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軍事

中國海上動作頻頻 意圖控制第一島鏈以西海域

中國海軍核潛艇在青島潛艇基地參加核安全演習

文/voa莊志偉

中國政府連日來持續在東海、台灣海峽及南海對周邊國家施壓,台灣國安官員警告「三海」不能分別以孤立事件看待,這是中國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不斷改變區域現狀,創造新的「既定事實」,其最終的野心就是要完全宰製從北到南,整個第一島鏈以西的海域。

2月6日,中國海警局官方微博發文稱,中國海警2502艦艇編隊在釣魚島領海(日稱尖閣諸島)內依法開展維權巡航活動,日本海上保安廳則表示,這是自1月27日以來,中方海警船首次進入該爭端海域,日方一再敦促4艘中國海警船離開。

此前,日本共同社3日報導披露,自今年1月起,中國海警船多次以「侵犯中國領空」為由,以無線電驅離在尖閣諸島周邊飛行的日本自衛隊飛機。報導指出,日本政府雖透過外交管道作出反應,稱此類警告「絕對不可接受」,但同時決定不對外公開這一資訊。

與此同時,中國官媒中央電視台報導稱,中國海警船2月5日在南海驅離一艘闖進黃岩島海域(國際稱卡伯勒淺灘,Scarborough Shoal)的菲國海警船。而就在幾天前,中方也曾在此驅離菲國船隻,並重申對當地擁有主權。

在台灣海峽,中方則是在民進黨贏得台灣總統大選後,宣佈自2月1日起恢復使用緊鄰台海中線的M503航路,同時啟用兩條分別由廈門及福州往東銜接M503的航路,此舉引發台方嚴正抗議,質疑中國取消此前將M503航路向西修正6浬的作法,是進一步擠壓台灣空防的政治舉動。

上述事件,儘管看似在不同海域,與不同的國家之間個別發生,但一位因職務敏感不願具名的台灣國安官員5日在簡報會中警告,這些武力投射的作為都指向一個清楚的目標,就是中國不斷試圖對第一島鏈以西海域實現軍事上完全的宰製。

台灣國安官員:中共改變現狀 塑造新「既定事實」

他指出,中方對台灣採取「台海內水化」或「中線無形化」的舉動,與他們屢闖釣魚島周邊12浬海域、將南海島礁軍事化的種種單邊行為,都是在步步進逼,只要周邊國家反抗聲音不大,或是無法協力應對,就會形成新的「既定事實」,進而固化中國對當地的實質控制。

在這場簡報會中,多名與會學者同時指出,中共在個別爭端中發現「行之有效」的作為,也會複製到其他爭端海域,因此深入瞭解其目標及手段十分必要。

在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所長沈明室認為,中國對東海和台灣的主權聲索都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脈絡下推動。以近期事態為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11月29日視察海警東海海區指揮部,幾天後,驅離日船的事件就明顯增加。

沈明室指出,中國進逼的手段首先是對中日在東海上的分界線提出質疑,主張釣魚島與台灣同屬一個大陸架,基於台灣屬於中國的一中原則,因此進而認定中國主權及於釣魚島,中方有權驅離進入該海空域的日本船艦或航空器。

中國同時借由不斷擴張軍備對周邊國家形成壓力。除了解放軍東部戰區海空軍之外,海警東海分局的海警船噸位也不斷加大,其中「海警2901」排水量達12,000噸還搭載76毫米主炮、兩門副炮及機槍,成為區域內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海警船。

相較中國的強硬手段,沈明室分析,日方為了避免緊張態勢升溫,選擇不公開己方飛機遭驅離的資訊,但不強硬應對就是讓中共變本加厲,只要一偵測到日本飛機就發出警告,最終變成中國海空實力在釣魚島周邊常態化的存在,未來萬一國際局勢發生轉變,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奪取主權。

沈明室告訴美國之音:「(中共)持續的說這是我的,不是你的,創造爭議,派我的海警、海軍維權,等到有一天美國的國力衰退或者美國不支持,(而)他自己的國力強大以後,這些領土主權都要收回,因為這就是習近平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非常重要的關鍵點。」

