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社論八提鄧小平「實事求是」 被緊急下架
文/RFA
《財新週刊》12月25日刊出社論「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多次呼籲鄧小平「實事求是」主張,並指出「經濟不振金融風險顯露」等,社論在發出數小時後被下架,引發熱議。
一向以敢言著稱的《財新週刊》本週一(25日)刊出社論「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文章大量引述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關於改革開放的講話的經典名句「實事求是」,同時也引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講話「歷史反復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但文章發出數小時後被下架,原文頁面顯示「404」(被刪除)。
財新社論被下架引發熱議。時事評論人士陸軍本週二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中共十八大之後,當局不再提改革開放,所有政策一律回到過去,尤其近一年發展供銷社,推出大食堂,企業成立武裝部等。他說:」所以無論是經濟、社會、政治、外交、文化、教育及體育等等都面臨重重危機。在這種情況下,財新作為相對敢言的媒體,發表一些自己的意見,試圖對當局建言獻策,但是財新週刊現任低估了當局。」
文章套用鄧小平習近平講話仍難逃「下架」
資深評論人士蔡慎坤@cskun1989發文,自媒體熱議「財新週刊」借改革開放45周年刊出「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社論,認為中國目前置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內外重重挑戰,只有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才是光明大道。還表示該社論套用了鄧小平和習近平的講話為自己壯膽。鄧小平說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典章),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習近平也指出,「歷史反覆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
《財新》社論8次提及鄧小平提出的「實事求是」。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最近不少人借著悼念前總理李克強、中國民法學家江平,又把經濟學家吳敬璉十年前的文章解讀當下的經濟形勢,表明中國體制內仍有一批人試圖否定習近平。他說:「把不死的心態表達出來,這在中共當年言論空間照理是被允許的,因為習近平也打改革開放這張牌。」
關鍵節點不政治改革必走回頭路
馮崇義說,在鄧小平時代已經放棄了對個體資產、經濟和文化的全面控制:「對資本主義開放,文化上雖然他們講馬克思主義,但他們自己也不信。但是習近平上台以後,他發現中國後極權走到2012年遇到一個歷史節點, 如果再往前走進一步政治改革,就面臨憲政轉型的任務。」
財新社論提到,文革期間,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官方仍堅稱「形勢大好」,且「越來越好」,實則民生凋敝、貧窮落後,不僅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且被正在騰飛的周邊國家和地區遠遠甩在後面。知恥近乎勇。唯有靠實事求是,中國才能跳出「絕對貧困陷阱」。
評論人士陸軍說,財新週刊以社論形式發表政治評論,有妄議中央之嫌,因此遭到刪除:「在中共看來這實際上是對中央大政方針的妄議,所以當局當然不能容許這樣的妄議,該文作者,批准該文發表的編輯或更高一層的負責人可能都會被追究。」
據報,該社論抨擊近年來嚴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其實質是唯書唯上而不唯實的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上級沒有說的,不敢說;檔沒有提的,不敢想;領導沒有安排的,不敢做。社論點出當前民營經濟增長乏力,社會預期轉弱,財政金融風險顯露,社會保障問題日益嚴峻等等,不僅事關國計,也波及民生。直面真問題,方能解決真問題。
連結:财新社论八提邓小平“实事求是” 被紧急下架 — 普通话主页 (rfa.org)
財新社論: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文/《中美印象》轉發
2023年12月25日,《財新週刊》2023年第50期看法題為」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社論,之後不久這一社論就被」404」。2023年12月18日,也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45周年那天,本站也首發了胡偉教授的文章」歷史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兩篇文章」殊途同歸」。不過,《財新週刊》11月6日發佈的題為」改革亟須新突破」的社論雖然也引起海內外的一些震動,但並沒有被遮罩。
45 年,崢嶸歲月稠。1978 年年底召開的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定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果斷結束「以階級鬥爭為綱」 ,將全黨 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掀起了改革開 放序幕。改革開放成為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 的關鍵一招。紀念改革開放45 周年,不只是回 顧過往的艱難歷程,不忘初心,更是為了凝聚 共識,斬棘向前。
當時,經歷「十年動亂」 衝擊,經濟社會 傷痕累累,人心思變。十一屆三中全會之所以 能夠撥亂返正,並奠定此後中國經濟騰飛基 礎,一條根本經驗就是遵循了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和方法,並寫入黨章。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 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鄧小平 說,「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 習近平總書記 也指出,「歷史反復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党興國; 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 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就是要擺脫教條,直面現實。這一經驗,對迄今發展而言,是不爽的法寶,對今日之改革,則是前行的指南。
重溫這一思想路線,可以更深切理解,45 年前,面對百廢待興的嚴峻局面,需要怎樣堅定的決心、強大的魄力和高超的智慧,方能闖過難關。
只有實事求是,才能收拾亂局,直面挑戰。「文革」 期間,國民經濟瀕臨崩 潰,官方卻仍堅稱「形勢大好」 ,且「越來越好」 ,實則民生雕敝、貧窮落後,不僅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且被正在騰飛的周邊國家和地區遠遠甩在後面。 知恥近乎勇。唯有靠實事求是,中國才能跳出」絕對貧困陷阱」 。
