做法存在一個明顯缺陷,那就是完全缺乏系統性變革。

中國問題專家帕耶特說:「儘管共產黨努力發展其監管機構和紀律檢查規則等,卻未能遏制腐敗。只要共產黨仍然是獲取國家資源的唯一機構,它就無法遏制系統性腐敗。」

其他國家引入了真正獨立的反腐敗機構,提高透明度,改善法治,並讓獨立媒體報導腐敗現象。中國沒有做這些事情。

相反,共產黨是在自我監督。剩下的就是永無休止地尋找「害群之馬」,卻沒有從一開始就阻止它們出現。

除此之外,中國研究學者魏德曼教授認為社會觀念也需要徹底改變: 「減少和控制腐敗不僅需要法律、法規和監督方面的變革,還需要官場文化和新一代的社會化發生了更深層次的變化,對他們來說,腐敗和徇私舞弊不再是標凖的、可接受的做法。」

習近平大刀闊斧的反腐行動,也有可能讓一些官員不敢表達意見,尤其是那些與他關係密切、本應向他提出坦率建議的官員。

對許多人來說,在經歷了三年新冠疫情後,這一點變得更明顯。當時世界各地已經重新開放,中國卻依然封閉,即使經濟低迷也受到嚴格限制。

中國在世界各地重新開放後仍堅持清零政策。
圖像加註文字,中國在世界各地重新開放後仍堅持清零政策。

政治學教授王慧玲說:「毫無疑問,他(習近平)身邊有很多聰明人,但他堅持『清零』,直到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為止。這讓我覺得,他並沒有聽進去那些懂經濟的人的話。」

其他中國觀察家擔心,習近平身邊都是「唯唯諾諾的人」。

「在這一點上,習近平並非是在尋求坦誠的建議。他要的是忠誠,」中國問題專家帕耶特說。

「習近平似乎陷入了被只想升官的幹部不斷讚美的境地。縱觀中共早期歷史,他應該知道,黨的幹部為了避免被清洗以及升上黨和國家機構的上層,都會阿諛奉承。」

某種程度上,人們認為所有官員都是腐敗分子(不管是高層的 「老虎」還是基層的「蒼蠅」),而那些被挑出來的人,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都是對習近平的威脅。

在這場反腐行動中,估計有500萬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其中一些人受到警告或罰款,另一些人則被判處重刑甚至死刑。

但許多人認為,這不僅沒有讓民眾相信國家有更好的治理,反而損害了黨的聲譽。

正如魏德曼教授所說:「我猜想,十多年的打貪和似乎無休止的『籠中虎』遊行,很可能加深了公眾的犬儒情緒。」

「很簡單,如果你花了十年時間與老虎展開一場『生死之戰』,而在打老虎十年之後,你抓到的老虎數量與你開始打老虎時的數量一樣多,這強烈表明你並沒有把老虎打到滅絕的地步,甚至可能沒有顯著減少老虎的數量。」

連結:習近平的反腐鬥爭為何永無休止 – BBC New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