中國啟用M503航路 台將領警告嚴防「木馬屠城」

在台北的前台灣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指出,中國對台灣空域的滲透也同樣採用溫水煮青蛙的伎倆「質變現狀」,從過去偶爾逾越海峽中線就會引發台灣強烈反應,到如今越來越多機種反復越中線擾台,甚至探空氣球飛越本島上空,台灣社會卻似麻木。

張延廷說,中國片面利用其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影響力,劃設貼近台海中線的M503航路,不僅是政治上再一次進逼試探,從軍事角度分析,台方擔憂解放軍戰機以民航機作掩護,躲過台灣防空雷達進行「木馬屠城」,甚至不能排除直接以軍機偽裝民航機識別信號的風險。

張延廷說:「(軍用運輸機)運20掛著民航機的編號,來個18架循著M503前後縱隊由北向南,同時左轉,(距離太近)你只有10分鐘的應變,(中國東南沿海)每一個機場各兩架,一架帶200個突擊兵,就好像以色列當初突擊恩德陪機場,100個特戰兵就把整個機場拿下來。」

學者:台海及南海安危交織

不僅東海與台海安全議題無法切割,在5日舉行的國安簡報會中,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宗鼎也指出,台海跟南海同樣安危交織。

黃宗鼎說,從習近平於2023年4月視察南部戰區,下令要「從政治高度思考軍事鬥爭問題」以來,可以觀察到中國在南海的灰色地帶行動,已經從過去的島礁軍事化,升級為具有奪島意向的灰色地帶行動,主要對象就是菲律賓所占島嶼。

由於2023年菲律賓對美國釋出4座靠近台灣的基地,黃宗鼎進一步分析,中方對菲律賓施以奪島壓力的目的之一就是「圍魏救趙」,藉此迫使菲律賓減少協助美軍保護台灣的行動。

黃宗鼎指出,近一年來中共機艦跟海警船、民兵船多次進入菲律賓所屬中業島12浬海域,挑釁程度已經高於在台海跟東海的作為,台灣方面也必須緊盯相關情勢,因為解放軍很可能把在南海慣用騷擾、削弱、控制的三階段戰術複製到對台爭端中。

菲律賓大學法學院海事和海洋法研究所所長巴通巴寇(Jay L. Batongbacal)在回復美國之音的電郵中指出,中國的作為是意圖將菲律賓擠出其專屬經濟海域和大陸架,以鞏固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和准軍事優勢。

一旦得逞,中國不僅可以脅持依賴南海交通線各國的海上貿易和經濟,如果中國決定武力犯台,也可以藉由他們在南海的主導力量,輕易切斷台灣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海上貿易,鄰近國家也將會遭致附帶損傷。

對此,巴通巴寇指出,菲律賓現任政府的因應措施是投入更多資源強化海空軍,並加強與美國及其他盟友的夥伴關係。他也認同周邊國家應該要合作強化對於中國的威懾,因為台灣地理位置優越,一旦遭中國武力統一,對周邊國家都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菲律賓以「透明化」應對中國挑釁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者莊嘉穎認為,中國在南海中短期的目標是要建立自己在區域內的「否決權」,也就是在未能完全控制該地區之前,至少能有效阻止其他國家在這裡做出中國不樂見的行為。

莊嘉穎認為,不同於日本跟台灣選擇低調應對中國挑釁,菲律賓則是刻意讓爭端變得「透明化」,例如2023年9月派員潛水切斷中國所設置的浮動屏障並公佈視頻,都能夠凸顯中國「以大欺小」的蠻橫態度,有效爭取國內外支持。

莊嘉穎說: 「菲律賓很成功的把這個事情透明化,不但讓自己的國人對他們這些維護主權的方式更提升理解和支援,也讓國際輿論比較站在菲律賓這一邊。」

莊嘉穎認為,菲律賓的作為或許值得台灣跟日本參考,研議更有創意的反制中國挑釁方式。但他也不諱言,相對於菲律賓,台灣有國內統獨意識之爭,日本則有二戰遺留的歷史問題,對於凝聚愛國主義和國族主義的難度較高。

連結:中国海上动作频频 意图控制第一岛链以西海域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