只有實事求是,才能解放思想。唯有求真務實,方能求新求變。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題目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這也奠定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基調。此前掀起的「真理標準大討論」 ,正是要不要回歸唯物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一次思想對決。也正是得益於實事求是,過去有些不敢想的問題,敢想了; 過去不敢講的問題,敢講了。
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勇敢調整對外政策,與世界接軌。在改革開放前的很長一 段時間,向先進國家學習被視作「崇洋媚外」 ,國門緊閉,領導層和民眾都對外部世界懵懵懂懂。1978 年前後的官員學者出國考察熱,讓更多人看到世界的真面貌, 意識到中外巨大差距,進而產生奮起直追的強烈緊迫感,加緊全面調整內外政策。
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平反大量冤假錯案。平反冤假錯案,就是把顛倒了的是非 糾正過來。一度由於「兩個凡是」 等因素進展緩慢的平反工作,自十一屆三中全會 起提速。據不完全統計,到1982 年底,全國共平反、糾正約300 萬幹部的冤假錯 案,恢覆47 萬多名黨員黨籍。通過平反,還了公道,順了人心,也彌補了人才斷 層。
重溫,更是對今天的啟示,可以使我們更加清醒認識到,置身百年未有之大變 局,面對內外重重挑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才是光明大道,為此,務必謙虛謹慎、 戒驕戒躁。
只有繼續堅持實事求是,才能解決改革遇到的真問題。45 年的改革開放,取得 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但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 展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當前,民營經濟增長乏力,社會預期轉弱,財政金融風險 顯露,社會保障問題日益嚴峻等等,不僅事關國計,也波及民生。直面真問題,方 能解決真問題。
只有繼續堅持實事求是,才能進一步解放思想。近年來,中央嚴查形式主義官 僚主義,其實質是唯書唯上而不唯實的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上級沒有說的,不敢 說; 檔沒有提的,不敢想; 領導沒有安排的,不敢做。而改革開放的一條寶貴經 驗則是「看准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14 億人民是改革開放的主體,改革 開放要續寫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就必須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動性和創造性。
只有繼續堅持實事求是,才能及時糾正某些不當政策。近幾年,一些地方和部 門收縮性政策頻出,傷害了企業,也削弱了市場預期。收縮性政策的背後,存在著 一套背離實事求是路線的治理邏輯和行為方式。近來,中央多次強調謹慎出臺收縮 性、抑制性舉措,這既有助於政策優化,也是實事求是的重申。 只有繼續堅持實事求是,才能成功應對層出不窮的外部挑戰。當前,全球化遭 遇逆流,民粹主義思潮氾濫,「脫鉤斷鏈」 日甚一日,地緣衝突彼伏此起。作 為「負責任的大國」 ,中方多次重申,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此外,還應準確評估自身力量,不卑亦不亢。這是事關中國國際處境和 道德形象的大問題。
改革開放是一次偉大覺醒,這一覺醒以「真理標準大討論」 作為先導,體現了 歷史進程的嚴密邏輯和當時決策的有章有法。改革永遠在路上,實事求是便是指路 明燈。如今,身處改革的「深水區」 ,面對難啃的「硬骨頭」 ,淋漓盡致體現實事 求是精神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將給我們提供無盡的啟示。
連結:财新社论:重温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 美中故事汇 (zhongmei.report)
陸媒財新週刊刊文籲實事求是 評論指習近平主政民不聊生
文/中央社
中共政治局近日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思想教育等,陸媒「財新週刊」今刊出社論,指重溫實事求是精神,籲面對內外挑戰務必戒驕戒躁,並直指經濟不振金融風險顯露,引發外界迴響,有評論認為文章暗指習主政下民不聊生。
今年12月18日是標誌中國走向改革開放的中共11屆三中全會召開45週年,官媒新華社先前刊文稱習近平執政後引領中國實現新的偉大社會變革。
隨後21至22日中共政治局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等,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情勢,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今天「財新週刊」刊出「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社論,不留情點出中國目前置身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內外重重挑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才是光明大道,為此,「務必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而這篇文章在X平台上受到討論,有評論認為這篇社論暗批習近平經濟倒行逆施,弄得民不聊生;有網友留言指寫的真好,希望能改變,現在虛假宣傳,到處說假話;但也有留言認為可惜這樣的聲音還是孱弱了些,道理誰都明白,但是需要決定性的力量支撐。
這篇社論指出,鄧小平說,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典章),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習近平也指出,「歷史反覆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重溫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就是要擺脫教條,直面現實。這一經驗,對迄今發展而言,是不爽的法寶,對今日之改革,則是前行的指南。
文章提到,文革期間,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官方卻仍堅稱「形勢大好」,且「越來越好」,實則民生凋敝、貧窮落後,不僅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且被正在騰飛的周邊國家和地區遠遠甩在後面。知恥近乎勇。唯有靠實事求是,中國才能跳出「絕對貧困陷阱」。
內容批評,近年來,中央嚴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其實質是唯書唯上而不唯實的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上級沒有說的,不敢說;文件沒有提的,不敢想;領導沒有安排的,不敢做。
社論點出,當前民營經濟增長乏力,社會預期轉弱,財政金融風險顯露,社會保障問題日益嚴峻等等,不僅事關國計,也波及民生。直面真問題,方能解決真問題。
除了內政,文章認為外交上面對全球化逆流,民粹主義思潮泛濫,脫鉤斷鏈日甚一日,地緣衝突彼伏此起。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方多次重申一向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此外,「還應準確評估自身力量,不卑亦不亢。這是事關中國國際處境和道德形象的大問題」。